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授课对象:全院2009级研究生主讲教师:郭镇方开课时间: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讲《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二、《资本论》的研究目的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一)理论界的三种主要观点(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由一个系统构成的,其中的核心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三)《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是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当成一个整体,放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全部过程中进行的(四)《资本论》是把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的主体或最基本关系来对待的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8页(一)理论界的三种主要观点1、第一种观点: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里的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代表人物在国内是王学文、田光、杨长福等人。王学文在1961年《经济研究》第1期、田光在1980年《经济研究》第5期、杨长福也在《经济研究》1980年的同一期上,撰文论述这一点,1996年崔朝栋,1997年与2000年胡钧,1998年奚兆永亦撰文坚持这一观点。(一)理论界的三种主要观点2、第二种观点: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由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两者统一而构成的生产方式主要代表人物是周冶平、张建民、萧冬荣等人。周冶平在1980年《暨南大学学报》第2期上刊载的一篇文章中提出此观点。1995年,张建民在其所编著的《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1]以及为此书写书评的萧冬荣[2],重新坚持这一观点。[1]张建民:《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2]萧冬荣: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生产方式——喜读张建民的《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6期第121-123页。(一)理论界的三种主要观点第三种,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代表人物是马家驹和蔺子荣、吴易风等人。马家驹和蔺子荣在《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提出此观点。吴易风在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亦发文论证。他指出,在《资本论》中,存在一个“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链条,按此链条的逻辑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不单纯是生产关系“[1]。联系上述观点,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我们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所写下的上述这一段话,要在理解中解决好下述几个问题。[1]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第53-66页。(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由一个系统构成的,其中的核心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不能孤立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于《资本论》的宗旨是论资本,而资本是一种关系,因此,从根本上看,《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不能离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必须要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就仅仅从生产关系自身来研究生产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来分析。2、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以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为基础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有关著作中所作的论述,生产关系不是凭空产生和存在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而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必然会使生产关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于是,以特定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也就必然会具有一定的历史暂时性。这种暂时性说的是,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必须以其产生和存在的客观经济条件为转移。因此也就不存在永恒的生产关系。这正是我们要在特定的生产力基础上来认识和理解生产关系的原因。3、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要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任何一种生产力都有它特定的构成要素。大体上,可以把这些要素归结为人的方面和物的方面这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没有结合起来的时候,是不能构成现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实际的生产力。而二者的结合方式,就是生产的社会方式。这里所谈到的生产方式,就是本来意义上的或原初意义上的生产方式。确切地讲,生产方式是生产各要素的结合方式。在这一结合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诸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经济关系。4、生产方式本身存在着两种客观经济关系,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产过程中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这种结合,体现出了特定的生产关系。因为正是生产过程中人与物的这种结合,才形成并表明了人和物之间关系所具有的具体内容。它既形成了人(主体)和对象(客体)的经济关系——生产力,也形成了人(主体)与人(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力两大要素通过结合所形成的真实关系,就应该是这两种关系。正是因为这一点,使生产方式在生产关系形成上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5、生产关系在研究对象体系中的地位从上述各点,我们可以看到,生产关系既不能脱离生产力而凭空形成和独立存在,也不能脱离生产方式而形成并存在。因此,要研究生产关系,也就必须要研究生产方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产方式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对生产方式的研究,来认识和把握生产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说,对生产方式的研究,是对生产关系研究的途径。或者进一步说,要通过研究生产方式来得出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6、《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就对象体系的核心而言的显然,从上述各点所得出的结论是,《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由一个系统组成的,其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把《资本论》的核心研究对象确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是一种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看到物与物关系的地方,看到并揭示出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的。(三)《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是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当成一个整体,放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全部过程中进行的1、生产关系的内涵我们首先在内涵上来分析生产关系。