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边缘学生”转化研究课题组长:胡齐通成员:孙丹王熙王仙花林文岳泮金昀执笔:胡齐通一、研究背景分析复杂的成长经常需要多种途径,一种模式或内容的一个方面跟随着另一种模式或内容的另一个方面而出现,一直促进着健康的成长状态的发展。一个人的个性可以同时向几个方向发展,这些方向相互作用,在许多方面又相互交叉。这就是为什么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同时常常失败的原因,恰恰也是为什么成功的项目往往能同时满足几个方面成长的需求的原因。——摘自一个杰出的心理治疗家的分析1、教育现状。目前,我区教育价值观较单一,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心理发育、个性成长及社会化教育重视不够。采取统一的教育模式,学生能否进入重点初中,凭一张试卷定终身。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最终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个性成长及社会化发展方面的收效甚微。2、边缘学生心理现状。高年级学生有儿童这种向上、向善的需求,希望归属群体生活,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且具有“不比别人差”的自尊和自信。他们积极向上,热情高涨,但持久性不够,他们虽经努力,但常半途而废,最终因不能具备归属群体的某些条件,而不能完全归属班级,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情况,陷入不安全的恐惧中,感到同学们对他们的敌意。在此情况下,为了在班级争取一席之地,他们采取了异常的抗争方式;他们采取惹是生非,做恶作剧,个别甚至加入其它不良社会群众中,在那里谋得一席之地,寻找归宿。自我意识弱的同学期望挤入群体内,他们或趋向同学,讨好依从;或避开同学,孤独退缩。但常有的挫折感最终使他们自暴自弃,论为班级的边缘人。3、概念解析:边缘学生。在班级人际关系的微观结构中存在着两极:一极是在班级中享有极高威望和极大信任的儿童,被称为“人缘儿”;另一个极端是在班级里愿意与之交往者甚少、口碑甚差的学生,被称为“为缘学生”。边缘学生是指在学校教育条件下,身心正常发育的儿童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在社会关系上、心理上和活动参与上,长期被班级群体所排斥与隔离,成为班级生活中的失落者。边缘学习者的形式大都来源于两个方面:(一)学习者自身。由于受智力及对文化知识的适应能力的影响,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或失去信心。(二)学习环境。由于时代变异,文化变革,教育者又不能提供合适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性格特征,会导致部分学习者走向边缘地带。古往今来,学习者自身因素形成的边缘学习者,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一类群体。智力开发早晚、遗传因素、家庭教育高低等都有可能造成边缘现象,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可是倘若一种教育环境的改变而导致边缘现象的显著增加,那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环境。是否存在着有待改进的一面?4、教学个案:个案:浙江教育报上曾刊登这样一篇评论;“放一段录音或讲一个故事——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文章——进行总结或课外知识补充”已经成了语文新课程推广以来屡见不鲜的一套统一的教学模式。不认真钻研教材,不重视学生创造合乎教的情境,只会模仿生搬硬套,已经成了新理念下的“老毛病”!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仿佛在“走场子”,尽管课堂较之过活跃,但又有多少学生巩固了知识,后进生的学习又将被置于何地呢?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如何引导边缘学习群体进行自主、探究地学习,更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话题。我们要做的不是“赶鸭子上架”,把学生被动地赶上前去,我们要做的是改变我们单调的教学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被动困难地学习转变为主动轻松地学习。多元教学模式必将为边缘学习者营造一个多元的、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的脚步不在原地徘徊,眉目不再紧锁。二、研究的目的意义1、创造平等合作的班级气氛,使师生之间以合作者和朋友的关系相处,彻底消除班级的等级之分。帮助失意学生鼓起勇气,洁身自好,自尊自强。关注儿童健全的、完整的生命成长。以知识传授为媒介,注重边缘学生的情意发展,提升个性、价值观,特别是社会化教育。使他们更好适应班级社会生活。2、帮助边缘学生重塑健康的心理。在认知方面,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独特价值,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情感世界,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感,形成良好的心境,乃至主动追求成功,乐于与人交往,形成良性循环。3、优化“边缘学生”的人际关系。边缘学生只在与同学交往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找到归属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发挥各自特长,体现生命个性的独特性。优化学生人际关系,帮助其最终融合于班级集体。4、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从多角度、多方面、多手段教学生巩固知识,学会学习。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实践锻炼。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形成,边缘学生只有在与同学交往中,才能真正找到归属感,实践活动应成为边缘学生改变人际关系的主渠道。要在实践中构建集体活动模式,经常认识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给边缘儿童提供一个广阔的交往活动空间。2、熏陶法。边缘儿童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行为容易反复。他们需要教育者用爱、信任和耐心陪伴他们走出边缘困境。爱是教育的灵验和生命。教育者要像母亲对待婴儿一样;给予儿童不带附加要求的无微不至的关心。更多地在边缘学生转变过程中,尽管存在很多困难和失望,但教育者仍一如既往表现出哪种完全具体的信任。绝不拔苗助长,使边缘学生发展顺其自然。四、课题设计的基础理论。《教育人类学》一书指出,人具有社会性,归属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学生在群体归属需求方面表现得更加强烈,然而班级边缘学生为班级成员所排斥与隔离,孤单失群不能完全归属班级,致使他们孤独退缩,惹事生非,自暴自弃。《班级管理理论》指出单一的教学价值观,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个性成长及社会化教育重视不够。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关注学生个性成长,缺乏对学生生活力的教育所谓“生活力”,即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长期如此,就加剧边缘学生情感不协调。安徽师大教授汪昌华在《中国教育学刊》发表的《班级嫌弃儿童的成因》一文指出,品德不良是嫌弃儿童形成的主要问题,其次才是成绩问题。成绩不良的学生不一定被排斥,而品德甚差的学生一定会被排斥。但是,在教师成就本位观念的作用下,很多成绩不良学生最终论为品德不佳者。五、课题的具体实施1、正确归因,重塑边缘学生的健康心理1.1重塑边缘学生的健康心理边缘儿童不能理智地行事,常采取异常的抗争方式,导致心理异常。因此,帮助边缘学生正确归因与重塑健康心理是转变边缘学生的根本。首先,教育者应帮助边缘学生对不良行为正确归因,发现走向边缘的真正原因(成绩、品行、自身的心理因素等),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其次,帮助边缘学生重塑健康的心理。在认知方面,边缘学生进行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帮助儿童形成科学的自我意识。