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5.1货币分析5.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5.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5.4货币政策工具5.1货币分析货币总量分析:货币需求(个人、企业、政府、境外)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货币总量预测:以货币需求函数为基础进行回归计算。货币分析货币结构分析M1占名义GDP比重,反映了对实际经济的影响,是现实的购买力;M2占名义GDP比重,反映金融深化程度,资金的流动性和潜在的通货膨胀率。我国各层次货币占名义GDP比重年份9394959697989900010203M01615131313141616161616M14743414246495559616771M21001001031121221331461501621751885.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5.2.1货币政策运行对经济的影响5.2.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特征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而非微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一种调节总需求而非总供给的政策货币政策是一种间接而非直接的调控政策货币政策是一种长期而非短期经济政策5.2.1货币政策运行对经济的影响对产出、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对金融稳定的影响5.2.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TheUltimateTargetofMonetaryPolicy“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货币当局所期望达到最总实施结果,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必须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这也就决定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一致性”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菲律普斯曲线(A·W·Phillips1914-1975)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涨的关系。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菲律普斯曲线的意义政策选择:含义:反映了失业率上升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通货膨胀上升则是降低失业率的代价。社会临界点:即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社会可以接受程度。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社会临界点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稳定物价需要抑制总需求,而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扩大总需求;要加快经济增长,就必须配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和消费,而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又有可能引发物价上涨;要稳定物价,必须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而这种政策又可能损害经济增长速度;最坏的情况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滞胀”。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滞胀PAS’ASP3P2P1AD’ADY0Y1Y2Y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奥肯定理------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如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潜在GDP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在劳动密集型模式下,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在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模式下,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这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造成国际收支逆差。为了消除国际收支逆差,需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减少国内商品供给,这又可能给国内市场造成压力,导致价格上涨。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增加和国际收支逆差;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外物价上涨,会促进出口的增长,有力于平衡国际收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相机抉择临界点原则根据经济形式的需要,轮番选择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50-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以后美国充分就业稳定货币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英国充分就业兼顾国际收支平衡稳定货币稳定货币加拿大充分就业稳定货币兼顾国际收支平衡日本稳定货币兼顾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物价为主,兼顾国际收支平衡德国一直将稳定货币作为主要目标,兼顾国际收支平衡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四种观点单一目标论:稳定币值或稳定物价双重目标论:稳定币值、发展经济多重目标论:同时实现四个目标“轻度通货膨胀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1979年以前“一切为国民经济计划发展服务”1979年-80年代198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其金融业务活动,都应以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为目标”。双重目标:经济发展和稳定货币,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90年代至今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双重目标:保持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但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保持货币稳定,其次才是促进经济增长币值稳定的度量指标币值稳定的度量指标:CPIRPI检讨指标GDP缩减指数WPI预警指标生产资料购进价格指标币值稳定的目标区域衡量指标目标范围新西兰CPI0-2%加拿大CPI中间点2%,±1%的区域英国RPI1-4%,1997年后1-2.5%瑞典CPI中间点2%,±1%的区域芬兰CPI2%澳大利亚CPI中期内平均2-3%西班牙CPI3.5%-4%,1997年后小于3%5.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6.3.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标准6.3.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种类5.3.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标准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抗干扰性5.3.