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养老保险2•【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养老保险的内涵和特点,了解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和实施范围,掌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务机制,了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资的来源和结构,了解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了解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沿革与走向。•【重点】养老保险的内涵,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务机制选择,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难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选择本章学习提示3传统社会养老保险发展•中国古代养老保障方式:•由国家规定亲属的赡养义务:如果祖父母、父母在世,子孙分割家产另立门户或不供养老人的,按十恶、不孝罪论处。•从财产制度上对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使父子无异财”、“凡同居之内,必有尊长,尊长既在,子孙无所自专。”•官吏退休制度:官吏年满七十,耳不聪,目不明,腿脚不便者,皆得致仕•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4西方传统社会下的养老方式•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养老方式:•中世纪的工资劳动者:一般缺少家庭保障,靠公共救济,甚至乞讨•传统农业社会的老农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把一家之主的地位让出来•富有的老人到修道院养老,与尘永远世隔绝,以示其高贵性•在较富有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家庭中,老年人在没有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和某些权威之前,与子女签定养老契约•在瑞典有传递“仁杖”的习俗•1669年,法国对不能从事工作的海员的发该给养老金,开了历史先河。5第一节养老保险概述一、养老保险的内涵和特点※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6判断:•一个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能享受养老保险吗?•一个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但完全具有正常的劳动能力的人能享受养老保险吗?7贝克尔的家庭生产理论•贝克尔(Becker)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其贡献在于将微观经济理论的分析领域扩展到对人类相互行为的分析,包括市场行为和非市场行为,他将家庭作为基本的决策单位开展研究.•家庭分工的原因:贝克尔认为,在家庭生产中,追求家庭产出最大化,实现家庭效用最大化,家庭分工是必然结果.家庭分工的原因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1)时间是家庭的稀缺资源,并且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个人的时间价值是不同的.(2)家庭成员之间的要素禀赋是不同的8•家庭养老制度的不稳定性:•1、不确定性对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2、交易费用不为0时对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随着整个社会养老制度的不断完善,整个家庭内部的交易成本大于家庭成员从市场获得同样服务的成本时,非正式的养老制度就让位于正式的养老制度。9养老保险的类型养老保险一般有有自养、他养、互养三种类型,具体又可划分为:自我储蓄养老家庭养老社会福利机构养老社会保险养老10各类养老形式的适应性•(1)自我储蓄养老受货币贬值的影响或遇到灾难时的抗风险能力低,难以保证老有所养;•(2)家庭养老是较普遍形式,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核心家庭成为家庭规模和结构主流形态,难以承担养老的经济和劳务负担;•(3)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有可能由于经费无法充足保证,导致供养不足,社会保险形式的养老是由国家出面干预,建立专项基金解决养老问题;•(4)社会保险形式的养老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较为理想的养老形式.11养老保险的特点由国家建立或实施并由国家制定有关的规定,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具有法律强制性享受对象必须是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老年风险发生之前,社会保险机构必须预先储存一部分基金,这笔基金及其增值部分必须用于支付退休金对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其不受物价波动的影响并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12养老保险另一特点是与家庭养老相联系。养老保险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取代了传统家庭养老的部分甚至大部分功能,但养老保险并不能完全替代家庭养老。几乎所有国家的宪法或法律都规定了公民有赡养老人义务。因此,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是相互联系、相互益彰的统一体。13二、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和实施范围(一)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和实施范围的立法原则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和实施范围的有机结合,通常称之为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它是指养老保险所提供物质生活保障的实施范围和享受这种保障的劳动者的数量方面的界限。14养老保险所保障的对象在社会保险的各险种中是最广泛的。参加保险与享受待遇具有一致性,养老保险基本上是对必然事件进行补偿,因此在养老保险中,参加保险的人数与享受保险待遇的人数从长远看几乎是一致的。养老保险待遇的享受人群是最确定、最普遍、最完整的。15•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从一般意义上说,应当是全体劳动者,或者说每个劳动者都有获得他们年老时所需要的生活保障和收入补偿的权利。但是,权利实施的程度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制约,需要针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的特点而有所选择。16(二)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必要性•1、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是其保障对象和实施范围的有机结合•2、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75%左右17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何以适当低的费率水平来配合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乡镇企业是以城镇养老保险为主来覆盖,还是以农村养老保险为主来覆盖18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近期目标•目前我国覆盖面以城镇职工为主,近期讨论把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灵活就业人员,其劳动关系、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时间等不同于传统工业部分。