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欢迎访问: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与现状一、主要发展历史求助于心理学家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这类事情出现在大约一百年前。这就是说,心理学用到人的生活实践中,只有一百年历史。在这之前,人类在生活中,不是不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只不过那时有了心理问题之后,常常求助于牧师,神父或巫师等等。一般说来,咨询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在其形成之前,已具备了几个充分和必要条件:1.高尔顿[F.Gaion],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1882年);2.心理测验的创始人卡特尔(J.M.Cattel1)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1890年);3.韦特默(L.Witmer)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1896年);4.比奈一西蒙(A.Binet-T.Cimon)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1904年;5.帕森斯(P.Parsons)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1908年);在前期学术理念和方法学基本确立之后,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学的实践活动便开始了。尽管当时还称不上是一种专门职业,但一门心理学的新分支学科已蕴育在这类活动之中了。许多作者认为,现代咨询心理学起源于美国的职业指导运动,为此,便以帕森斯(P.Parsons)所进行的工作为起端。帕森斯(F.Parsons)于1908年在美国的波士顿创立了一家具有公共服务和培训性质的“就业辅导局”。于次年又出版了《职业选择》一书,此书为择业咨询在方法学方面提供了帮助,因此说他开创宁咨询心理学也不无道理。但是,帕森斯(F.Parsons)的从业年代,毕竟是在20世纪初,他比韦特默利用高尔顿和卡特尔的方法学解决儿童行为问题,确实晚了整整十二年。在咨询心理学急速发展的初期,十二年不是个短暂的瞬间,从这种意义上说,韦特默不但是在19世纪末,为咨询心理学的产生条件,而且在解决儿童行为问题方面,也为其开辟了阵地,为此,他作为咨询心理学创始人,无论就时间排序上,或在工作性质上,比帕森斯更具有资格。有的作者还主张将一位精神失常患者比尔斯(C.W.Beers)在1907出版的《自觉之心》(Amindthatfount)定为咨询心理学的发端,这纯属一种历史的误会。虽然比尔斯的作品以及他个人的活动对后来的心理卫生事业有贡献但心理卫生学和咨询心理学毕竟是两码事。咨询心理学在开端以后,接下来的大踏步前进,其关键就不再是某个学者,而是从事这项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工作的群体,促使它发展的也只能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从后来的发展看,学科内部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仍旧是方法学的发展。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是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促进因素,这方面的功劳应归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其代表人物是威尔森(Willionsen)。40年代以后,心理咨询这门学科发展更快。到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并成为现在的教育训练委员会研究生院博士课程培养计划的认定标准。同时,这一分会还向美国心理专业职业考试委员会派出常任代表,积极地参与心理咨询指导员的特别执照的颁发。同年,美国心理学会伦理基准委员会公布了APA伦理纲领。次年,由二十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1956年,APA咨询心理学分会的“定义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报告书指出,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三个方面作出贡献,并且这三者不可偏废。第一,通过促使人的关心趋向于动机、情绪的调节,从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第二,通过发展人的必要的能力、动机,援助并达到个体与环境的调和。第三,正确地利用个人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提高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另外,该委员会又强调,心理咨询专家的目标,不单纯为了那些连基本的、最低的适应状态都不能达到的心理不适应者,而且还应该为促进构成某一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一个人的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作出贡献。心理咨询工作除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外,20世纪40年代在欧洲大陆也出现了新的面貌。本来欧洲是心理学的发源地,除德国外,其他欧洲国家的心理学发展也有早期历史和卓越的成绩,比如,在挪威的奥斯陆,于1909年就成立了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工作开始发展,但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整个欧洲蒙受了战争创伤,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领域一样,也停滞不前。二战结束后,心理学重获新生,发展很快。二、我国心理咨询的现状与展望(一)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国心理咨询工作便以综合快速治疗神经症和身心疾病为主题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但是,后来的发展历史十分曲折。到70年代,这一学科几乎销声匿迹。然而,社会需求是无法阻挡的。从80年代开始,心理咨询与治疗问题又一次被重视起来,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时至今日,它已具备了以下特征:1.心理咨询已经职业化心理咨询已经达到了职业化阶段,或者说它已经具备子职业化的基本条件。这样的估计,可以由以下六种可操作性指标予以标定。(1)社会化水平社会需要十分广泛和强烈,而心理咨询工作所涉及的领域已几乎涵盖了所有职业群体和与心理咨询工作有关的各学科领域,这一点可从《中国心理卫生》等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得到证实。第六章咨询心理学·243·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占有极大空间,全国许多综合医院都已开设或正准备开设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科室,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定条件之一是设置临床心理科。国内已出现了几所心理咨询专科医院,全国所建的心理咨询点已超过千处,全国大、中学校均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或正在建立这类机构,连小学校也正准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从业人员虽不是心理学专业人员,但也都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另外,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也日益增多。(2)社会效益直接的社会效益是明显可见的,通过咨询治疗,许多人重获心理平衡和心理的健康,许多家庭恢复了和谐。另外,由于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进而改善了生活质量所带来的间接效益也是肯定的。