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一、教学设计的意义1、教学设计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活动所作的系统策划,是把一般的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2、教学设计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条件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设计出低耗高效的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在人员、时间、设备使用等方面取得最佳的效益。3、教学设计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二、新课程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个性的发展。②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③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导向。⑤课程内容面向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⑥强调发展性评价。欣赏小学三年级语文:花钟三、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偏差①教学目的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表现为教学目的的确定通常是对学科知识内容的规定和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概括性描述,没有明确体现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②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表现为只注意分析教材知识内容的逻辑结构而忽视学生将如何运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忽视了如何去发展相应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问题。③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表现为只注意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教学行为,缺乏对发展何种能力的目标分析,脱离“学生认识主体”。四、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学设计有两种情况:一是预先设计,即在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的观念、计划和规则等进行事前设计;二是适时设计,即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设计。课堂教学具有“现场生成性”特征,教师的预先设计只能是一种“设想”、一个“计划”,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鲜活的“学情”作现场处理,随机调控。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有灵活的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性。预先的教学设计过程:1、教学设计的准备①学习需要的分析学习需要主要指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学习的目前状况、学习状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三项内容。②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主要是分析学习内容的类型,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教师应该“教什么”和学生应该“学什么”的问题。给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提供指导。③学生特征的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已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一般特点(儿童认知发展变化中,各阶段出现的一般年龄特征)、学习风格(学生个体多种喜好、习惯或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情况,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策略的采用等提供科学的依据。2、提出创意和设计思路第一,要明确以下思路:一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二是要体现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有什么特点;三是本课的作用和地位;四是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难点和关键;五是安排怎样的教学活动,要哪几个教学环节,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第二,要明确具体教学因素的设计,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情景、教学资源等。第三,要提出多种创意和多种设计思路,并在这些创意和思路中选择最佳的创意、思路。3、制定教学方案语文教学设计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手段与媒体设计。4、实施教学方案一方面要将设计方案付诸实施,同时还要不断地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适时教学设计。5、教学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评价反思,为以后的设计提供借鉴。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是人们对语文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愿望,是对完成一个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后,学生应达到的语文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主要解决“为什么教学”的问题。预设教学目标,首先必须了解目标预设的一般要求:预设的教学目标必须具备正确的目标表述要素,必须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应该把握预设语文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设计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预设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领会国家的教育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编写者依据课程标准提出了既定的语文教学目标,预设语文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依托语文教材,用心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预设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发展。目标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目标会发生衰减、增益、变异,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依据教学效果,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与调整。《信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期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在阅读教学中,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没的情操;要求熟读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本文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和爱戴的信客形象,赞美了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的优秀品质,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这丰富的人文内涵将会对学生的精神产生深广的影响。而余秋雨深厚的语言功底也是本文吸引读者的一大因素,从语文知识目标来看,语言学习又是一个重点。[学生分析]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能力,在自主学习方式的养成方面,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阅读上,能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学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学目标]1、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领悟他的品格和精神。