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课时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训练融知识提能力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2、6、7、8、10、11、1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3、4、5、9、1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2014昆明调研测试)读图,回答1~2题:1.《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首歌为台北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据图分析台北冬季的降水类型主要为()A.对流雨B.地形雨C.台风雨D.锋面雨2.台湾北部的野柳景区,以其独特的地貌风光享誉海内外。图中景观主要成因是()A.板块挤压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解析:1.B2.D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冬季,冬季风经过东海海面,水汽含量增加,在台湾山脉的西侧迎风坡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2成地形雨。第2题,台湾北部的野柳景区位于沿海地区,长时期受到海浪的侵蚀作用形成独特的地貌。科学家在意大利西海岸水面下30米处的一个洞穴中,发现洞底有隆起的灰色石笋。切开石笋的剖面可以看到棕黄色的岩石层和白色的沉积层(为海洋微小生物遗体)互相交错。据此回答3~4题:3.该洞穴岩石从成因上讲属于()A.沉积岩B.变质岩C.火山岩D.岩浆岩4.从石笋剖面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下沉状态B.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抬升状态C.该地区露出海面一次D.该地区露出海面两次解析:3.A4.D第3题,白色的沉积层(为海洋微小生物遗体)存在,说明属于沉积岩。第4题,两次出现棕黄色的陆上沉积岩层,说明两次露出海面接受沉积。(2013南京模拟)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5.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3A.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B.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D.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6.图示区域的地壳()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解析:5.A6.A第5题,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可能带有气孔。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而不包含软流层,第6题,红海位于板块水平张裂地带。(2012年四川文综,1~2题)如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7~8题:7.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8.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4解析:7.A8.B第7题,从图中山体呈现出的明显的断层面可以看出该山是由断裂上升形成的断块山。第8题,该山位于我国亚热带,山体海拔较高,山顶气温较低,尤其是冬季,降雪天气多,所以山顶会出现“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的景观;山顶海拔高达3099米,热量不足,并且该山地形成的原因是断裂上升,地势陡峻,因此不宜开垦梯田;山顶为山地针叶林景观,不会有桑园和桃花盛开的景象。(2014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图1为黄山“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据此回答9~10题:9.“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2中的()A.c①B.a⑤C.e③D.d④10.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解析:9.A10.D第9题,由题干可知,图示景观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图2中b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5(a),侵入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c)。第10题,花岗岩只有经过风化作用,棱角处才会崩解破碎,塑造成“天狗”景观。二、综合题(共50分)11.(2013滨州模拟)下图为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32分)(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14分)(2)图中①河峡谷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深的峡谷,简述该峡谷的形成过程。(4分)(3)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东南部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简述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6分)(4)图中山脉③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山脉北侧的盆地多半固定沙丘而南部多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位于青藏高原,由此判断两地外力作用类型。第(2)题,峡谷是流水侵蚀最强烈的表现。第(3)题,形成青藏高原谷地的外力作用一是冰川侵蚀,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一是流水侵蚀,多分布于东南部边缘。第(4)题,图中③山脉为天山,呈东西走向,因降水差异形成南北两侧沙丘类型的差异。6答案:(1)甲: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2分)甲位于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风力强劲,多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4分)乙: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作用;(2分)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发育,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河流上游,河流侵蚀作用强。(6分)(2)板块碰撞,地壳隆起,河流下切侵蚀。(4分)(3)青藏高原中部谷地多为冰川侵蚀而成,呈“U”状,东南部谷地多为河流侵蚀而成,呈“V”状。(6分)(4)天山北侧的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些山口,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气流可以深入,因而降水多于南部地区,沙漠地区水分条件优于南部,因而多半固定沙丘,而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是封闭的,降水很少,所以沙漠中多为流动沙丘。(8分)12.(2014汉中模拟)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图1)。材料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图27(1)判断图2中地质作用类型,任择其一说明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8分)(2)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解释“猴子”的形成过程。