(3)经济效益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表现为从业者可以从职业活动的收人中维持生计和为本单位创收;间接的经济效益可表现为患者获得,b理平衡之后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上述两点在当前的心理咨询实践中都可见到;.(4)组织的建设和信息沟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学术组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和发展学科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等杂志已经问世,这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的重要标志。(5)社会的认可心理咨询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已被社会接受,从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和电台广播节目)获得的信息来看,全社会已比较重视这一学科。(6)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出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8月颁发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从2001年8月执行,其中规定了培训、资格考核条件等内容。2.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所做的第二点估计是:目前社会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学科自身的发展,学科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归宿方面,还是在方法学方面都不能适应社会的急切需求;而从业者的水平与素质起点低,能力尚显不足。总体来看,尚属职业化的初级阶段。所以,按照中国国情,从职业化的低起点人手,根据现行的国家职业标准进行系统规范的职业培训,已成必然的定局。(二)对我国心理咨询业的展望对于我国心理咨询工作的未来,其发展方向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理咨询工作切人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的趋势必将越来越强项人格量表的研制成功,在方法学上表明了这一趋势。中国人的多第二,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和工作的普及化已成事实。尽管中国的心理咨询水平不够,但普及化的势头不会因此而失掉锐气,至少在21世纪初的几年中,中国心理咨询工作还将以普及化作为它的重要特征。第三,职业化还将继续发展,并且会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融为一体,在获得社会理解与认可的情况下,其价值越来越为人们认可。在职业化初步立足和扎根社会之后,职业·244·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标准要求将随之提高。第四,它将以自己独立的诊断、操作方式和基本理论概念与邻近学科(特别是精神病学)相分离,其独立性将是未来的发展目标之一。第二单元关于心理咨询的定义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到底什么是心理咨询,似乎至今尚无公认的定义,中外不同学者都有各自的说法。罗杰斯(C。Rogers,1942)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威廉森等(1949)将心理咨询解释为: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这里的A就是咨询师,B就是求助者。,沙尔夫(RichardS.Shaft)在《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一书中提出:“定义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相当困难,因为对于它们的定义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没有什么一致的看法。”涵盖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两者的简要定义如下: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是治疗师或咨询师与一个或多个求助者,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讨论和疏导。这些问题可能与思维障碍、情感痛苦或行为问题有关,治疗师可能使用人格理论与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理论与知识来帮助求助者改善其功能。治疗师的助人方法必须得到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许可。陈仲庚(1989)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做些什么。心理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1)待解决问题的性质;(2)咨询师的技术;(3)所要达到的目标。《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1989)将心理咨询定义为: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心理失常,有轻度的,有重度的,有属于机能性的,有属于机体性的。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其范围。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要纠正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个人对自己与环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李维主编(1995)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对心理咨询的定义做了如下说明:“咨询者就访谈对象提出的心理障碍或要求加以矫正的行为问题,运用相应的心理学原理及其技术,借助一定的符号,与访谈者一起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揭示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找出行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的可能条件和途径,共同协商出摆脱困境的对策,最后使来访者增强信心,克服障碍,维护心理健康。”李心天(1998)主编《医学心理学》,专门对心理咨询的定义做了如下说明:“西方国家这种对心理咨询的见解是否适合我国的国情,在国内是有一定分歧的。钱铭怡(1994)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基本上第六章咨询心理学·245·是全盘接受了西方学者的观点。张人俊等(1987)对心理咨询下的定义是,心理咨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马建青(1992)在其《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一书中,认为心理咨询定义为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决咨询对象(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赵耕源(1987)在《综合医院心理咨询》一书中,提出我国的心理咨询概念是:向已经有了心理刺激而尚未发病的人,或已有某些心理疾病(变态心理)或躯体疾病的人,进行心理指导,通过耐心细致的交谈,帮助他避免或消除不利于心身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或认识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在已发生疾病中的作用,因此能增强其对心理刺激与冲突导致疾病的防卫能力,减轻已经发生疾病者的心理负担,树立起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从而能预防某些精神病,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发生,使工作、学习、生活更美满或促使病者向良好的痊愈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