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净距隧道监理要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XXX小净距隧道监理要点xx.1施工方案的审批要求承包人结合小净距隧道施工应中岩墙厚度、围岩条件及埋深等制定单项施工技术方案。该方案应严格贯彻设计意图,并包括以下内容:先行洞和后行洞开挖方法;先行洞和后行洞爆破设计和爆破震动控制;先行洞和后行洞开挖错开距离;先行洞衬砌与后行洞开挖错开距离;中岩墙保护方法;各相互影响工序的滞后时间;非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案中的其他内容等。并组织监理人员审核批准。xx.2开挖方法的选定(1)小净距隧道在围岩与设计相符时,严格按设计开挖方法施工;在围岩与设计不符时,应以减小对中岩墙的扰动,控制中岩墙的围岩变形,保证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为原则,合理确定开挖方法及施工工序。(2)不同围岩条件、不同净距的小净距隧道按设计采用不同的开挖方法,Ⅴ级围岩应以机械开挖为主,辅以微量的弱爆破。中小跨度隧道开挖方法可参照表xxx.x。表xx.x小净距隧道开挖方法围岩级别中岩墙厚度(m)(0.25~0.375)b(0.375~0.5)b(0.5~0.75)b(0.75~1.0)bⅡⅢ先行洞全断面法后行洞台阶法台阶法全断面法全断面法Ⅳ先行洞台阶法后行洞CD法、CRD法CD法、CRD法CD法、CRD法台阶法Ⅴ先行洞CD法、CRD法后行洞CD法、CRD法注:b为单洞隧道的开挖宽度。xx.3施工监理要点xx.3.1小净距隧道爆破应进行专门设计,并进行试爆,测定震动值,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先行洞与后行洞掌子面错开距离应大于2倍隧道开挖宽度。小净距隧道施工应重点控制爆破对中岩墙的危害。相邻爆破分段起爆间隔时间宜不小于100ms。xx.3.2小净距隧道的开挖和爆破(1)对Ⅲ、Ⅳ、Ⅴ级围岩小净距隧道双洞间相互影响程度划分和小净距隧道爆破震动速度控制标准可参考表4.4.3-1及表4.4.3-2。表xx.3-1小净距隧道双洞间相互影响程度划分围岩条件影响程度分离式单洞严重影响一般影响轻微影响围岩级别Ⅲ≤0.375b(0.375~0.5)b(0.75~2.0)b≥2.0bⅣ≤0.5b(0.5~0.75)b(1.0~2.5)b≥2.5bⅤ≤0.75b(0.75~1.5)b(1.5~3.5)b≥3.5b注:b为单洞隧道的开挖宽度。表xx.3-2小净距隧道爆破震动速度控制标准值(mm/s)围岩级别小净距隧道爆破震动速度控制标准值(mm/s)严重影响一般影响轻微影响Ⅲ80~100100~120150~200Ⅳ50~8080~100100~150Ⅴ<5050~8080~100(2)先行洞的开挖可采用与分离式隧道相同的施工方法,但应重视爆破震动对中岩墙的影响。后行洞的开挖,当采用CD法或CRD法开挖时,宜先开挖靠近中岩墙侧。xx.3.3小净距隧道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应满足下列要求:(1)对于差围岩,应采用封闭的初期支护;对于好的围岩,初期支护可不封闭,但应尽早浇筑仰拱。(2)先行洞的二次衬砌宜在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宜落后于后行洞掌子面2倍隧道开挖宽度以上,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参考值: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15mm/d)后尽早施工。xx.3.4如小净距隧道中岩墙不稳定时,建议采用加固措施,如采用水平预应力贯通锚杆加固,并要符合下列规定:(1)锚杆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锚杆下料长度根据中岩墙厚度、锚杆布置和距离确定。垫板尺寸满足设计要求,螺帽采用球形底部。(2)钻孔。按设计要求定位、标记,钻孔方向宜与岩面垂直。钻孔位置允许偏差15mm,深度允许偏差±50mm。(3)注浆、安插锚杆。用注浆管向孔内注浆,注浆压力不应大于0.4MPa,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50~100mm处,水泥砂浆注入,缓慢拔除注浆管,随即迅速插入锚杆体。(4)施加预应力。贯通锚杆施工时,在先行洞锚杆钻孔内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后,通过扭力扳手对锚杆施加力进行初张拉,施加预应力为设计值的50%;后行洞开挖暴露出锚杆端部的螺帽,通过扭矩扳手施加预应力至设计值,然后对先行洞锚杆补拉至设计值。每根锚杆除砂浆锚固段外,按设计有张拉自由段,用塑料套管保护。施工前应在洞外标定出扭矩扳手力矩与锚杆拉力的关系。xx.4监控量测(1)小净距隧道监控量测应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制订量测计划。应将中夹岩稳定、地表沉降和爆破震动对相邻洞室的影响作为监控量测的重要内容。