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诚信无私、待人宽容、任劳任怨等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受本文的语言,抓取人物的品格。2、多角度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揣摩品味语言。[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识记字词,扫除阅读障碍;阅读课文,疏通文章脉络。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了解余秋雨的创作,特别是《文化苦旅》一书的内容及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1、导入(1)由《正在消失的记忆》这一专题节目,使同学们认识到社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职业,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职业又会淡出历史舞台,成为消失的记忆。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资料,看完后,请谈谈你们的认识。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有所偏离,老师可提醒学生注意节目的主题“正在消失的记忆”。(2)师: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二十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随着通讯业的发展,这一职业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信客这一职业所具有的优秀的职业道德却永远不会过时,它永远是我们的做人之本。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信客,看他的一生经历能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学生对于信客这一行业是陌生的,适当地做以介绍,即有助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也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这一导入,还强调了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保持优秀品质的都很重要,突出了本文的情感目标。)2、作者介绍此环节由学生来完成。师:作者余秋雨,是当代很有名的一名学者、散文家,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作者。(学生占有一定的学习资源,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要放手让学生来完成,同时,学生搜集材料的过程,会培养他们对传记文学的兴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展示作者简介资料,让学生做以了解。3、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掌握情况:(1)唏嘘(xīxū)噩(è)耗呵(hē)斥诘(jié)问猝(cù)然伎俩(jìliǎng)吊唁(yàn)文绉绉(zhōuzōu)昏厥(jué)(2)连声诺诺生死祸福满脸戚容长途跋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第一部分,要求学生注音后,再从形近字、同音字等角度补充相联系的字,第二部分词语要求默写。因为形近字和同音字是识字的难点,而四字词语的默写更是学生的弱项,这一设计是对知识目标达成的一个保证。)二、整体感知,熟悉人物形象。(一)请学生在自学基础上谈谈,《信客》一文的内容,谈让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师:同学们已经阅读了本文,那么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的焦点会聚在信客的“苦”和“善”上,当然也可能会有学生提到信客的成功,信客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等方面,对学生的回答应予以充分的肯定,这可为后面多角度体会本文主旨打基础。(本文篇幅较长,课堂整体阅读的时间不够充足,结合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这一环节都是作为预习检测的形式进行的。)(二)速读课文后,完成以下内容的填写。师:大家已经清楚,本文是重点写信客的,这里,既指文中所描写的两个信客,也可指信客这一职业,请大家速读课文,筛选有效信息,完成下面的“信客档案”设计。出示:[信客档案]性别年龄适合人群(指性格)信客是一种什么职业(一句话描述)信客的职业道德(关键词)职业准备信客的职业特长(从文中找相关信息)信客的作用(重要性)(迅速筛选阅读材料的有效信息,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过这种学生较感兴趣的题目,能促进学生的读书兴趣。)(三)1、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信客,要更深入地认识这一形象,我们还应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而细致地刻画这一主要人物的。(设想:本文篇幅较长,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设计这一环节旨在从记叙文的人物描写分析这一能力目标上做以训练,同时,让学生对信客这一形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下面的问题能深入研讨做准备。)2、根据你的理解,为信客写一段话,作为他的墓志铭。下面示例,仅供参考。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乡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三、独特感悟,多角度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一)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少同学有这样的疑惑,信客为他人付出了很多(文章作了很多描写),自己却落得遭人误解,穷愁潦倒,他这么做值吗?是不是当时的人们都在想着做信客?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信客?所以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1、问题研讨(提示:在课文中找相关信息来说明)(1)文中青年信客让别人得到了什么?(2)青年信客是否也有所得?如果有,他又得到了些什么?设想:这一环节采用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的方式,旨在让学生对课文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对文章主题作多角度探索,并以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助人自助的一生才是充实的一生”。(二)“爱”的感悟。单元提示中指出:本单元的主题是以“爱”为主题的,我们应该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那么本文体现了那些“爱”呢?(引导学生得出:信客所具有的优秀品德是基于他对工作的责任感,而这责任感则源于他对乡亲的“爱”,虽说他曾一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社会总是有良心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重和怀念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三)同学们,余秋雨为什么要给一名信客树碑立传,信客的一身生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他对你将来的择业会有怎样的影响?设想:旨在让学生明白,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人所应当具有的优秀品质永不会过时,无论你做何工作,心中有“爱”是最重要的,要干一行爱一行,任何一项工作都会让你有所收获,就像这里的信客一样,做信客尽管很苦,却丰富了他的阅历,成就了他的教学。四、品味语言,体会风格1、佳句赏析:学生通读全文,勾画出自己认为的精彩语句,简要说出它的美感。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看法和例句,并引导体会。“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一生名誉,再也做不起人。对这种处境的设想,作者以排比绘写,一气呵成,容量很大,而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2、如何理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老人逼他讲各个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