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运营管理的主要特征是运营管理全求化;生产经营一体化;多品种小批量混合型生产方式成为主流;现代运营管理发展趋势。追求“绿色生产”。2.质量是保持国家竞争优势和促进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石。3.设备改造的方式分局部的技术更新和增加新的技术结构。4.运营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科学的生产运营系统,高效、低耗、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5.运营管理的三大基本问题,即:产出要素管理、资源要素管理和环境要素管理。6.企业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为:财务会计、技术、生产运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五项职能。7.运营效率直接与企业的订单赢得要素相关,以此形成了企业运营竞争维度。8.项目的寿命周期可划分为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9.项目管理一般涉及三个主要目标:质量、成本和进度。即以较低的费用,较短的工期完成高质量的项目。10.总体战略是企业使命的体现,揭示企业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11.一般而言,企业的战略体系分为总体战略和职能战略两个部分。12.导入期运营战略应以支持小批量、高频率、快速变化、交货的及时性和质量的稳定为导向。13.成长期运营战略倾向于产出水平的快速提高和运营过程的有效延伸,如增加服务保证和加强分销环节。14.成熟期运营战略指向生产能力的优化组合,通过标准化、自动化、运营集成、产品改进等方式降低单位产品的运营成本。15.衰退期运营战略侧重于生产能力的调整,提高对新产品的支持能力;16.制造业运营战略略框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定义了制造业运营战略的制定维度,表明制造业运营战略是怎样把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联系起来,怎样将市场需求转变为企业产出的。17.在纵向角度,运营战略首先要考虑市场需求,经过产品研发、物料采购、加工制造、物流配送直至销往市场;18.在横向角度,运营战略制定应扩展到企业其它职能部门,做到与其它职能战略协调一致。19.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不仅要有很独特的战略定位以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要,而且更需要在运营的有效性和利润率上胜过竞争对手。20.运营战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将企业战略和具体的运营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将经营战略细化、具体化,使整个运营系统和运营活动与企业的总体战略之间协调、平衡,有效支持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21.适应企业环境的新产品开发方式有:独立开发;联合开发;委托开发。22.产品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开发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五个阶段。23.一个同样要求的零件,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过程来加工,但其中总有一种工艺过程在给定的条件下是最合理的,人们把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用以指导生产,这个文件称为工艺规程。24.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运作计划主要包括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计划。25.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产品品种指标、产品质量指标、产品产量、产值指标和出产期。26.品种指标是指企业计划生产的产品的品名、规格、型号;27.并行工程实施步骤和重点是强化运用并行工程的思想意识;建立并行工程的开发环境;成立并行工程的开发团队;选择开发工具及信息交流方法;确立并行工程的开发实施方案。28.设施选址的程序是:选择国家、选择区域和选择地点。29.设施选址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方面的因素、政治方面的因素、社会方面的因素、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30.设施选址的经济方面的因素:(1)原材料供应地的接近程度(2)能源供应与成本(3)接近目标销售市场(4)交通运输条件与成本(5)供应链因素(6)接近竞争对手(集群)。31.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有:(1)固定式布置;(2)按产品(对象)专业化布置;(3)按工艺专业化布置;(4)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32.运营流程是一个组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并实现价值增值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组合。构成要素:作业(或操作)、检验、运输和停滞(或队列)。33.运营准备流程由产品/服务正式投产以前的所有准备工作构成,主要有技术资料准备、技术装备准备和物料准备。34.大量运营的产品/服务的品种极少且相对固定,可能仅仅是一种产品/服务。每种产品/服务产出量大,运营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高。35.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内容包括:生产与运营战略的制定、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与控制和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维护与改进。36.生产与运营系统是由输入、转换、产出、管理、供应商和用户六个部分组成。37.运营流程评价维度包括时间性、连续性、平行性、均衡性、比例性和适应性。38.影响流程设计的因素有:产品/服务的需求性质、自制--外购决策、产品/服务质量水平、运营柔性和顾客接触程度。39.工作扩大化不改变职位和纵向权力;工作轮换是改变工作职位,但不改变纵向权力;工作丰富化是不改变职位,但是改变纵向工作内容和权力。40.团队是由一群背景不同、技能不同、知识不同的人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工作群体,以成员高度的互补性、知识技能的高跨度性和信息的差异性为特征。团队的类型有问题解决型团队、特定目标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和自我管理型团队。41.宽放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作业宽放、个人宽放、疲劳宽放和延迟宽放。42.导致运营过程时间浪费的原因有产品设计缺陷导致的浪费、工艺缺陷导致的浪费和管理不善导致的浪费。43.定性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德尔菲法、部门经理讨论法、销售人员意见法和客户调查法。44.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主要有6个方面,即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45.