根据施工中所得到的现场量测资料,对施工方法和工序应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合理。(2)后行洞开挖时应加强对中岩墙的监控量测,其量测项目及方法可按表xx.4执行。表xx.4小净距隧道中岩墙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序号项目名称方法、工具布置间隔时间1~30d1~3个月大于3个月1中岩墙土压力钢弦式压力盒每10~3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3个压力盒1~2次/d1次/2d1次/周2围岩内位移多点位移计及千分表每10~3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2个测点3围岩压力钢弦式压力盒每10~3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1个压力盒(如内容多以下可考虑删掉)4.5开挖方法法4.5.1中隔壁法(CD法)4.5.1.1CD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分部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中隔壁,然后再分部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参见图4.5.1。(8)(13)139(4)(10)5711(2)(14)(4)(10)(14)(13)(6)(12)13957111197531(12)(10)(8)(13)(14)(14)(6)(4)(14)(14)(2)1197(6)(4)(2)5317531(4)(10)(10)(10)(8)(9)(6)(6)3751(2)(2)(7)(6)5543154133(5)31(2)(4)11(3)(2)1图4.5.1中隔壁法(CD法)施工工序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图4.5.1.2施工顺序说明:1.先行导坑上部开挖;(2)先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3.先行导坑中部开挖;(4)先行导坑中部初期支护;5.先行导坑下部开挖;(6)先行导坑下部初期支护;7.后行导坑上部开挖;(8)后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9.后行导坑中部开挖;(10)后行导坑中部初期支护;11.后行导坑下部开挖;(12)后行导坑下部开挖;(13)仰拱超前浇筑;(14)全断面二次衬砌。4.5.1.3施工监理要点(1)上部导坑的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1榀钢架间距(0.75~0.8m),下部导坑的开挖进尺可依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2)中隔壁法或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时,初期支护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分部开挖,地质较差时,每个台阶底部均应按设计要求设临时钢架或临时仰拱;各部开挖时,周边轮廓应尽量圆顺;应在先开挖侧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另一侧开挖;左右两侧导坑开挖工作面的纵向间距不宜小于15m;当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3)导坑开挖孔径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应配备适合导坑开挖的小型机械设备,提高导坑开挖效率。(4)中隔壁的拆除应滞后于仰拱,并应于围岩变形稳定后才能进行,一次拆除长度应根据量测数据慎重确定,拆除后应立即施作二次衬砌。4.5.2交叉中隔壁法(CRD法)4.5.2.1CRD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分部开挖隧道一侧,施作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分部开挖隧道另一侧并完成横隔板施工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参见图4.5.2-1及图4.5.2-2。(8)(13)139(4)(10)5711(2)(14)(4)(10)(14)(13)(6)(12)13957111197531(12)(10)(8)(13)(14)(14)(6)(4)(14)(14)(2)1197(6)(4)(2)5317531(4)(10)(10)(10)(8)(9)(6)(6)3751(2)(2)(7)(6)5543154133(5)31(2)(4)11(3)(2)1图4.5.2-1交叉中隔壁法(CRD法)施工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图4.5.2.2施工顺序说明:1.