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基本知识(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计算机电路基础执教者:谢婷本章内容•开关特性:二极管、三极管、MOS管•三种管子的特性曲线与主要参数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2、理解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及实现电流作用的外部工作条件。理解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以及主要参数。–3、掌握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中的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等概念。–4、熟悉对三极管开关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方法。–5、熟悉MOS场效应管的分类及符号。•难点:–1、载流子运动规律与器件外部特性的关系。只须了解,不必深究半导体基本知识•半导体:–定义: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之间的物质–材料:常见硅、锗–硅、锗晶体的每个原子均是靠共价键紧密结合在一起。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半导体。0K时,价电子不能挣脱共价键而参与导电,因此不导电。随T上升晶体中少数的价电子获得能量。挣脱共价键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原来共价键处留下空位称为空穴。空穴与自由电子统称载流子。•自由电子:负电荷•空穴:正电荷•不导电自由电子与空穴成对出现/复合杂质半导体•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导电性能发生变化•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电子型半导体•定义:硅晶体中掺入五价元素(磷、锑)•自由电子(多子):掺杂+热激发•空穴(少子):热激发P型半导体/空穴型半导体•定义:硅晶体中掺入三价元素(硼、铟)•自由电子(少子):热激发•空穴(多子):掺杂+热激发•总结:–多子:掺杂(主)+热激发–少子:热激发(主)PN结的形成•多子扩散运动形成耗尽层–空穴浓度:P区N区;自由电子:P区N区–多子由浓度高—浓度低扩散,扩散到对方复合,交界区仅剩正负离子形成耗尽层/阻挡层/空间电荷区/内电场EIN。•少子漂移运动–内电场的存在,阻止了多子的扩散,P区的少子——电子,N区少子——空穴,内电场作用下向对方移动——漂移。•总结:PN结中存在:由浓度差引起的多子扩散运动,它使阻挡层变宽;由内电场作用下产生的少子漂移运动,它使阻挡层变窄。当两者强度相当时,达到动态平衡。思考:PN结内部存在电场,若将P区与N区端点用导线连接,是否有电流流过?•无电流流过–在无外电压的条件下,扩散电流=漂移电流,且方向相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流过交界面的静态电流为0。(一)PN结的单向导电性•1.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P区接电源正极,N区接电源负极。–外电场EEXT与内电场EIN方向相反。即削弱了内电场,空间电荷区变窄,有利于多子扩散,不利于少子漂移,使扩散电流大大超过了漂移电流,于是回路形成较大的正向电流IF。–EEXTEIN截止–EEXTEIN导通(一)PN结的单向导电性2.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P区接电源负极,N区接电源正极。–外电场EEXT与内电场EIN方向相同。即加强了内电场,空间电荷区变宽,不利于多子扩散,有利于少子漂移,使漂移电流超过扩散电流,于是回路中形成反向电流IR。因为是少子产生,所以很微弱。–PN结截止(一)PN结的单向导电性•总结: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当正向偏置时,有较大的正向电流,电阻很小,成导通状态,反向偏置时电流很小(几乎为0)。电阻很大,成截止状态。PN结的伏安特性•正向特性(u0)–UON:开启/导通电压–硅:0.5V锗:0.1V•反向特性(u0)•击穿特性–U(RB):击穿电压–稳压管使用半导体二极管•A:阳极/正极K:阴极/负极•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与PN结伏安特性一致。•二极管主要参数:–1.最大正向电流IF–2.反向击穿电压U(RB)–3.反向电流IR–4.最高工作频率FT和反向恢复时间tre–5、温度影响限幅电路如图示:假设输入UI为一周期性矩形脉冲,低电压UIL=-5V,高电压UIH=5V。•当输入UI为-5V时,二极管D截止,•视为“开路”,输出UO=0V。•当输入UI为+5V时,二极管D导通,•由于其等效电阻RD相对于负载电•阻R的值小得多,故UI基本落在R上,•即UO=UI=+5V。二极管分析•1、分析二极管的状态:是导通还是截止——二极管的两端电压:若是反偏则截止;若是正偏还要看P的电压是否比N的电压高Uon(导通电压)是则导通,否则截止。若是理想二级管,Uon=0V。2、二极管导通则相当于一导线(理想状态)或一个小电阻(非理想状态);截止则相当于断开的开关。稳压管及其应用•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输出稳定值•与普通二极管相反,阴极:高;阳极:低•如图:稳压值5.6V,IZ:5mA~82mA,分析电路•不接RL时,IL=0,I1=IZD,RMIN=(12-5.6)/IZM=78Ω,•若选R=82Ω,I1MAX=(12-5.6)/82=78mA•保证IZD5mA,ILMAX=I1MAX-5=78-5=73mA,•RLMIN=5.6/73=75Ω,只要负载电阻RL大于75Ω,其上可获得稳定的5.6伏输出电压。半导体三极管•材料:硅、锗•分类:NPN、PNP•组成:三极:发射极e、基极b、集电极c•三区:发射区、基区、集电区•两结:发射结、集电结三极管放大原理•发射区浓度很高,基区浓度低且很簿•要求: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电子在基区中扩散与复合•电子被集电极收集输出特性曲线•截止区:UBE<UONiB≈0,iC≈0•放大区:UBE≥UON(硅:0.5V;锗:0.3V)IC=βIB•饱和区:UBE>UONIBS>ICS/β截止区三极管主要参数•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UCEO•集电极最大电流ICM•最大功率PCM•特征频率fT•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UCES例开关电路如图所示.输入信号U1是幅值为5V频率为1KHZ的脉冲电压信号.已知β=125,三极管饱和时UBE=0.7V,UCES=0.25V.试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和输出电压的波形三极管的三种接法•共射极电路:•共基极电路:•共集极电路(射极跟随器)MOS场效应管•压控电流源器件•分类:–增强型、耗尽型–PMOS管、NMOS管•特性曲线–转移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MOS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直流参数:–开启电压UTN,UTP–输入电阻rgs•交流参数:–跨导gm–导通电阻Rds–极间电容例NMOS管构成反相器如图示,其主要参数为UTN=2.0V,gM=1.3MA/V,rDS(ON)=875,电源电压UC=12V。输入脉冲电压源辐值为5V,频率为1KHZ。试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及输出电压UO的波形。•(1)uI=0V,uGS=uI(0)UTN(2V)•故管子截止。iD=0,uO=uC=12V•uI=5V,uGS=uI=5VUTN管子导通•uDS=UC*rDS(ON)/(rDS(ON)+R1)=0.9V.本章小结•开关特性:二极管、三极管、MOS管•三种管子的特性曲线与主要参数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2、理解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及实现电流作用的外部工作条件。理解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以及主要参数。–3、掌握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中的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等概念。–4、熟悉对三极管开关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方法。–5、熟悉MOS场效应管的分类及符号。•难点:–1、载流子运动规律与器件外部特性的关系。只须了解,不必深究本章小结•开关特性:二极管、三极管、MOS管•三种管子的特性曲线与主要参数主教材重点例题1、P44例2.1.12、P51例2.2.13、P61例2.3.1作业:P631P645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