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主题祖国统一大业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制制度等,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战略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本课教材讲述的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及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本课第一目“‘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主要介绍其形成的过程和含义。第二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讲述了中英、中葡通过多轮谈判,香港、澳门在“一国两制”的框架内实现了回归。第三目“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经贸、文化的友好往来,也介绍了阻碍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的主要因素是“台独”势力。本课内容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课标所提出的三维培养目标。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专题乃至整个政治史模块教学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二、学生分析初中地理学习了港、台的区域地理知识;初三政治课学习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语文课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基本政策”。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这一课题有一定认识,并感兴趣,要加强从历史角度正确看待港、澳、台问题。本课采用学生探讨知识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图片与资料,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比较直观的认识。本课的教学已接近模块尾声,通过一个学段的高中历史学习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归纳综合、理解分析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比较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高中的孩子仍然属于未成年人,对某些问题尤其是敏感话题的理解可能会产生片面甚至是偏激的言论(例如怎样让台湾顺利回归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三、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挑战形式,历史回眸,追溯香港、台湾问题的由来,并分析二者的本质不同。2、通过自主学习,准确理解“一国两制”的理论。3、通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及历史意义。4、通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分析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因素并坚定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信心和积极反对台独。四、教学环境-2-√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主要运用以下技术:一、诗歌、音频资料的运用:诗歌、音频资料主要用在课前导入,创设环境,目的是抓住学生情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激情。二、视频资料、史料(文献、图片)的运用:视频资料、史料(文献、图片)的运用,主要是用在探究问题,目的是引领学生再现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探究问题。三、投影仪的使用投影仪主要用在对学生思维导图的投放,目的是直观、立时,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成果马上就有回应。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诗歌鉴赏——余光中《乡愁》,创设环境,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并设置问题思考。学生欣赏阅读诗歌,并思考相关问题。利用多媒体出示《乡愁》并配有音乐,吸引学生快速融入情感,直奔主题二、讲授新课(一)、忆往昔——屈辱岁月教师提供史料,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相关史料和图片(二)、看今朝——统一之路1、教师提供学案,引导学生自学;2、教师提供视频资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重现,理1、自主学习,准确理解“一国两制”的理论;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及历史意1、引入视频《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谈判》,再现历史现实,抓住学生注意力。2、讲授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历程——曲折与阻力时,引入多则史料和图片-3-解史实,3、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对出现了问题进行答疑,归纳思路,总结方面。4、设计小组评价量规,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义;3、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因素并坚定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信心和积极反对台独。,帮助学生理解分析。3、利用小组合作评价量规,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并适时地总结思路。(三)望明天——祖国统一大业?教师引导学生,续写余光中的《乡愁》,共同期待明天。在教师的引导下,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叙写明日诗篇。多媒体再次出示《乡愁》并根据学生的创造进行记录。三、知识小结教师巡回指导,总结提升学生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树利用投影仪,将学生现场制作的知识树进行投放,共同交流提升。四、目标评价教师出示目标评价题学生检测,回答通过多媒体出示目标评价题目,并根据学生检测情况,出示答案。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将余光中的《乡愁》进行导入和终结,首尾呼应,既创设情境,抓住学生情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又有始有终,具有完整性。采用视频频资料和音乐资料进行课前导入,创设环境,引入大量的视频资料和图片,目的是抓住学生情感,感受民族自豪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2、课本知识整合,根据事件的整体性,将本课知识整合为三大篇章:(一)、忆往昔——屈辱岁月;(二)、看今朝——统一之路;(三)望明天——祖国统一大业?给学生以整体感。3.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教学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遵循兴趣教学的原则,力图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4.尽可能尝试教师放权,将自己转变成课堂的引导者,交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学生合作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推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5、利用投影仪针对学生思维导图的投放,目的是直观、立时,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成果马上-4-就有回应,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