左侧上部开挖;(2)左侧上部初期支护;3.左侧中部开挖;(4)左侧中部初期支护;5.右侧上部开挖;(6)右侧上部初期支护7.右侧中部开挖;(8)右侧中部初期支护;9.左侧下部开挖;(10)左侧下部初期支护;11.右侧下部开挖;(12)右侧下部初期支护;(13)仰拱超前浇筑;(14)全断面二次衬砌。4.5.2.3施工监理要点(1)为确保施工安全,上部导坑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1榀钢架间距(0.6~0.75m),下部开挖可依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仰拱一次开挖长度依据监控量测结果、地质情况综合确定,一般不宜大于6m。(2)中间支护系统的拆除时间应考虑其对后续工序的影响,当围岩变形达到设计允许的范围之内,并在严格考证拆除的安全性之后,方可拆除。中隔壁混凝土拆除时,要防止对初期支护系统形成大的振动和扰动。(3)中隔壁的拆除应滞后于仰拱。(4)应配备适合导坑开挖的小型机械设备,提高导坑开挖效率。图4.5.2-2交叉中隔壁法(CRD)法施工现场照片4.5.3双侧壁导坑法4.5.3.1分部开挖隧道两侧的导坑,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分部剩余部分的方法。其施工步骤参见图4.5.3-1及图4.5.3-2。(8)(13)139(4)(10)5711(2)(14)(4)(10)(14)(13)(6)(12)13957111197531(12)(10)(8)(13)(14)(14)(6)(4)(14)(14)(2)1197(6)(4)(2)5317531(4)(10)(10)(10)(8)(9)(6)(6)3751(2)(2)(7)(6)5543154133(5)31(2)(4)11(3)(2)1图4.5.3-1双侧壁导坑法法施工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图4.5.3.2施工顺序说明:1.左(右)导坑开挖;(2)左(右)导坑初期支护;3.右(左)导坑开挖;(4)右(左)导坑初期支护;5.上台阶开挖;(6)上台阶初期支护、导坑隔壁拆除;7.下台阶开挖;(8)仰拱初期支护;(9)仰拱超前浇筑;(10)全断面二次衬砌。4.5.3.3施工监理要点(1)围岩开挖应尽量采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无爆破施工,局部需爆破施工时,宜弱爆破施工,以尽量减少对地层的扰动。图4.5.3-2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现场照片(2)开挖应严格按规范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随时掌握围岩及支护的变形情况,以便及时修正支护参数,改变施工方法;同时,应有较准确的超前地质预报。(3)开挖时的排水工作要认真做好,在保证排水畅通的同时,重点要对两侧临时排水沟铺砌抹面,防止钢支撑基底软化。(4)侧壁导坑开挖后,应及时施工初期支护并尽早形成封闭环;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跨度宜为整个隧道跨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导坑施工时,前后拉开距离不宜小于15m;导坑与中间土体同时施工时,导坑应超前30~50m。4.5.4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4.5.4.1先开挖上部导坑成环形,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参见图4.5.4。(8)(13)139(4)(10)5711(2)(14)(4)(10)(14)(13)(6)(12)13957111197531(12)(10)(8)(13)(14)(14)(6)(4)(14)(14)(2)1197(6)(4)(2)5317531(4)(10)(10)(10)(8)(9)(6)(6)3751(2)(2)(7)(6)5543154133(5)31(2)(4)11(3)(2)1图4.5.4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工序示意图4.5.4.2工顺序说明:1.上弧形导坑开挖;(2)拱部初期支护;3.预留核心土开挖;4.下台阶中部开挖;5.下台阶侧壁部开挖;(6)仰拱超前浇筑;(7)全断面二次衬砌。4.5.4.3施工监理要点(1)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将开挖断面分为上、中、下及底部四个部分逐级掘进施工,核心土面积应不小于整个断面面积的50%。上部宜超前中部3~5m,中部超前下部3~5m,下部超前底部10m左右。为方便机械作业,上部开挖高度控制在4.5m左右,中部台阶高度也控制在4.5m左右,下部台阶控制在3.5m左右。(2)核心土与下台阶开挖应在上台阶支护完成后、喷射混凝土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