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机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第十章国际金融机构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调节各国货币关系和规范国家间货币行为的国际性准则,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安排和惯例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形成来源有两种:(1)通过惯例和习惯演变形成的;(2)通过国际性的会议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内容: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国际货币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依次经历了国际金本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区域性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是成功典范。(1)国际储备资产的选择与确定(2)汇率制度的安排(关键货币、比价)(3)货币的可兑换性(3)国际结算的安排(4)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5)国际间金融事务的协调与管理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1973年)(一)产生背景1、混乱的国际货币制度破坏了正常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关系。2、对战争的反思与政府间国际合作的强化(二)主要内容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2、规定以黄金和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挂钩)3、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兑换比率基本固定)4、建立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一是通过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二是通过汇率的调整来纠正国际收支的根本性不平衡。5、建立多边支付体系,废除外汇管制。协定规定: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而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44国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二战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一固定;上下限;政府干预(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美元享有特殊地位,导致美国货币政策对各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的储备资产,必然给国际储备带来难以克服的矛盾;汇率缺乏弹性,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三次美元危机第一次美元危机:1960年10月第二次美元危机:1968年3月第三次美元危机:1971—1973年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导致国际清偿能力供应和美元信誉两者不可兼得的矛盾。二、牙买加货币体系(1978年至今)(一)产生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动荡混乱。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许多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现象日益严重,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在这种背景下,各国都在探寻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新方案。(二)主要内容1、汇率浮动合法化。即允许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并存;2、实行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3、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4、增加会员国在基金组织中缴纳的基金份额;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推动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的货币体系。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达成“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通过修订案。1978年4月,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正式生效,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关系的新格局。三、欧洲货币体系(一)欧洲货币体系的形成•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演进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在国际货币安排方面最有意义的发展,是国际政策协调方面最为重要的典范。欧共体成员国在1978年12月5日的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上达成协议,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于1979年3月13日生效。(二)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1、创立欧洲货币单位;2、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制;3、建立欧洲货币基金。1、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CurrencyUnit,ECU)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由欧共体各国货币组成的货币单位,实质上是“一篮子货币”,各成员国货币在ECU中所占比重是根据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在欧共体内贸易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加权计算的,权重每5年调整一次,当其中任何一种货币的波动幅度超过25%时,也可随时进行调整。作用:是确定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比价和波动幅度的标准;是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经济往来的结算工具;作为成员国货币当局的储备资产。2、联合浮动汇率制含义:是指在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而对非成员国货币则实行浮动汇率制。内容:双重的中心汇率机制(1)规定了成员国货币之间的中心汇率以及围绕中心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2.25%);(2)规定成员国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的中心汇率和差异界限。以两个中心汇率为核心,对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对外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制就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差异界限:是成员国货币对欧洲货币单位比价偏离其中心汇率所允许的最大幅度,这个界限是±2.25%×75%×(1-该国货币在ECU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差异界限比各国货币的中心汇率波动界限小,能使成员国对其货币汇率的异常波动采取预防性措施,从而确保成员国货币间汇率的稳定。3、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MonetaryFund,EMF)内容:成员国提取一定比率(20%)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以及等值的本国货币作为欧洲货币合作基金。