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调控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调控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调控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调控一、中央银行概述二、中央银行业务三、中央银行政策调控一、中央银行概述1111、中央银行的性质2222、中央银行的职能3333、中央银行的作用中央银行:国家为了实现总体的经济目标、保证国家货币政策正确制定与执行、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而设定的特殊金融管理机构。1111、中央银行的性质(1)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的特殊性)与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关系(2)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管理的特殊性)法律规定;特殊的国家机关;(3)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业务的特殊性)金融业务;非一般的金融业务2222、中央银行的职能(1)公共服务职能是发行的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银行的银行(2)宏观调控职能(3)金融监管职能中央银行职能的变化(1)20世纪30年代以前(2)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3)20世纪80年代以来(1)稳定币值,防止通货膨胀(2)调节国民经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3)集中清算,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4)稳定金融,防范金融风险(5)推动国际金融合作3、中央银行的作用二、中央银行业务1111、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分类2222、再贴现业务3333、贷款业务4444、公开市场业务5555、准备金存款业务11111111、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分类、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分类银行性业务资产负债业务支付清算业务经理国库业务会计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黄金和外汇储备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业务、资本业务管理性业务存款准备金管理业务货币流通管理业务货币市场监管业务黄金、外汇管理业务征信管理业务金融风险评估与管理业务反洗钱和金融安全管理业务国际金融活动与协调管理业务金融统计业务对金融机构的稽核、检查和审计业务2222、再贴现业务贴现银行个人或企业其他银行中央银行贴现转贴现再贴现规定规定贴现对象短期自偿性票据再贴现率和再贴现金额再贴现实付金额=票面金额—再贴现利息再贴现利息=票面金额X日贴现率X未到期天数日贴现率=(年贴现率÷360)=(月贴现率÷30)与票据原来的利息或利率无关。再贴现的收回例如,某商业银行拿100亿元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再贴现率为3%,未到期天数为20天。再贴现实付金额是多少?再贴现利息=100X(3%/360)X20=0.17(亿元)再贴现实付金额=100–0.17=99.83(亿元)意义意义提供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渠道是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是中央银行实施产业信贷政策的重要工具个人中央银行银行贷款再贷款3333、贷款业务贷款种类贷款种类对商业银行贷款信用放款(少数大银行)担保放款(再贴现)抵押放款(以证券抵押)对政府贷款向政府直接提供贷款(期限、额度限制)买入政府债券其他贷款对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政策性银行、金融信托公司和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对非金融部门的贷款(一般都是有特定的目的和用途,贷款对象的范围也比较窄,如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的贷款)对外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如中日韩三国和东盟十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44444444、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金融市场资金证券规定:规定:对买卖证券规定: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流动性很高的有价证券对证券市场规定:公开市场业务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直接买卖政府债券?)买卖证券方式:直接购买和附有回购协议的买卖(区别?)再贴现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区别再贴现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区别本息的收取不同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偿还的方式不同承担的风险不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区别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区别资金的流动性不同信用的依据不同收益的表现形式不同对金融环境的要求不同5555、准备金存款业务存款准备金是存款货币银行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存款准备金自存准备:通常以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两种方式存在法定准备金: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某一比例转存中央银行的部分。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的内容西方国家第一准备: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第二准备金:指银行容易变现而又不致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资产,也叫“保证准备”。