(6分)(3)与A、C两类岩石相比,B岩石的突出特点有哪些?(4分)解析:第(1)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以判断,①为岩浆的冷却凝固作用,②为外力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重熔再生作用,对地表形态有影响的是外力作用和岩浆的喷出作用。第(2)题,“猴子”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外力作用形成“猴子”。第(3)题,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C是变质岩,据此可知是回答沉积岩的特征。答案:(1)①为冷却凝固作用,②为外力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重熔再生作用(4分);外力作用具有削高填低的特点,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表现形式,通过流水、风力、冰川等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湖、堰塞湖等)(言之有理即可,答出具体地貌也可)(4分)(2)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地壳不断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受外力作用(风化作用)棱角不断崩解破碎形成“猴子”。(6分)(3)常含有化石,有层理构造。(4分)8第2课时山地的形成课时训练融知识提能力测控导航考点题号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2、3、4、5、6、1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7、8、9、10、11、1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2014合肥检测)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回答1~2题:1.庐山是()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死火山2.长江至黄梅之间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解析:1.C2.A第1题,庐山属断块山,是断层岩块相对上升形成的。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处表层岩石经外力侵蚀作用,变得较为平坦,后来岩层断裂下陷,经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上覆沉积物。9(2014聊城联考)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3~4题:3.有关甲构造顶部缺失的主要原因描述,正确的是()A.因断层导致岩层破裂,后经侵蚀而形成B.向斜顶部受挤压,容易被侵蚀C.背斜顶部受张力大,容易被侵蚀D.地处干旱区,因风化作用导致岩层被破坏4.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壳运动情况及顺序是()①A岩层的形成②地壳的水平运动③地壳的岩层断裂(断层)④地壳的下降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③①解析:3.C4.B第3题,甲为背斜构造,其顶部岩层缺失在于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易被侵蚀。第4题,从该地岩层形态及分布看,这里的先期岩层受地壳水平挤压运动影响发生弯曲、断裂、错位,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A岩层。(2013淄博二模)读下图,回答5~6题:5.图中字母m、n依次分别表示()A.洋壳和陆壳B.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C.陆壳和洋壳D.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6.按照发生时间由早到晚的排序是()10A.Ⅰ—Ⅱ—ⅢB.Ⅱ—Ⅲ—ⅠC.Ⅲ—Ⅰ—ⅡD.Ⅲ—Ⅱ—Ⅰ解析:5.D6.B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m和n板块位置差别较大,n位置较低,为大洋板块,m位置较高,为大陆板块,故选项D正确。第6题,图中体现的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的过程。受地壳挤压影响,边界逐渐隆起,形成消亡边界。故按照发生时间由早到晚的排序为Ⅱ、Ⅲ、Ⅰ。读图,回答7~8题:7.铁路选择在图中地形区域通过,主要原因是()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松软,易于开挖8.为防止图中切坡处滑坡、崩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砌石护坡B.植树造林C.种花植草D.修建梯田解析:7.C8.A第7题,图中显示铁路通过地形部位为鞍部,鞍部地势较低,工程量小,造价低。第8题,为防止切坡处滑坡、崩塌,应在切坡处砌石护坡。11(2012年江苏地理,19~20题改编)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右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9~10题:9.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A.多断崖、深谷B.多石灰岩、溶洞C.多高山、角峰D.多陡坡、U形谷10.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A.减轻冰川的危害B.减轻冻土的危害C.减轻雪崩滑坡的危害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解析:9.A10.D第9题,雅西高速公路沿线经过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高山、断崖等复杂地形,因此选择A项。溶洞主要影响施工难度和成本,修建桥隧主要考虑的是地形因素;角峰和U形谷为冰川地貌,该地没有此种地貌;故B、C、D错误。第10题,该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多雨的气候易造成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桥隧可以保障交通安全,因此D项正确。二、综合题(共50分)11.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2(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的原因。(8分)(2)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8分)(3)说出石灰岩地区常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4分)解析:第(1)题,根据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回答。第(2)题,丙处为向斜,岩层下凹,易出现塌方事故;向斜是地下水的良好储存地,在此开凿隧道易成水道;丙处地下为石灰岩,可能有溶洞,地基不稳固。第(3)题,受流水作用的影响,石灰岩地区常发育喀斯特地貌。答案:(1)甲地位于向斜地区,由于在褶皱作用下被挤压,岩石比较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乙地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因此甲地海拔高于乙地。(8分)(2)丙地位于向斜,岩层向中心凹,建隧道容易塌方;且石灰岩是含水层,地下水容易汇聚;石灰岩地层多地下溶洞,地质结构不稳定。(答出两点即可得8分)(3)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作用而成。(4分)12.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13(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解释原因。(8分)(2)指出图乙中村落分布特点,并解释其意义。(8分)(3)简述大理—芒康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