作用: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维持成员国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希望通过欧洲货币基金的设立增强欧洲货币体系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量,巩固西欧国家的货币地位。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年9月中旬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发生的一场自二战后最严重的货币危机,其根本原因就是德国实力的增强打破了欧共体内部力量的均衡。当时德国经济实力因东西德统一而大大增强,而英国和意大利经济则一直不景气,增长缓慢,失业增加,他们需要实行低利率政策,以降低企业借款成本,让企业增加投资,扩大就业,增加产量,并刺激居民消费以振作经济。但当时德国在东西德统一后,财政上出现了巨额赤字,政府担心由此引发通货膨胀,引起习惯于低通膨胀的德国人不满,爆发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通货膨胀率仅为3.5%的德国非但拒绝七国首脑会议要求其降息的要求,反而在92年7月把贴现率升为8.75%。这样,过高的德国利息率引起了外汇市场出现抛售英镑、里拉而抢购马克的风潮,致使里拉和英镑汇率大跌,这是92年欧洲货币危机的直接原因。(三)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1、欧洲联盟的建立和发展1992年2月7日,欧共体各成员国外交部长和财长部长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条约确定了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结构和时间表,最终目标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并发行统一货币。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欧盟成立之后不断扩大,成员国不断增加。27个成员国:(1967)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1981年)希腊;(1988年)西班牙、葡萄牙;(1995年)奥地利、芬兰、瑞典;(2004年)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2007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2005年10月,欧盟也启动了与土耳其和克罗地亚的入盟谈判。)2、欧元统一货币——欧元欧元的产生与实施步骤1998年底1999年1月1日1999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2002年1月1日最后的准备阶段(1)确认第一批参加国;(2)成立欧洲中央银行;(3)印制EURO纸币;(4)固定兑换率:EURO与ECU1:1;EURO与各货币:按参加欧元区国家原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在1998年12月31日的比率予以固定。开始启动(1)ECU废止;(2)EURO成为转账流通货币。过渡期(1)欧洲央行与各国央行并存;(2)EURO与各成员国货币并存。正式启动(1)1月1日—7月1日兑换;(2)7月1日起,成员国货币退出,EURO全面流通。欧元区成员国1999年1月1日,欧盟当时15个成员国中的12个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元区,因此,欧元成为这12国的单一货币。2007年1月1日斯洛文尼亚加入欧元区。塞浦路斯于2008年1月1日与马耳他一起加入了欧元区,斯洛伐克于2009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目前欧元区共有16个成员国和超过3亿2千万的人口。3、欧洲货币联盟的作用成立欧洲货币联盟,使用统一的货币单位,给欧洲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2)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3)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4)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第十章国际金融机构一、国际金融机构概述(一)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国际金融机构指为了稳定和发展世界经济而从事国际金融管理及国际金融活动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机构。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和国家经济政治状况及其变化密切相关。1930年5月,在瑞士巴塞尔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金融机构。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是当今世界影响范围最广的两大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1957年西欧共同体创立了欧洲投资银行,是最早出现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二)国际金融机构的类型和性质1、类型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等。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国际清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2、性质属于半官方的国际投资主体。(1)组织形式的企业性。一般以股份公司形式组成;(2)国际性。表现在成员国的众多以及资金来源和投放的国际性;(3)政策性。表现在资金投向的开发性质、经营目标的非盈利性。(4)超国家性。表现为不受任何国家管辖的无国籍性。(三)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作用第一,制定并维护共同的货币制度,稳定汇率,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促进国际贸易增长;第二,为出现金融危机或债务危机的会员国提供短期资金,调节国际收支逆差,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国际支付危机;第三,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改革计划提供长期资金援助。第四,加强各国在金融领域的国际间合作。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1、通过建立IMF这一常设机构,使成员国共同研究和协商国际货币问题,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国际货币合作。2、为了与GATT促进世界自由贸易的宗旨相适应,建立有利于世界自由贸易发展的货币制度,并以成员国义务的形式作出了规定。3、通过采取在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向成员国提供临时性资金等措施,协助成员国调节国际收支逆差。(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织机构1、成员国创始会员国;其他会员国2、管理机构理事会;执行董事会;总裁和业务机构(三)份额及IMF的其他资金来源1、份额(Quota)最基本的资金来源:以黄金(外汇,SDRs)和本币缴纳;份额大小决定投票权、借款数额及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大小。2、借款3、基金组织的盈利(四)IMF的主要业务活动1、汇率监督与政策协调2、储备资产的创造与管理3、贷款业务向出现国际收支困难的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是基金组织最主要的业务活动。普通贷款其他贷款(1)中期贷款,又称扩展贷款。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4-10年(2)补偿与应急贷款。初级产品出口收入下降。(3)缓冲库存贷款。(4)临时性贷款:石油贷款、信托基金贷款、补充贷款和扩大贷款。IMF的普通贷款也称基本信用贷款,是IMF为解决会员国的暂时性国际收支困难,利用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形成的基金,对会员国提供的分步审批的的贷款。是IMF各类贷款中最基本的部分。普通贷款的发放以成员国认缴份额为基础,最高额度为所缴纳份额的125%,且实行分档管理的政策。储备部分贷款:第一个25%。无条件,自动提用,不需付息;信用部分贷款:后面四个25%,档次越高,审批手续越严。三、世界银行集团(WGB)世界银行集团的构成: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国际开发协会(IDA)国际金融公司(IFC)多边投资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