我国规定,只有上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才能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2、货币政策的操作、中介目标3、货币政策工具4、货币政策传导渠道5、货币政策有效性三、中央银行政策调控1、最终目标的选择为什么需要制定货币政策?实现特定目标:1.长远目标(最终目标),2.中短期目标最终目标:米什金:高就业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利率稳定、金融市场稳定、外汇市场稳定国内: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四种类型:①单一目标型,如德国一“保卫马克”型;②双重目标型,③三重目标型,如意大利稳定货币、经济增长、充分就业;④四重目标型,如美国一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就业水平、美元购买力稳定、贸易收支合理平衡型。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1)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统一,币值稳定了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矛盾,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失业率?(2)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统一,币值稳定可以提供有效的价格信号。矛盾,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在经济发展较快时,总是伴随着价格大幅度的上涨。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3)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统一,国内物价不稳,国际收支便很难平衡。矛盾,国际收支不平衡情况下两者往往面临选择。(4)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统一,经济增长速度愈快,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愈多。矛盾,以充分就业目的而加速经济增长,会带来社会资源浪费。最终目标的选择国家不同货币政策目标有所差别;时期不同币政策目标有所差别;经济形势变化,货币政策目标会有所变化。2222、操作目标、中介目标的选择想保持高就业下的物价稳定,采用什么措施?(公开市场操作、变动贴现率和变动法定准备金率)问题?等到知道前期的货币政策工具产生何种作用,为时已晚需关注其他变量,介于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之间的变量中介目标:主要有利率、货币供给量、银行信用规模,但实质上只有两个对象,利率和货币供给量。操作目标: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再贷款、短期利率。盯住过渡性目标,中央银行可以更快地判断政策是否在正确轨道上。(为抑制当前的通货膨胀,通过提高基准利率3%来实现,或通过降低2%的M2达到同样效果,或者提高1.5%的基准利率并同时降低1%的M2。)操作、中介目标选择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①可测性;②可控性;③相关性;④抗干扰性只有中介变量能被精确地测量,在政策偏离轨道时,能够迅速发出信号。中央银行必须能对中介变量实施有效控制,否则即使知道它已经偏离轨道法使其回到正确轨道上来。GDP?只有中介变量与最终目标密切相关,通过对中介变量控制,才可实现对最终目标的控制。货币政策工具3333、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货币供应量、利率中介目标准备金、基础货币、短期利率标准直接、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率公开市场业务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消费信用控制证券信用控制等(1)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政策作用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宣示效应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局限性:(1)缺乏弹性(2)容易造成社会波动(3)频繁调整会扰乱存款机构财务计划和管理秩序(4)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2222)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效果: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影响证券的价格及收益影响预期效应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主动性、灵活性、日常性的操作、较小的负面影响(3333)再贴现再贴现功能:金融机构获得流动性的最后一道“阀门”具有宣示作用(4444)各工具间的配合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1、公开市场业务与存款准备金制度相配合2、公开市场业务与贴现业务相配合3、公开市场业务与国债发行和交易相配合4、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1111)利率传导渠道货币政策由货币领域均衡到商品领域均衡的传导过程。货币政策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第二,取决于投资支出的利率弹性,即利率降低一定量时,投资将增加多少。第三,取决于投资乘数,即投资增加一定量时总的有效需求将增加多少。↑↑→↓→↑→YIiM(2222)其他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托宾的qqqq理论(投资):↓↓⇒⇒〈↓⇒↑⇒↓⇒YIqPiMe1(3)财富效应渠道:�Pe为股票价格,W为金融财富,T为可用资源,c为消费,Y为产出。↓↓⇒↓⇒↓⇒↓⇒↓⇒YCTWPMe(4)汇率传导渠道:�D为本币需求,p为本币汇率(间接标价法),E为净出口,Y为产出。↓↑⇒↑⇒↑⇒↑⇒↓⇒YEPDiM(5555)银行信贷渠道式中:M为货币供给,R为银行准备金;F为可贷资金;L为银行贷款;I为投资支出;Y为产出。↑↑→↑→↑→↑→↑→YILFRM(6666)资产负债表渠道式中:Md货币供给,i为利率,NCF为净现金流,Ps为股票价格,M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L为银行贷款,I为投资,Y为产出。↑↑⇒↑⇒↓⇒↑⇒↑⇒↓⇒↑⇒YILMPNCFiMsd55、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政策有效性(1)时滞效应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反应时滞(2)传导机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