目录一.概述二.彩陶的历史发展三.烧制技艺与烧制流程四.界首彩陶文化保护现状一:概述我的老家是位于淮河中游的界首,历来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人们用灵巧的双手不断创造着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着精美的民间艺术。这里的剪纸、年画、陶器等民间技艺,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繁华般点缀着农家小院,尤其是界首彩陶,以其独特的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界首彩陶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安徽颍河界首段南岸,散布于13个村子,因每个村子的村民大都以冶陶为生,并且村子均以陶窑为名,因此,俗称“十三窑”,即:卢窑、魏窑、后魏窑、计窑、前计窑、朱窑、尹窑、高窑、盆张窑、田窑、沈张窑、韩窑、王窑,现属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管辖。1958年,界首在颍河北岸顺河路组建的工艺陶瓷厂,现为彩陶的主要生产地。二:彩陶的历史发展溯源陶器的发明,应当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勤劳、聪慧的先民以土为材,挖穴为窑,烧制出精美的低温彩陶。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文化的开始。这一时期的陶器造型朴实饱满,比例协调,装饰图案简洁大方,色彩明丽,集实用、美感于一体制陶技艺代代相传,犹如黄河之水绵延不断。至隋代,界首便有了立窑烧陶的历史。至唐代,因与唐三彩产地洛阳为邻,界首三彩刻花陶器随之问世。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但是,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风韵。美丽的彩陶著名雕塑家阎玉敏的作品《十二乐俑》关于界首彩陶的诞生还有一个古老传说:最初,他们家族只烧黑陶,生产一些日用品,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父李渊经过界首的“琉璃寺”,借住在附近,夜间梦见幡台,上面摆放着绿、黄、白三色陶罐,醒来后,他立即命令附近窑匠做出三色陶。但是由于当时窑匠技艺有限,烧了三天三夜,只烧出了黄、白两色陶罐,想不出做绿陶的办法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铜匠经过窑厂,由于连续多日下雨,铜匠被迫在窑厂内做工,一些铜粉被风吹进窑里,没想到,这些铜粉竟然改变了陶的颜色,他们生产出来了绿陶。至今,铜粉仍然是他们制陶的原料之一。当芦家掌握了制作三彩陶的技艺后,开始代代相传,并逐渐传布开来。到清末时,附近的13个村子都生产彩陶,形成了有名“十三窑”。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大量的界首彩陶通过附近的大运河运到全国各地,并被作为一种奢侈品供给达官贵人。工艺发展界首彩陶工艺起源的年代并无明确的文字记载。在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古运河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界首彩陶片和部分剔花彩陶完整器,尤其是在一眼宋代井中发现的界首刻花三彩陶片,为我们研究界首彩陶的始烧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徐州明城遗址也出土了界首彩陶器物及残片。通过这些发现,可以推断界首彩陶的制作工艺最晚出现在宋代。另外,据《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部分》,在颍河的发源地嵩山以北不足百里,便是唐三彩三大产地之一的巩县,而水运又一直是古代运输的重要方式,因此可以推断,界首彩陶工艺的发展很有可能是通过颍河直接或间接受到了唐代的三彩工艺的影响。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黄胶泥,窑工又称之为“黄河淤”,即黄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黄色粘土。据《元史·河渠志》记载,黄河泛滥影响颍河是在元仁宗延年间(1314~1320年)。当地窑工介绍,黄胶泥又有大、小胶泥之分,黄河泛滥之前的粘土称为小胶泥,其性硬,只能做盆、盘、盏等造型简单的陶器;黄河泛滥以后波及到的地方,沉积的粘土称为大胶泥,其性软,可塑性较强,能制作造型较为复杂的陶器。