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种类准备金存款近期中介指标基础货币短期利率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远期中介指标银行信贷规模中长期债券利率(1)准备金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可测性:强可控性:较强(针对法定存款准备金而言)相关性:较高(2)基础货币TheBaseMoney也称货币基础或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基础货币=现金+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国外部门央行的国外资产增加,MB增加;反之,MB减少政府部门央行对财政的资产增加,则MB增加,反之,MB减少;银行部门央行对商业银行债权增加,则MB增加;反之,MB减少其他因素央行其他资产增加,则,MB增加;反之,MB减少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又称货币扩张倍数或货币扩张系数,它是指中央银行投放或回收一单位的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即:m=⊿Ms/⊿MB(3)短期利率通常指货币市场利率可测性:强可控性:间接控制相关性:较好易受非政策、非经济因素影响(4)货币供给量M0、M1、M2可测性:逐渐下降可控性:M0最强、M1、M2较强相关性:密切(5)银行信贷规模银行体系对非金融性公司存贷款总额可测性:通过银行和非金融机构的资产表反映;可控性:间接控制相关性:较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国际演变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以利率为主先以M1为主后,以M2为主,90年代以后改为非借入储备和联邦资金利率英国以利率为主货币供应量,1976年以后改为英磅M3,1989年又增加M1和汇率加拿大信用总量、广义货币量、信贷条件先用M1,1982年以后改为一系列“信息变量”,包括M1、M2、利率和汇率日本贷款增加额M2+CD、利率、汇率德国商业银行自由流动准备中央银行货币、1993年以后改用M3新兴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国家或地区货币政策目标香港特别行政区汇率印度M3、利率、汇率韩国M1、M2及信贷规模马来西亚M1、M2及汇率、信贷规模泰国M1、M2及汇率新加坡汇率和利率墨西哥汇率、通货膨胀率巴西基础货币、M1、M4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对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给量的考察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关性分析(1)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1978年以前:现金计划和信贷计划1978年-1993年:信贷规模1993-1998:1993年首次向社会公布货币供给量指标,1996年采用M1、M2为货币政策的调控指标,标志我国开始引入货币政策中介指标;1998年以后,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中介目标,银行信贷规模作为辅助。2011年,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中介目标。(2)对中介目标的考察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目标值与实际值(%)M1M2年份实际值目标值实际值目标值19942126.22434.5199521-2316.823-2529.519961818.92525.319971816.52317.319981711.916-1815.319991417.514-1514.7200014161412.32001-2007年,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增强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目标值13-14131617151616实际值14.416.819.614.617.616.916.7偏差值0.43.83.6-2.42.60.90.75.4货币政策工具5.4.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5.4.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性政策工具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直接信用控制(信用分配、直接干预、选择性政策工具流动性比率、利率最高限额、特种存款)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告、窗口指导)5.4.1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1)RequiredReserveRatio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调低(或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或缩小)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货币供应量进一步扩大(或缩小)市场利率降低(上升)投资和消费增加(减少)国民收入增加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作用力猛烈,可能会引起经济的剧烈振荡;缺乏弹性,不易作为日常的操作工具;对各类银行和各类地区的影响不一样.(2)RediscountRatio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从中央银行融资的意愿减少商业银行可贷商业银行融资成本上升资金减少贷款规模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提高对企业的放款利率市场利率上升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投资减少经济增长放缓再贴现率政策流程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如果仅仅从成本角度考虑─→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中央银行相当于向银行体系注入货币─→初始的活期存款数量↑(=商行的R↑)─→ΔH↑(在1/rd不变的条件下)─→ΔM↑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效果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放款或投资活动;有告示性效应,再贴现率的改变通常能表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能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在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银行危机的恶化和蔓延。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从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角度而言,再贴现政策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主动权不在中央银行手中;再贴现政策需要有一个活跃的票据市场环境;政策效果具有不确定性。我国的再贴现政策中国再贴现政策的演变中国再贴现政策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再贴现政策的演变时期内容1986-1993年探索阶段人民银行在上海、重庆、沈阳等部分城市几年的实践,确定于1986年在上海率先办理再贴现业务1994-1996年全面启动阶段1994年人民银行总行首次安排100亿元再贴现资金,专项用于煤炭、电力等五行业及四种农副产品再贴现。1996年全面发展阶段再贴现由国家支持的“五行业,四产品”辐射到各行各业。1997年业务规范阶段商业银行把防范信贷风险、保全金融资产放在其业务发展的重点。严格票据签发的审查,商业票据贴现量降低。1998年至目前深化改革阶段1998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