国际劳工组织把非正规就业分为三个类别:1、小型或微型企业;2、家庭型企业;3、独立的服务者19城镇就业、单位就业及灵活就业人员统计表类别1998年1999年2000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城镇就业人员A(万人)21616224122315123940247802563926476单位就业人员数量B(万人)13659131621285212651128691335413931单位就业人员比例(B/A)%63.1958.7355.5152.8451.9352.0852.62(1)国有单位9058857281027640716368766710(2)城镇集体单位196317121499129111221000897(3)股份合作单位136144155153161173192(4)联营单位48464245454444(5)有限责任公司484603687841108312611436(6)股份有限公司410420457483538592625(7)私营企业973105312681527199925452994(8)港澳台商投资单位294306310326367409470(9)外商投资单位293306332345391454563灵活就业人员C(万人)795792501029911289119111228512545灵活就业人员比例(C/A)%36.8141.2744.4947.1648.0747.9247.38:①1998-2004年城镇就业人员及各类单位就业人员数据源自1999-2005年每年的《中国统计年鉴》。②单位就业人员为(1)-(9)各类单位就业人员之和,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为城镇就业人员数减去单位就业人员数。20三、我国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一)基本养老保险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二)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2003年,已有近700万人参加了企业年金计划•(三)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21第二节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与完善•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全国老龄办于2006年2月23日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2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3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24二、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选择(一)基本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选择依据和出发点基本养老保险财务机制选择的出发点是维护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基本养老保险财务机制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基本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设计要置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宏观格局中考虑25基本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设计必须考虑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会改变劳动力市场格局,从而给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设计要与企业工资制度协调配套26(二)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财务机制的特定内涵的分析1、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内涵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一般是指在国家行政强制力和国家信用保证的基础上,对养老保险基金采取的社会统一筹集、统一管理和统一支付。272、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内涵个人账户一般是指在国家行政强制力和部分信用保证的基础上,采取“个人预缴专款储金”的养老保险形式。28(三)“统账结合”财务机制的适应性分析是否能够对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否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有利于统筹共济与个人储蓄积累两种机制的优势互补是否有利于平衡渡过未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是否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稳定是否有利于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的统一性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兼容29(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资的来源和结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涉及到筹资渠道和负担主体。从目前世界上实行养老保险的160多个国家来看,多数国家实行国家、雇主、劳动者三方共同出资,并以企业和个人缴纳为主的原则。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遵循的是“三方性”原则。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结构及费率水平30三方性原则企业缴费企业缴费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最基本的来源。个人缴费个人适当缴纳养老保险费,有利于增强个人的保障意识。国家的财政补贴及其方式国家从财政收入中予以补贴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正常运转的可靠保证。31(二)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含义:亦称缴费率,指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占核定工资总额的比例影响因素:▲赡养率▲平均征缴率▲平均余命▲养老保险覆盖面▲统筹层次▲基金的积累率▲工资水平与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增值率)32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合理界限费率水平的约束条件费率水平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费率水平对征集效率的影响费率水平对就业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何在个体和群体之间体现制度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如何解决覆盖率低的非国有企业问题33《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养老金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城镇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仍为28%左右,其中单位缴纳20%,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并且,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在这次《决定》实施之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他们仍然按照国家原来规定的标准,继续领取养老金,同时随着养老金的调整而增加养老保险的待遇。对于另一类“新人”,即1997年国家建立统一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参加工作的人来说,他们参保之后,将来随着计发办法的改革,他们的基础养老金部分,由于与缴费工资的高低和缴费年限的长短挂钩,一般来说会有所增加,账户养老金由于账户缩小了,会有所减少,但是总体来说,待遇水平和改革之前大体相当,或略有提高。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参保人员每多缴一年,养老金中的基础部分增发一个百分点,上不封顶,能够形成“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而且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考虑了退休人员平均余命的实际情况。为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要求各省、自治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