元代以后,界首彩陶吸收了当地比较盛行的木版年画和剪纸贴花的装饰技法和纹饰内容,出现了刻画、剔花工艺,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清晚期至民国时期,界首彩陶在继承前期制陶技艺的基础上,又受到当时戏曲艺术的影响,纹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了花鸟鱼虫外,出现了大量以传统剧目为题材的人物场花鸟鱼虫为代表的彩陶纹饰为刀马人类的彩陶景画,刻划、剔花装饰工艺更为普遍。建国初期,界首彩陶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著名窑工卢山义、卢山志被送往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群众艺术研究班学习,使得他们的绘画、制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54年,卢山义先生组建了陶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名为界首工艺陶瓷厂。1954年,苏联东方艺术博物馆《造型艺术》刊登了卢山义先生制作的三彩“刀马人”酒坛的照片,在国际上反响很大,东欧地区的一些国家争相收藏其作品,卢山义先生也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间艺人,与紫砂艺人顾景舟等大师齐名。“文革”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文化艺术重获新生,界首彩陶也迎来了一个艺术的春天。界首工艺陶瓷厂在著名工艺美术家韩美林先生的指导下,研制出硅硼系列彩釉,如乌金釉、金砂釉、孔雀蓝釉、玫瑰红釉等,代替了原来的铅釉,同时把陶器由低温型转为高温型(窑温达1000℃左右),胎釉结合较前更为紧密,彩釉更加艳美,产品远销东欧、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卢山义先生的“三彩刻花缸”还于1984年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追溯界首彩陶的装饰手法演变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即界首彩陶的初始时期,严格地说,这时的陶器不能称为彩陶,而只能叫做素烧陶。由于缺乏生产工具,先民们只能用聪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揉泥作料,盘泥造型,用柴草低温烧制出没有釉彩的素烧陶;用泥条盘筑而成的陶器,自然而成的条纹便成为独具美感的装饰纹样第二时期,即界首彩陶的刻花期。此时,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陶轮,借用双脚的外力使陶轮匀速转动,置泥于轮上,双手巧妙用力,拉出造型千变万化的陶胎;晾干后,施白土于胎面,再晾至半干,以铁签或竹签刻画花鸟鱼虫于胎面,再施铅土诸釉,晾干并置于窑内,柴火烧至三四天,即得晶莹三彩彩陶。其刻画内容,多为自然界之花鸟,又因其坛罐颈部或底部均刻有以花为主题的二方连续图案,故称之为刻花陶;陶胎窑烧后呈赭红色,配饰翠绿和土黄釉色,自然形成三彩釉,二者合一即为三彩刻花陶。第三时期,界首彩陶刻画期,从第二时期始经过数百年的实践,陶器艺人们逐渐丰富了彩陶的刻划题材。除花鸟鱼虫外,诸如《破洪州》、《战秦琼》、《铡美案》等等传统戏剧场景也“搬”上了陶坛;在表现技法上,运用了剔、刻、刮等手法,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刻划主题更加鲜明。这一时期的彩陶装饰技法一直沿续至今。其装饰技法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刻划工具的特殊性。以刀、针代笔,剔、刻、刮并举,使画面产生黑、白、灰艺术效果;这一传统技艺目前在国内制陶界尚无他例。二是区域民间艺术的兼容性。界首彩陶的装饰艺术特色既有当地木版年画的线刻表现形式,又吸收了界首剪纸线面结合的特点,艺人们信手刻画,毫无雕凿之匠气三:烧制技艺与烧制流程界首彩陶的整个制作过程包括取土、沥泥、揉泥、拉坯、修坯、阴干、施化妆土、刻画、素烧、配釉、上釉、釉烧、出窑包装等十多道复杂工序,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取土为了保证所取的土纯净、不掺杂其他类型的泥土或杂质土粒,我们取土时应当在河岸离地表1米多深的地方开始挖取,注意不要挖取表层的泥土。黄胶泥取回来后,最好堆放在室内场地,防止有尘沙等杂质掺入,然后用搅拌机打碎。沥泥打碎后的黄胶泥需要经过沥泥,去除其中的杂质,才能成为优质陶泥。将打碎的黄胶泥倒入缸中,再加入适量水,水量能浸没泥就可以,然后进行充分搅拌,使泥与水成为可以顺畅流动的泥浆,接着用80目的筛过滤掉泥浆中的杂质和较大颗粒,滤出的泥浆装入布袋中,扎上口,搭到木架上沥水,沥到泥能用手拿起来,而且不粘手时,说明沥泥适度,就可以直接使用了。暂时不用的泥,放到塑料薄膜内保湿备用。