按照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的论述,生产关系在内涵上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2)由此决定的人们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即在生产中谁处于主导地位、谁处于从属的、被支配的地位;(3)由前两者所决定的产品分配方式,即在既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条件下,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已经在事先被决定的情况下,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产品是怎样在具有不同地位的人们之间分配的。(1)怎样认识生产关系的第一项内涵第一,马克思的所有制观。在生产关系内涵的上述三个组成部分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第一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产品的分配方式。正因为如此,在生产关系的内涵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全部生产过程的实质。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时曾经讲过,要想给资产阶级所有制下定义,不过是要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重新描述一番。这正是对这种关系的准确概括。所以,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考察,自始至终都是放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考察之中的。第二,《资本论》第一卷的所有制地位这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表现在对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考察,是以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考察为开端的(见《资本论》第一卷第四、五章)。在第四章中,马克思考察了劳动力的资本主义所有关系;在第五章中,马克思又进一步考察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指出正是这种所有制,造成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区别于其他劳动过程的特点,即:一方面是工人要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下进行劳动;另一方面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即产品要归资本家所有。由此形成了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其他一切特点。第三,《资本论》第二卷的所有制地位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同样是把资本主义所有制放在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内的资本的流通过程来考察的。马克思对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是怎样流通的、对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独特运动、对由单个资本总和起来所构成的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这些考察都是把资本主义所有制即资本家对资本、对转化为资本的剩余价值的所有权作为前提、作为它们实现的过程来对待的。第四,《资本论》第三卷的所有制地位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对于由产业资本家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通过剥削工人而得到的剩余价值,商业资本、生息资本、土地所有者集团都分别要获得一个相应的部分,由此也就形成了剩余价值的所有权要在上述各资本家集团之间进行分割的过程。其分割的方式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实际投入这种经济上唯一认可的活动进行的。商业资本家只有通过商业资本投入才能获得商业利润;生息资本家只有为实业资本提供借贷资本,才能获得借贷资本的利息;最后,土地所有者只有为实业资本提供地产,才能获得地租。这再一次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有权关系不过是经济关系的实现和体现而已。(2)怎样认识生产关系的第二项内涵既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的,那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工人不仅没有这种所有权,而且他自身的劳动能力还要在一定时间内归资本家所有,结果就必然是:资本家在生产中居于领导地位,行使管理、监督的权利;而工人也就不得不居于被领导、被管理的地位。这是经济条件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结论,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分析,也是以此为基础的。在《资本论》1——3卷的所有关于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上,马克思都是从他们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地位的差别上进行分析的。(3)怎样认识生产关系的第三项内涵按照马克思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论述,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分配关系不过是生产关系的体现和实现。正是由于这一基本关系,决定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要首先在第一卷中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在第二卷中,要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怎样在连续不断的生产与流通交错中继续的过程;在第三卷中,要在前两卷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分配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马克思通过这三卷的研究,得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的全部结论。这就是:第一,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表现在,工人用自己投入到生产中的劳动量来获取消费品即工资;而资本家则通过资本投入的多少来取得利润;土地所有者却是通过他租出的土地数量来从土地使用者那里获得地租。这种情况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得出了一个表面上的结论,即劳动获得工资、资本取得利润、土地取得地租。这就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亚当•斯密开始,经过萨伊公式化以后而得出的“三位一体公式”。马克思则对此进行了批判。指出,工人不得不通过劳动来获取工资,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的必然结果;资本家通过他所投入的资本来获取利润,则是商品的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必然,实际上,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是他不付任何代价而无偿获得的。“三位一体公式”只不过是一种从表面上看问题而得出的肤浅结论。第二,资本家各集团之间的分配资本家各集团之间的分配是按照资本投入量的大小和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规律进行的。这一规律在同一部门内部得到实现的方式,是在同部门中,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不同的资本家企业,通过竞争形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然后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分配各自应得到的那一部分。在不同部门得到实现的方式,是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形成一个平均利润率,然后各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企业,按照这个平均利润率分配给它的部分,来得到它应得到的那一部分。在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分别按照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得到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生息资本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这样,资本主义条件下“等量资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