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七课)班级姓名【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熟练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2.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中华文化的力量,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15分钟在体系内速记重点原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1.源远流长(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发展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从未发生过中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课本P64)(1)含义(2)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提示:区分文字和汉字;了解汉字的演变。2.博大精深(侧重于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理解博大精深的三个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3.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1)含义:(2)作用(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是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不是文化趋同。4.中华文化的作用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课本P72)以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提示:要根据具体的课本内容和背景材料区分其内涵。(P72--74)(3)永远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①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这个主题。②作用:是的一面旗帜,是的精神支柱。③特点:爱国主义不是,而是。在当代中国,爱国与本质上是一致的。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4)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①民族精神作为的结晶,随着而不断丰富和发展。②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结合课本P76--77整合其具体表现)提示: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是指在不同的时期,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容,表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想一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26.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义(为什么)7.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怎样做)【体系构建】(具体要求:5分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1.重点检查(小组互查,教师抽查)(1)中华文化的特征有哪些?(2)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5)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2.判断正误(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4)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民族精神之中,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民族精神的结晶。()【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写出要点;合作讨论,完善要点;点评点拨,总结规律方法)1.材料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32.(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客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组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囚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杭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当堂检测】1.“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2.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键盘书写,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情况,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大型电视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下列关于汉字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①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③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④汉字传承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2015·福建卷)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4.(2015·安徽卷)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自强不息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爱好和平C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勤劳勇敢D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团结统一45.抗战英雄赵一曼诗云: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首诗反映A.爱国主义始终具有共同的具体内涵B.维护国家利益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精神支柱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课后拓展案】1.“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正宗?”成了今年端午期间网友的热议话题。总的来说,南方人更偏爱咸粽子,北方人则青睐甜粽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A.民族性B.独特性C.区域性D.整体性2.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也是我们今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①自强不息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②传统文化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④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2015年2月下旬,安徽省以“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为主题的千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展映系列公益活动正式启动。省内6条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310个农村数字电影专业放映队,将对全省15608个行政村进行无盲点全覆盖放映,全年累计放映场次达18.65万。其《文化生活》的依据是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②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③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本届妈祖文化旅游节由湖南省政府协助澳门举办。借助这一平台,湘澳两地人民与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同根情谊更加深厚,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发展前景也更加广阔。上述材料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体现了中华各民族文化从个性差异走向共性同一③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④表明了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财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A.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B.说明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C.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D.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我的疑问】(具体要求:动脑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5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参考答案【自主探究】2.判断正误(1)×(2)×(3)×(4)×【合作探究】1.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当堂检测】1.A2.C3.B4.A5.C【课后拓展案】1.C2.D3.A4.C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