揉泥为了排除陶泥中残留的空气,增强陶泥的韧性和致密性,在拉坯之前,要进行细致的揉泥。取适量陶泥,放到操作台上,用双手以螺旋状的旋转走势,沿同一方向进行反复揉压。当陶泥手感绵软柔和、细腻光滑的时候,说明已到揉到功夫了,这时,就可以进行拉坯了。拉坯拉坯采用传统的旋转轮法。先取适量揉压好的陶泥,放到案台上,整形成馒头形的泥坯,接着将泥坯固定在旋转轮盘面的中心位置,打开旋转轮盘的电源,使拉坯机运转起来。随着旋转轮盘面的快速转动,以及双手合力地密切配合,使陶泥的雏形呈现出一个像扣着的碗一样的造型。接着用双手大拇指从陶泥上部的中心位置向下、向外均匀地赶压,使陶泥呈圆桶状造型。随着泥坯的转动,将坛壁逐渐向上拉,把下部分的直面造型逐渐调整为弧面造型,接着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合拢并轻轻向内用力,从坯体的中部向上逐渐收缩,最后留出一个直径8~10厘米的圆口。在拉坯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器壁和底部厚薄均匀,厚度一般掌握在5~7毫米左右。在拉坯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调整,使陶坯美观、匀称。为了便于调整操作,手要随时蘸上少量清水,使双手和坯体始终保持湿滑状态。拉坯结束后,用钢丝线将坯体与盘面分离。将制好的陶坯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晾上12~15天,晾到坯体不粘修坯刀时,就可以进行修坯了。修坯修坯的目的是使坯体保持光滑,厚薄适度。修坯前,在盘面上平整地铺上一块毛巾防止坯体打滑或口部受损。然后将坯体倒置在旋转轮转盘的中心位置。打开电源,使拉坯机运转起来,随着旋转轮的转动,用修坯刀修坯。先修胚体的外侧下半部,用修坯刀均匀用力,匀速移动,刮掉表面泥层,修至合适厚薄后,用刮刀将坯体表面处理光滑。接着再对胚体底部进行修整,从距离边缘一厘米处下刀,同样将底部修至合适厚薄,最后,用海绵或棉布蘸水,轻轻将粘附在坯体表面的泥屑擦除干净。由于坯体各部位造型不同,在修坯过程中要随时变换适宜的刀型,使修坯效果达到最佳,最后修好的坯体要求器壁和底部厚度保持一致,一般掌握在3~5毫米。对于表面有杂质颗粒存在的,要及时清理掉,并且进行填补或修整。修坯完成后,马上进行晾坯。晾坯为了便于通风,使坯体干得更快,晾坯时,每件坯体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缝隙。另外,为了防止坯体发生开裂,晾坯时,要将口部用塑料袋套上,使整个坯体干燥程度一致。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器物的大小和晾坯季节不同,所以,晾坯的时间长短也就不同,应当灵活掌握。当整个坯体颜色变白,或轻拍坯体,声音变得清脆,说明晾坯适度。在晾坯过程中,要及时淘汰掉有裂纹或破损严重的陶坯。接下来就该施化妆土了。师傅正在将陶器进行晾晒施化妆土化妆土是组成界首彩陶三彩的主要部分,包括粉土和白土两种,都起着陶衣的作用,能增加釉料和胚体的结合力,使釉料不至于在烧制过程中剥落,另外,也起着填补坯体的气孔和瑕疵的作用。粉土与白土都是用水调和成土浆后直接浇施在陶坯的表面。我们最先施的是粉土。粉土俗称釉土,呈浅灰色粉末状,烧制后呈赭红釉色,这种化妆土为界首当地所特有,主要分布在界首境内的陶庄湖一带,为三彩刻画陶的底色。粉土水浆事先要用细筛过滤一下,去除杂质和大颗粒后才可以使用。施粉土时,双手拿起陶坯,将陶坯上部浸入过滤好的粉土水浆中立刻拿起,然后将陶胚正立放到支架上,用水瓢舀起一瓢水浆,均匀地旋转浇施在陶坯上面,施完粉土后,把陶坯放到阴凉干燥处晾上10小时左右,当表面不粘手时,再施白土。师傅正在将土浆浇灌陶器白土是三彩刻画陶坯的表面化妆土,是刻画线条不可缺少的原料,直接从市场上可以买到。白土的质地比粉土更加细腻,烧制后呈浅黄色,这正是界首彩陶具备“红底白花”独特风格的原因所在。白土的施用方法与施粉土相同,只是施完白土后阴干的时间要适当延长,一般需要阴干50小时左右,等坯体完全干燥后才可以进行刻画操作。刻画精美的刻画彩陶传承人现场讲解刻画刻画是界首彩陶制作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由于界首彩陶的刻画操作是不需要画样和打底稿的,整个操作流程全凭刻画者的绘画功底和艺术修养。一般来说,当刻画者拿到一件陶坯后,首先要仔细观察陶器的外形,然后根据陶器外形的不同来确定刻画的构图内容。构图确定下来之后,才可以动手刻画。以前彩陶刻画用的是竹签,现在改用刻蜡纸的铁笔了。刻画时,先用铁笔刻画出花纹,下笔要刚劲有力、线条要流畅。花纹刻画完成后,用自制的刻画刮刀剔去花纹以外的外层化妆土,露出底层化妆土,门户作为彩陶的花纹底子,下刀时,要胸有成竹、用力均匀、干净利落。在刮表层化妆土的过程中,要随时用毛刷刷去附在陶坯表面的泥屑。刻画结束,将表面的泥屑刷除干净后,陶坯制作就全部完成了。接下来,将刻画好的陶坯及时摆放到阴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