边缘学生长期受到群体的否定评价,形成低水平的自我认识,教育者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与特长,了解自己的独特价值,树立自信心,形成科学的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从家庭教育入手,建立健康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情感交流方式,形成边缘学生良好的情感世界。在学校里,教师创设条件,帮助儿童实施“角色转换”,让他们担任值日生、班干部等,使他们在班级中拥有一定的地位,体现一定的价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感,消除人际交往中的抵触情绪,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良好人际关系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捷快乐,形成良好的心境,乃至主动追求成功,乐于与人交往,形成良性循环。在意志行为方面,教育者能边缘生进行社会交往基本技能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异常行为方式给自己和班级带来的不良后果,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1.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不仅限于解决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过于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依赖心理测验检测学生的心理问题,会使教师们将更多精力集中在筛出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局限在面向个体的范围,而且会使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停留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矫治层面,促使心理教师变成学校中的“消防救火队员”,哪个学生出现问题,就给那个学生“灭”,十分被动。为了防患于未然,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比关注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重要,应力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向预防性和发展性层面推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形成健全人格,充分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完善。在具体工作中,我也发现这种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起到更大的效果,如中年级到高年级时,我校会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心理档案的建立目的不是检测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是对学生的家庭构成、兴趣爱好、人际交往、性情、学习适应性等情况作普遍了解。在对心理档案进行分析统计时,只将家庭结构异常(离异、单亲、丧父或丧母等),的学生个体筛出,而其他调查内容不做个体筛出,只做班级团体比较,并将结果告知班主任及年级组长。团体比较的意义在于让班主任老师尽快地了解班级大多数学生的特点、倾向,能够有针对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教育策略进行班级建设;而筛出家庭异常的学生个体并告知班主任的做法,是基于在我校心理咨询工作与班主任工作中,教师们发现家庭情况异常的学生更倾向于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所以采取在班主任换班时调查学生家庭异常情况让班主任有所了解,在教育中对这些学生多加关注、多加爱护,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而在告知班主任老师家庭异常学生姓名时,均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保密承诺。1.3教师要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师生人际关系。基于对开展预防、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认为主动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十分重要,调查中发现人际关系常困扰学生,其中重要的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是我们通过努力最能够进行干预的。(1)教师自身特质就能起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学生的评价者,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方式必然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以及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有研究表明:教师使用有效的交流策略与学生成绩的提高纪律问题的减少、创造力的获得、自我概念的提高、自主性的增强、思维能力的提高等存在着正相关。教师是学生在学校的重要交往对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师生间的交往而产生。学生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吸收和内化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人际行为特征必将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有研究者指出,教师的支配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教师的民主性和合作性则有利于学生情感与个性的发展。从上述研究结果可见,教师自身特质就能起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教师本人心理健康、情绪稳定、管理有序、待人处事得当、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那么这些特质会在师生交往中逐渐渗透给学生,学生通过在师生人际交往中观察、学习、内化,从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2)教师能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帮助。①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用、成绩、课堂表现、日常行为等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的作品主要指的是学生的作业(尤其是语文作业中的周记)、试卷、艺术作品等,学生经常通过这些作品表现出内心的苦恼、冲突。如我校六年级二班班主任杨老师在改语文试卷时发现一位学生在卷子上乱涂乱划,并且在作文中出现很多不文明用语,对此老师并没有将这个学生的行为作为品行问题处理,而是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建议家长协助学生取得心理咨询帮助。另外,学生的成绩波动、课堂听讲的表现、日常人际交往情况等也能暴露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六年级三班班主任李老师,在与班级同学的交流中了解到一位同学的人际交往情况存在问题,与其他同学相处不融洽,嫉妒心较重,有恐吓同学的行为等等,及时与心理教师取得了联系,并约来学生家长,一起探讨学生的问题。采取了对学生多加关注、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经验、适当引导等适宜的教育策略,使学生人际交往状况有所好转,各方面也趋于适应。②教师可以利用群体的力量积极为学生提供帮助由于学生在面对不同教师以及在不同的课堂上的表现不尽相同,每个教师同时要面对全班学生精力有限,所以发动群体力量,了解各方面信息是十分必要的。我校在关注学生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加强班主任、年级组长、学生家长、校领导、科任老师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张关注、帮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