联合库存管理策略实施的重点内容:建立供应链协调管理机制;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46.项目的特点:(1)项目受各种有限资源的限制。(2)项目具有一定的寿命周期。(3)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4)项目由一系列的具体工作或活动所组成。(5)项目是进行的一次性工作。47.出产期是为了保证按期交货而确定的产品出产期限;48.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性;协调性;可行性;经济性;动态性。49.生产作业排序的优先规则有:“先到先服务”规则、“最短加工时间”规则、“最早交货期”规则、“最小临界比”规则、“最短松弛时间”规则、“超限最短加工时间规则”。50.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51.总的来说,与库存有关的费用有两大类,一类是随库存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如资金成本、仓储费用、库存物资变质和陈旧损失、税收和保险费),另一类是随库存量的增加而减少的(如缺货损失费、订货费、调整准备费、购买费和加工费)。52.供应链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动态性和交叉性等基本特征。53.供应链管理模式和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推崇的管理理念是相反的。54.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希望企业包含众多的业务,做到企业业务的全面。55.供应链管理模式推崇的是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业务。56.企业要成功实施外包,通常需要三个阶段:企业高层管理者确定外包的需求并制定实施的策略;选择服务提供商;外包的实施和管理。57.核心企业设计一条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需要考虑:供应链的成员和合作伙伴选择;供应链运行基本规则及管理程序的制定;网络结构设计。58.对公司供应链设计的步骤: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分析企业现状;提出供应链设计;建立供应链设计目标;分析供应链的组成;分析和评价可能性;设计和产生新的供应链;检验新的供应链;完成供应链设计。59.计划预修制是预防维修的一种,旨在通过计划对设备进行周期的修理。其中包括按照设备和使用周期不同安排的大修、中修和小修。其优点是可以非计划(故障)停机,将潜在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缺点是维修的经济性和设备保养的差异性考虑不够。60.预防维修制是通过周期性的检查、分析来制定维修计划的管理方法,也属于预防维修体制。预防维修制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非计划的故障停机,检查后的计划维修可以减少部分维修的盲目性;其缺点是受检查手段和检查人员经验的影响较大,可能使检查失误,导致维修计划不准确,造成维修过剩或欠修。61.服务运营竞争维度包括:(1)结构要素,包括选址、设施布局、传递系统和能力规划;(2)管理要素,包括服务接触、质量、能力与需求管理和信息。62.工艺规程,是指导施工的技术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加工内容、切削用量、工时定额以及所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63.适应动态竞争环境的产品开发组织方式:串行工程;并行工程;反向工程;协同产品商务。64.设备更新改造的原则:限期淘汰、技术改造、改善性的改进、根据经济效率来确定。65.设备更新改造的内容:设备的现代化改装(设备改造)、设备更换。66.设备更新与改造的决策过程包括:技术性分析、经济性评价。67.设备的寿命有:(1)设备的物质寿命(亦称设备的自然寿命);(2)设备的经济寿命;(3)设备的技术寿命;(4)设备的折旧寿命(亦称设备折旧年限);(5)设备的役龄。68.如果以设备的物质寿命为标准来更新设备,这种做法造成维修费用过高,设备过于陈旧,不能适应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69.随着技术进步、产品开发速度加快,企业之间竞争加强,设备最佳使用年限的确定,应以物质寿命、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三者综合加以考虑,以求获得设备最佳技术经济效果。70.设备的技术管理是使设备的技术状况最佳化。设备技术管理的任务是确保设备的技术状况不下降或得到改善,确保设备在定修周期内无故障运行。71.单件运营是与大量运营相对立的一种极端类型,产品/服务的品种繁多,每一种的产量仅有一个单位,运营过程重复程度和稳定性低。72.成批运营是介于大量运营和单件运营之间的运营类型,产品/服务的品种不只一种又不够繁多,每一种都有一定的批量,运营过程具有一定的重复程度和稳定性。73.设备管理的核心与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可靠性、维修性与经济性的关系,保证可靠性,正确确定维修方案,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发挥设备的高效能,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74.质量成本的构成是运行质量成本(OperatingQualityCosts)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ExternalAssuranceQualityCosts)。质量成本费用的大小与产品质量的合格率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75.为了实现顾客满意的目标,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四大模块:管理责任、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与测量、分析和改进。76.成长期运营战略倾向于产出水平的快速提高和运营过程的有效延伸,如增加服务保证和加强分销环节。77.成熟期运营战略指向生产能力的优化组合,通过标准化、自动化、运营集成、产品改进等方式降低单位产品的运营成本。78.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79.产品品种稳定且生命周期长,是市场上长期大量稳定需要的产品,种类产品利于流水线生产。80.流程分析与改进的重点是那些重要但绩效低的流程。81.并行工程也称同步工程、并行设计或同时工程,相对传统的“串行工程”而言,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82.时差为计划进度的安排提供了机动性,时差越大,机动和灵活运用的时间越多,可以挖掘的潜力就越大。83.设备更新改造的内容包括设备的现代化改装(设备改造)和设备更换。84.满足运营过程的要求,按照生产流程的流向和工艺顺序布置设施,生产运营联系和关系密切的生产运营单位应靠近布置,尽量使加工对象呈直线运动,线路最短。85.常见的物料流程形式有:直线型、蛇形、U字形、直角形、环形。86.库存控制的连续检查控制方式特点之一是订货批量是根据库存总成本最低的原则确定的。87.每次补充库存的量通常是变化的库存控制的周期检查控制方式的特点。88.顾客需求排序通常可采用的策略:固定时间表、采用预约系统、采用预定系统、提供服务优惠和排队等待。89.实践中常用的主生产计划编制策略主要有:均衡策略、追踪策略、批量策略。90.团队工作方式的形式有:问题解决型团队、特定目标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虚拟型团队。91.辅助运营流程是提供各种辅助性产品/服务的流程,包括工具和工装的制造、设备的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