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要深入分析俗话说“早晚市价不同”,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处于变化之中。仅就2006——2008年间我国消费品市场上大部分商品的价格而言,都经历了涨落的过程。价格为社么有涨有落?价格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经济现象的能力,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教学中就必须对影响价格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在《经济生活》“内容标准”中规定:“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提示与建议”指出:“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有生产、地域、时间、文化等”。“讨论:‘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物以稀为贵'的含义。”为此,教材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影响价格的因素。即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去分析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还不足以说明市场上各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也不能真正实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自觉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在对教材知识全面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进行全面、深入、具体的分析。一、对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要全面分析正如教材所述,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但影响供求的因素却不仅仅是教材所述的:“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和“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还有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速度、相关商品的价格、国家经济政策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等。这些因素在现实中都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这些因素也都是教材相关内容中所涉及到的或渗透出的。所以,我们在讲“影响价格的因素”时,应该引导同学们归纳和分析。1、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速度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纸币没有价值,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是价值符号。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如果纸币发行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人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即增加需求。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引起物价上涨。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相当于增加纸币发行量。我们可以用教材中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来说明:用数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把这个公式变为:从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水平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和货币的流通次数(速度)成正比。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一定的情况下,货币的流通速度越快,价格水平越高。也可以证明,纸币发现量增加,就是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也会使商品的价格水平提高。2、相关商品的价格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在现实中,商品的价格与需求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般说来,价格上涨,抑制需求;价格下降,刺激需求。有许多商品功能相同或相近,能够满足消费者同一方面的需要,我们称之为替代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的价格是相互影响的,比如,牛肉和羊肉。不考虑其他因素,替代品之间价格的相互影响可以牛肉和羊肉为例,通过下列图示说明: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替代商品的价格是同方向变化。即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价格也随之上涨;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替代品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其需求量则是反方向变化。我们教材在讲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时还提到了互补品商品,即两种商品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消费者某方面的需要。互补商品价格也是相互影响的。我们以汽车和汽油这对互补品为例:可见,互补商品的价格是反方向变化的。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其互补商品的价格就要上涨;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其互补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则是同方向变化。3、国家的经济政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不制定价格,市场形成价格。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却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说税收政策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涨落就有一定的影响。2006年4月1日后,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增收消费税,其价格就上涨;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出台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或抑制住房需求,影响其价格。2007至2008年夏前,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国家实行提高存贷款利率的货币政策;2008年夏季,随着物价回落,也是为了应对由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开始降低存贷款利率。一般说来,提高存贷款利率,有助于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降低物价上涨的压力;降低存贷款利率,则有助于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消费,提高物价。4、国际经济形势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使世界各地经济相互联系加强。一国经济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2007年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上涨就和某些国家的粮荒、国际市场粮价上涨有关。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殃及世界,我国也或多或少的受牵连。由于国际经济增长的放缓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减弱,一些商品由于出口受阻,转为国内销售,致使国内市场同类商品供给出现过剩,导致国内市场同类商品价格下降。二、对“价值决定价格”要深入分析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用货币价值去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看商品的价值中包含多少单位的货币价值,包含多少,商品的价格就是多少。可以用下列公式说明价格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之间的关系: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商品自身的价值成正比,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1、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越大,其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越小,其价格越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科技不断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单位商品的价格就要下降。从实际上看,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有下降的趋势。比如,电脑、手机、汽车等。所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的价值量缩小。2、商品的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货币的价值越大,商品的价格越小;货币的价值越小,商品的价格越大。在金银等贵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一般不存在货币贬值的问题。但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则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比如:新中国建立前,由于国民政府乱发纸币,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再比如:2006年4月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这样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价格就会相对降低,而我们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商品价格就会相对提高。所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商品的价格不仅与商品自身的价值有关,而且还与流通中的货币的价值有关。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货币的价值影响商品的价格。三、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价格要具体分析1、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前面关于价值决定价格的分析中,提到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而引起价格的下降。其实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对价格的影响还不仅如此。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还能通过改变供求关系,引起价格的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数量增加,能够增加市场供给,有助于价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图示表示:2、个别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不影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但是可以影响供求关系。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曾加,从理论上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增加市场供给,有利于价格下降。另一方面,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够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起商品价格下降。在现实中,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数量增加,商品的价格有下降的趋势。但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增加,纸币发行量增加等因素,又阻止商品的价格降低。因此,现实中商品价格的涨落,往往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