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一(绪论、科学心理观)(10%)一、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方面内容的科学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D.心理现象()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A.间脑B.脊髓c.延脑D.中脑()3.从动物的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是A.语言B.制造工具c.劳动D.直立行走()4.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之为A.反映B.感受性c.意识D.感应性()5.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A.见风流泪B.谈梅生津c.睹物思人D.望而生畏二、填空题1.人的心理过程包括、、。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3.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5.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称为。6.以为信号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以为信号的条件反射系统为第二信号系统。7.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著名心理学家,于年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三、简答题1.简述大脑的结构与功能。2.什么是反射与反射弧?3.什么是神经元和突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C4.A5.B二、填空题1.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2.能力;气质;性格3.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4.反射5.反射弧6.具体剌激物;词7.冯特;1879三、简答题答案要点1.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是全部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大脑半球分成四个叶:额叶,是语言、智慧、运动中枢;颞叶,是听觉中枢;枕叶,是视觉中枢;顶叶,是躯体感觉中枢。研究表明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言语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2.反射是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剌激产生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活动总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实现的,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五个部分或称五个环节组成。3.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练习二(感知觉、注意)(23%)练习题一、选择题()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A.感觉B.知觉c.表象D.后像()2.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B.视觉c.色觉D.知觉()3.“入芝兰之室、久而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现象是A.无意注意B.遗忘c.对比D.适应()4.吃糖之后,再吃苦的东西,觉得特别苦,吃苦的东西以后,再吃糖,觉得特别甜,这是()的结果。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知觉选择性D.联觉()5.对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常把它看作是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将之作为“优质木材”这是()的表现。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3.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4.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紧张性与集中性D.紧张性与选择性()5.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属于下列哪种干扰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注意的动摇()6.下列哪项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A.广度B.强度c.时间D.敏捷()7.下列哪项不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敏捷c.注意的稳定D.注意的分配()8.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从注意的规律来看一心二用是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9.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10.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广度二、填空题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的反映。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的反映。3.空间知觉包括、、、。4.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5.知觉的选择性就是把知觉的优先从区分出来的特性。6.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或活动的和。7.注意的功能包括、、、。8.有意注意是有和的注意。9.注意的品质特性有、、、。三、简答题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3.注意的特点有哪些?4.注意有哪些功能?5.引起无意注意的主、客观因素是什么?6.引起有意注意的因素是什么?7.注意的品质特性有哪些?四、论述题1.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2.教师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活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D4.B5.C6.A7.B8.C9.B10.C11.B12.D13.C14.C二、填空题1.个别属性2.整体属性3.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4.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5.对象;背景6.指向;集中7.选择功能;整合功能;维持(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8.预定目的;意志努力9.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三、简答题1.(1)知觉的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2)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l)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对象和背景之间差别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2)对象的活动性。(3)剌激物的新颖性。(4)剌激物的强度。主观因素:(l)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2)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3)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爱好;(4)定势(即心向,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与情绪状态的影响。3.(1)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朝向一切对象,而是有选择、有方向地指向特定的客体。(2)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能在特定的方向上保持并深入下去。它是人的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与活动,从各个方面集中到某种对象与活动上,并对其他活动产生抑制性影响。4.(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影响,避开(抑制、排除)其他与之相竞争的各种影响。(2)信息整合加工作用。人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的整合加工作用,往往发生在注意状态下。(3)维持(保持)功能。即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较长时间在意识中指向并保持在一定方向上,这种保持一直要使心理与行为活动达到目的为止。(4)调节与监督功能。这种心理机制能有利于心理和行为活动准确和精确地进行;也有利于对错误活动进行及时调节和矫正。5.属于主观因素的有:(l)剌激物的新异性。新异的剌激或熟悉内容的剌激物的不寻常结合易为人所注意。(2)剌激物的强度。如强光、巨响、奇香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人的注意。(3)剌激物对比的差异性。对象与背景的对比差异越大,越易被注意。(4)剌激物的变化与运动。剌激物突然出现与停止,增强与减弱,空间位置变化和运动等都易引起无意注意。属于主观因素的有:(l)主体的需要、兴趣与期待。凡适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直接兴趣的剌激,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2)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激发情感活动引起的剌激都能引起无意注意。过分忧愁与疲倦则会降低人的好奇心。(3)知识经验的影响。7.(1)目的任务越明确有意注意越持久。有意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不完全取决于剌激对象的影响,而是主要决定于事先提出和拟定的任务、目的。(2)意志力与抗干扰能力。坚强的意志力则有利于克服分心、集中注意而排除其他干扰。(3)社会需要与间接兴趣。无意注意是以直接兴趣为基础的,有意注意是以间接兴趣为条件的,活动本身虽乏味不吸引人,但活动的目的与结果使人感兴趣。为了完成活动任务,活动本身便成为有意注意的对象。(4)积极主动的操作和智力活动。进行操作和思维活动积极化,可以防止单调活动引起的疲劳和分心,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8.(1)注意的范围(广度)。在一瞬间(0.1秒)人的意识所能指向并集中的客体(即注意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在较长时间内,人服从某个目的把注意指向并集中在某一种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3)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人把注意同时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或对象中去的能力。(4)注意的转移。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人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或对象,转移指向另一种活动或对象上去。四、论述题1.(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现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2.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应做到以下几点:(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向学生提出适当的合理的要求,建立正常的课堂常规等。(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正确运用元意注意的规律,使教学活动本身变得有趣味,则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在教学环境方面,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剌激出现;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防止单调死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激发掌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学过程只考虑无意注意,可能导致错误方向。如果只考虑有意注意,学习就会失去必要的吸引力。因此,应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应多样化,把听、看、读、写、做结合起来,交替进行;必要的工作速度也是使学生上课保持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应该难易适度。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削弱注意力。练习三(记忆)(10%)一、选择题()1.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2.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A.后象B.表象c.想像D.联想()3.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哪种干扰的影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双重抑制D.单一抑制()4.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无意识记()5.有预定目的、任务又自觉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之为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6.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A.思维B.想像c.注意D.复述()7.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8.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是哪种抑制的于扰A.双重抑制B.倒摄抑制c.前摄抑制D.单一抑制二、填空题1.记忆的完整过程包括、、再认和回忆等三个环节。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有的特点。3.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人的记忆可以划分为瞬时记忆、和。4.良好的记忆品质主要表现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5.按记忆的内容和对象,可以划分为、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6.记忆信息由瞬时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