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提要试题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心理学基础辅导】心理学基础考纲提要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1.心理学的概念。P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心理现象的实质。考纲补充P72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头脑对客观现象的反映;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3.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的关系。P3~4行为和心理的相关性,决定了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关系。(1)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目的是要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因为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探知必须开始于对人的外显行为的观察,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描述、测量以及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2)人的行为是受其内隐心理活动支配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又在行为中得到表现的,心理活动支配行为活动。通过对人的行为的系统观察与分析,可以探讨其内部心理活动。(3)行为的复杂性也是由心理的复杂性引起的。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同样的客观现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4.个体心理的结构及其关系:P4~5(1)结构。个体心理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个性心理)。A、心理过程:①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②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B、个性差异:①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②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个性心理特性):能力、气质、性格。(2)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个性心理是在心2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总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反过来,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影响着心理过程,使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色彩。5.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6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6.心理学发展中出现的主要流派以及各种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基本思想。P6~12;P217.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P15~1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是什么)、解释和说明(为什么)、预测和控制(怎么做)三个方面。8.心理学研究的程序。P16~18(1)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2)确定研究对象。(3)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4)选择研究方法。(5)解释结果并做出推论。9.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P18~21(1)观察法: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指在量或质上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其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即只能回答“是什么”,而不能回答“为什么”。(2)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系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故而被广泛应用与教育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调查法的缺点是研究结果难以排出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必须要预先检验问卷,有受过培训的调查者,有能够反映总体的样本,还要采用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只能有助于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现3象。(3)个案研究法:也称个案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及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收集的资料通常包括个人的背景资料、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特征等。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被试,也可以是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个案研究法的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对象的了解。其缺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此外,个案研究的结论不能简单地推广到其他个人或团体,但在经过多次同类性质的个案研究之后,可为研究者设计试验研究假设时提供参考。(4)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现场实验也叫自然实验,是在学校或工厂等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一定仪器所进行的实验。几个相关概念:变量:是指在量或质上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自变量:又称实验变量,是指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因变量:由自变量引起的某种特定反映的变量。无关变量: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或特征。实验组:接受自变量处理的被试组。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被试组,即对照组。实验法可分为现场实验(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的优点是把心理学研究与平时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研究的问题来自现实,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其缺点是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实验室实验的最大优点是,对无关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做了精确测定,精确度高。其主要缺点是研究情境是人为的,脱离实际情境,难以将结论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第二章脑与心理4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1.周围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P23~25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部分。2.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机能。P27~28(1)结构。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脊髓的活动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位于颅骨内,由脑膜所包裹,并悬浮于脑脊液中,它由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组成。其中,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脑干由延脑、桥脑、中脑组成;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边缘系统由下丘脑、部分丘脑和大脑内侧的一些皮质结构所组成,包括杏仁核、海马、边缘皮层等。(2)功能。A、脊髓的作用。一是将脑和外周神经联系起来,成为脑神经传入和传出的中间站;二是可对一部分躯体运动进行调节,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B、脑的功能。①大脑。大脑是高级心理过程的司令部,指挥、调节和控制人的所有的心理和行为。②小脑。小脑的功能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③脑干。脑干又叫“生命中枢”,对于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④间脑。间脑中的丘脑是神经通路的“中转站”,负责传入和传出信息;下丘脑负责情绪情感的发生,是内脏活动的调节器。⑤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与记忆、动机、行为和情绪等有关。3.神经元的结构及其机能。P26(1)神经元的概念及结构。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由胞体发出的树突及轴突两部分组成的。(2)功能。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传导信号,产生神经冲动或兴奋。4.突触的功能。P26~27(1)突触概念与结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些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接触的区域叫做突触。它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构成。一个典型的神经元可能与其他的神经元有一到十万个突触联系。(2)功能。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5和作用,它连接神经元,有选择地传递信息(兴奋、抑制)。5.大脑皮层的分区与机能。P28~29(1)大脑四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额叶是语言、智慧及运动中枢,顶叶是躯体感觉中枢,颞叶是听觉中枢,枕叶是视觉中枢。(2)布洛卡区和温尔尼克区。“布洛卡区”又称运动性言语中枢。温尔尼克区又称听觉性言语中枢。(3)大脑皮层三区域说:大脑的视觉皮层、听觉皮层、嗅觉皮层、触觉皮层和运动皮层记录来自外部的信号,称作第一区域。额叶的主体部分负责分析记录数据,称作第二区域。当这些数据被完全理解时,就进入额叶的第三区域,形成一般的行动计划,再由第二区域负责具体执行行动计划,将头脑的活动变为身体的具体动作。5.布洛卡区和温尔尼克区的位置及其功能。P28位于额叶的后下部的区域为“布洛卡区”,又称运动性言语中枢。“温尔尼克区”也是言语中枢,又称听觉性言语中枢,它位于颞叶的后下部。前者用来形成句子,后者用来理解语言。6.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协调。P30;P45(1)分工。大脑是神经活动的最高级部位,一般认为,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由左半球负责;而右半球则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右脑比较沉默,长于辨认形体;左脑比较积极,长于言语功能。左脑为数字型,担任着语言、计算、逻辑等思维方面的任务;而右脑则是负责欣赏音乐、绘画,从整体上接受事实、承担直感、预测的责任,也就是掌管着人们感情方面的事情。(2)协调。左右脑的功能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分工又协调。此外,大脑具有重新调整和代偿的功能。7.脑潜能开发的途径。P50~51(1)保护和利用大脑。①适度的锻炼。②充足的睡眠。③合理的营养搭配。④戒烟限酒。⑤防控疾病。⑥勤奋学习,锻炼记忆,勤于用脑。(2)有效开发脑潜能。①大脑潜能的发挥有无限的空间。②挖掘大脑潜能。第6一,应该敞开心灵的大门。第二,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第三,让学习为大脑持续充电,使大脑不断获得有益的刺激。第四,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发大脑潜能。应用:运用该理论指导自己科学保护和利用大脑。第三章行为动力1.需要的含义。P55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的特征:(1)对象性;(2)动力性;(3)社会性。2.需要的功能。P55人类行为一切动力都起源于需要。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P57~59(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A、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B、成长需要——求知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①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②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③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种水平: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3)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评价:A、其积极意义——①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应用广泛。②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③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B、其缺陷是——①脱离现实社会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去看待人性,将人的社会性需要也看成是与生俱来的潜能,将人类的一切需要都看成是由潜能决定的,因此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强调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因为在某些特定的背景中,即使低层次的需要没有获得基本的满足也可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③马斯洛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他的许多概念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4.动机的含义。P60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7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5.动机的基本功能。P61(1)激活功能。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2)引导功能。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因)的,是受目标引导的。(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维持个体活动针对一定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6.动机的分类。P62~66;P65~66表根据动机起源分:(1)生理性动机,又称原发性动机、原始性动机、生物性动机:饥饿、渴、性、睡眠;(2)社会性动机,又叫继发性动机: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权力动机(个人化权力动机和社会化权力动机)、交往动机。其它分类见P65~66表。7.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见P67表(1)动机冲突或动机斗争: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可能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2)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见P67表。(注意结合实际理解每一种动机冲突的含义)8.动机与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P67~69(1)动机对人的行为效果或工作效率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取决于动

1 / 8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