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第一节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第三节金融创新【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理解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了解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压制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金融创新的涵义和金融创新的内容。了解和掌握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第四节金融可持续发展一、金融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第一节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一)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二)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二、金融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第一节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一)筹集融通资金的作用(二)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四)调控社会总需求的作用(五)加强国际经济联系与交流的作用2005年中国金融运行态势良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专栏11-1】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9%,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8%。200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调控,优化信贷结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金融企业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改进外汇管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融平稳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5年中国金融运行态势良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专栏11-1】经过精心准备和周密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7月21日以来,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贬有升,弹性逐渐增强。各类型进出口企业均较好地适应了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宏观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表明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明显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活力和应对改革及外部冲击的弹性。2005年中国金融运行态势良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专栏11-1】2005年,金融平稳运行。货币信贷总量增长总体适度,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与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基本适应。2005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基础货币余额为6.4万亿元,同比增长9.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3.0%,比年初增加2.4万亿元。银行间市场利率低位平稳运行。年末,外汇储备余额818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89亿美元。12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702元人民币/美元,人民币对美元较7月21日初始调整后累计升值0.49%。2005年中国金融运行态势良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专栏11-1】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总体上,当前国内形势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但也应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一是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调整;二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挑战;三是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对我国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中国金融运行态势良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专栏11-1】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增强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二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机制;三是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作用;四是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五是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六是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一、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一)货币化程度低下货币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商品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货币化程度低下,表示该国尚未摆脱“自然经济”和“外物交换”的原始落后状态,货币的作用范围小,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金融变量的功能难以发挥,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差。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一、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二)金融体系二元结构金融体系二元结构,即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发展中国家这种二元金融体系结构,是由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决定的。现代化金融机构是指以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的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有雄厚的资本和资金实力,精良的设备和技术,先进的制度与管理方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传统金融机构是指以钱庄、放债机构、当铺为代表的小金融机构,它们经营规模小,风险大,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力较弱,这些机构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和经济落后或偏远的小城镇。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一、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三)金融市场比较落后这种市场的不完全表现在金融方面就是各经济单位之间的货币资金是难以相互融通的,有的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金融市场,有的国家即使有,也是低级的,并由行政机关来组织活动,大量的小企业和居民被排斥在形式化的金融市场之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十分落后,金融工具品种少,数量小,交易方式落后,交易活动呆滞,价格机制失灵,市场管理薄弱,投机过度,市场稳定性很差,因而无法通过金融市场来多渠道、多方式、大规模地组织和融通社会资金,并顺利使储蓄转化为投资,导致资本供给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一、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四)政府对金融过度干预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度干预,主要表现对金融活动做出种种限制。一是对利率和汇率实行严格管制和统一调整,导致利率和汇率出现扭曲,失去了反映调节资金或外汇供求的功能。二是对一般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强制性干预,划定金融机构的经营领域,甚至强迫金融机构贷款方向和数量。三是采取强制措施对金融机构实行国有化,国有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在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又占绝对优势,从而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使国家银行保持绝对垄断的地位,其结果是金融业缺乏竞争和官方金融作风盛行,金融机构经营效率很低。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二、金融压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主要表现:1.金融机构高度国有化,但占垄断地位的大国有银行经营和服务效率低下,缺乏金融创新的环境和动力。2.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不发达,金融资产存量和品种少,储蓄者和投资者相互隔绝,企业的市场融资困难,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极其狭窄,严格的融资条件限制和高昂的民间信用成本,使中小企业普遍使用内源性融资的方式。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二、金融压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3.在政府规定的低利率水平下,金融体系很难有效地吸收各种闲散资金,与此同时,由于资金使用成本极低(通货膨胀时为负数),形成旺盛的资金需求。在资金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金融体系只能在政府控制下,以“配给”方式提供信贷,能获得贷款的多数是享有特权的国有企业,或与官方金融机构有特殊关系的企业,贷款是最珍贵的稀有资源,成为政府控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手段,不讲经济效益。这种资金集聚困难和使用浪费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极易引发通货膨胀。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二、金融压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4.在经济方面,因资金不能进行最优配置,加上“分割经济”中资产报酬率存在着不合理的差异,使生产要素难以最优组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经济发展的迟缓和经济效益低下,落后的经济又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制约着金融业的发展,最终出现金融与经济发展互相制约的恶性循环。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三、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深化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实现深化应具备的条件:第一,政府放弃对经济活动特别是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干预和管制;第二,政府允许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汇率机制自由运行。三、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衡量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1.利率、汇率的弹性与水平利率、汇率的弹性与水平是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因为只有市场利率和汇率才是富有弹性的,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供求情况,标明投资的机会成本,从而增强各种经济变量对利率和汇率的弹性。在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以后,实际利率应该保持为正数。三、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2.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是金融深化的微观表现。一个国家金融资产存量的品种增多、范围扩大,期限多样、利率弹性大,表明金融深化程度高。金融资产作为储蓄或投资对象,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其更多地来源于国内各部门的储蓄。金融深化使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和外债的依赖性下降;经济发展中货币化程度稳定上升;金融资产与国民收入或有形物质财富的比值,即经济金融化程度逐渐提高。三、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3.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是金融深化的宏观标志。现代金融机构已经取代传统金融机构,金融体系机构增多,网点分布均匀,出现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并存的局面,特别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特权,金融机构在平等基础上层开竞争,金融业的经营效率大大提高。三、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4.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功能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功能是金融深化的积极贡献。金融深化的国家,外源性融资十分便利,金融市场上参与者众多,金融工具选择性强,市场容纳量增大,交易活跃运作规范,竞争有序管理有方,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发挥充分,黑市或利用官价牟利的不合理现象因失去生存基础而销声匿迹。发达国家消除金融管制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1986年10月27日,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发动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金融改革。英国金融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金融服务业自由化:包括取消经纪商和交易商两种职能不能互兼的规定,经纪人与出场代理人互相兼任,放开交易所会员资格的限制;取消证券交易的最低固定佣金限制,实行证券交易代理手续费自由化;取消非交易所成员持有交易所成员股票的限制,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参加证券交易所的活动;废除各项金融投资管制,银行开始提供包括证券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等。在监管方面,英格兰银行将监管银行业的职能移交给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专栏11-2】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英国的金融“大爆炸”摧垮了英国本土及英联邦国家金融分业经营的体制,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与股票经纪业务相融合,以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相互结合。英国的商业银行纷纷收购和兼并证券经纪商,逐渐涌现出一批超级金融机构,其业务领域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个方面,成为与德国相类似的全能金融集团。日本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直接参照英国的样本,被称为“东京金融大爆炸”。这是短命的日本桥本内阁于1998年4月1日启动的,其核心是通过放松金融管制,促进金融自由化。东京金融大爆炸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外汇管理法》和《日本银行法》。主要内容是日本将放宽外汇交易限制,外汇交易的场所并不局限于特许银行,甚至连超级市场也可以从事货币兑换业务。日本金融业正式走向自由竞争。【专栏11-2】四、对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的简要评价第二节金融发展理论第十一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主要贡献:1.揭示了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关系,明确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