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UP有效学习平台()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噬菌体的DNA含32P。由于噬菌体只能营寄生生活,因此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噬菌体,而必需用活的细菌来培养噬菌体。答案:D2.(2010·广州检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RNA是遗传物质D.DNA是遗传物质解析:这两个实验只能证明DNA为遗传物质。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是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答案:D3.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以下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①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②利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③用噬菌体分别与含有35S和32P的细菌混合培养④放射性检测⑤离心分离A.①③⑤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①③⑤④解析:噬菌体不能用一般培养基培养,应先获得分别由35S和32P标记的细菌,再让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5S和32P标记的细菌,从而获得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再离心分离,最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答案:A4.科学家用含有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待大肠591UP有效学习平台()()A.不出现在T2噬菌体中B.仅发现于T2噬菌体的DNA中C.发现于T2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D.仅发现于T2噬菌体的外壳中解析: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中增殖时,所用原料(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都来自大肠杆菌。由于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所以大肠杆菌内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都含15N。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15N。答案:C5.(2010·苏锡调研)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说明了R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菌C.说明了R型活菌是无毒性的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性的解析:格里菲思的实验属于体内转化实验,不能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只能证明S型细菌含有能让R型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答案:A6.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解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因此用“杂交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则在植物细胞中产生的新一代病毒与提供核酸的病毒相同。答案:D7.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图:591UP有效学习平台()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选项放射性S元素P元素A全部无全部32S全部31PB全部有全部35S多数32P,少数31PC少数有全部32S少数32P,多数31PD全部有全部35S少数32P,多数31P解析:图解中家禽体细胞标记32P,H5N1病毒寄生后被32P标记。将含32P的H5N1寄生在35S的家禽体细胞中则子代新合成的蛋白质全部含35S,而子代中只有少数含有32P的核酸,故D结果正确。答案:D8.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解析:32P标记的是磷酸基团,即①;35S标记的是蛋白质的R基,即④,而不是⑤(肽键)。答案:A9.(2010·通州调研)肺炎双球菌分为具有荚膜的S型菌株和不具有荚膜的R型菌株。艾弗里分别提取了S型菌株的蛋白质、DNA和荚膜多糖等成分,再分别与活R型菌株混合后倒平板。实验中最可能出现下列哪种现象,使艾弗里发现DNA是遗传物质()A.与DNA混合后所倒的平板出现的菌落全部是具有荚膜的B.与蛋白质混合后所倒的平板出现的菌落全部都不具有荚膜C.比较各种混合后所倒的平板,与DNA混合的那一组既有具有荚膜的菌落,又有591UP有效学习平台()不具有荚膜的菌落,其他组均为不具有荚膜的菌落D.与多糖混合后所倒的平板没有出现具有荚膜的菌落解析:艾弗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进行了物质的提取分离,然后分别对每种物质进行研究。在实验中,只有将提取的DNA与R型菌株混合后倒的平板出现了具有荚膜的菌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10.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解析:理论上上清液中是不含有32P的,因为噬菌体的DNA全部注入到了大肠杆菌内,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中或由于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噬菌体,经搅拌、离心后会进入上清液,产生误差。答案:C11.用含15N、35S、32P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则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A.只含32PB.大多数含有15N和32PC.少数含15N、35S和32PD.全部不含35S解析: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15N和32P,蛋白质中含有15N和35S,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细胞内,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所以子代噬菌体中少数含有15N和32P,全部的子代噬菌体都不含35S。答案:D12.(2010·佛山质检)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果细菌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1P和32S,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2P和35S,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A.1/4和1B.3/4和0C.1/4和0D.3/4和1解析: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是用细菌的蛋白质为原料重新合成的,因此所有新的噬菌体中都不含35S;假如一个含有32P的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利用31P复制了三次,591UP有效学习平台()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含有32P,占所有噬菌体的1/4。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0·清华附中模拟)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1)分析图A可以看出,加热杀死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的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14C和18OB.35S和32PC.14C和32PD.35S和18O(3)分析图B可以看出,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分析图A可以看出,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的细菌混合后,可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小鼠将死亡。(2)蛋白质含有S,不含P元素,核酸含有P而不含S元素,因此可用35S和32P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3)分析图B可知,加入S型细菌DNA,R型无毒的细菌发生转化,表现了S型细菌的性状,这说明S型细菌的DNA进入了R型细菌细胞中,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1)死亡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型细菌,使小鼠死亡(2)B(3)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14.(2010·启东质检)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结果显示:在离心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1)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①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591UP有效学习平台()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32P标记一噬菌体的DNA,让此噬菌体去侵染含31P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检测到有128个噬菌体放出,则所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与含31P的噬菌体的比例为________。在进行此实验之前,你怎样才能使噬菌体的DNA标记上32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如果第(2)题中所指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时间过长:进入大肠杆菌内部的噬菌体增殖过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被释放出来,所以在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未能进入大肠杆菌,也会导致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由于DNA的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所以无论经过多少次的增殖与复制,含有32P的噬菌体只有2个,但每个噬菌体都含有31P,所以释放的128个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与含31P的噬菌体的比例为2∶128=1∶64。由于噬菌体只能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