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三反馈性测试1第一单元第一讲1.(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2009福建文综高考)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4.(2009高考海南单科)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5.(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6.(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7.(2010·上海单科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8.(2010·海南单科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9.(20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42)《三宇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①墨子②荀子③老子④苏格拉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0.(2008·海南单科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11.(2008·上海单科A组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212.(2008·重庆文综15)“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13.(2008·四川文综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14.(2007·广东单科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15.(2010·北京摸底)“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仁者爱人B.无为而治C.以法治国D.兼爱非攻16.(2010·日照模拟)日照市2010年将以《三字经》里提到的圣公项橐为主线,拍摄制作一部弘扬儒家文化思想的60集动漫电视连续剧《神童项橐》,发掘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城市形象。“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三字经》里人人皆知的记述,以及人们代代相传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你认为下列台词不.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有教无类”D.“存天理,灭人欲”17.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D.人的自由平等18.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le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19.下列对“仁者爱人”理解不.正确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C.苛政猛于虎也D.兼相爱,交相利20.(2010·苏州测试)《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反映出封建教育的本质目的是()A.提高臣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B.传承儒家学说等传统文化C.鼓励臣民通过学习实现人生理想D.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2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社会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的变革时代B.思想家著书立说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C.私人授徒讲学在当时蔚然成风D.封建地主阶级治国模式大体确定下来22.他打破贵族对文化的垄断,首创私学,实行教育公平;他所创立学派的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是A.孟子B.商鞅C.韩非子D.孔子23.(山东文综)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沦衡》)3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24.(2009山东基本能力,1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位卑未敢忘忧国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25.(上海春季,5)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26.(2007全国文综Ⅱ,1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7.(2007北京文综,15)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28.(2007山东烟台)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①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②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29.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B.诸侯争战、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C.士人冲破礼法束缚,四处游说、讲学,促进了文化的觉醒D.儒学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30.(2008广东三校联考)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A.“仁”B.“礼”C.“德”D.“孝”31.建设和谐的家园,我们提倡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提出相似主张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孙武32.(广东实验中学)“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4A.唯物论思想B.辩证法思想C.无为而治思想D.民本思想33.(锦州市期末)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③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④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34.(大连市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思想主张相吻合的是()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35.(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④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A.法家、儒家、道家、墨家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请回答:(9分)(1)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1分)(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这导致儒学自身地位发生了什么改变?(4分)(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其“新”在何处?儒学自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2分)200903235必修三反馈性测试1第一单元第一讲36(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1分)(2)“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民间显学变为统治思想(2分)(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1分)统治思想变为官方哲学。(1分)(4)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任答二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