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瑞典金融和经济形势系列调研报告之四全球金融危机对中瑞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建议摘要:本报告分析了金融危机对瑞典外经贸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中瑞之间经贸关系的影响。瑞典消费信心指数下降、克朗贬值等因素对中瑞经贸关系形成冲击,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机遇,若处理得当,可望进一步推动中瑞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报告也就发展中瑞经贸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议。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瑞典经济步入衰退。尽管在此次危机中,瑞典的金融系统由于具备较为完善银行风险管理体制,并未受到太大的损失,但由于瑞典属于外向型经济,外贸依存度较高,欧美主要出口市场萎缩,导致出口下降,对瑞典的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而瑞典市场消费信心指数下降以及克朗贬值等因素,也对瑞典的外贸进口不利。瑞典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8年,瑞典货物出口为11940亿瑞郎,同比增长5%;进口为10870亿瑞郎,同比增长6%。贸易顺差1070亿瑞郎,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不过单就第四季度来看,出口和进口则分别下降了7个和5个百分点。其中小轿车是进出口下降的主要动力。第四季度,小轿车出口下降90亿瑞郎,同比下降49%。另据瑞典国家统计局初步估算,今年2月瑞典货物出口803亿克朗,货物进口708亿克朗,分别同比2下降了24%和22%。一、2008年中瑞双边经贸关系情况(一)双边贸易情况2008年,中瑞双边贸易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根据中方统计,中瑞贸易总额为10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8%(2007年为29.3%)。这是两国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其中,我出口51.1亿美元,进口50.4亿美元,分别增长12.4%和21.7%。而据瑞方统计,2008年瑞典自中国进口368亿克朗,同比增长仅为3.1%,远远低于上年同期水平(22.9%),占瑞典进口总额的3.1%。中国是瑞典在全球第10大进口来源地。其中,2008年8月至12月,瑞典自中国进口164.4亿克朗,同比增长仅为1.3%。具体到商品来看,2008年,瑞典自中国进口的前15章商品中,有4章出现下降,降幅最大的是电信、录音及重放装置和设备(-16.97%),其次是鞋类产品(-6.54%);有6章商品的增幅低于10%。而办公用机器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未另列明的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和装置、特种工业专用机械的进口增幅较大,分别达到62.49%、34.41%、32.9%。各类服装和服饰用品也出现较大增长,为19.46%。表6、08年瑞典自中国进口最多的15章商品及增减情况单位:千克朗产品类别总额同比%所占比重%76章电信、录音及重放装置和设备5424455-16.9714.784章各种服装和服饰用品519925119.4614.1377章未另列明的电力机械、装置和器械及其电器零件(包括家用电气设备的未另列明的非电动部件3355520-0.709.189章未另列明的杂项制品30638194.048.369章未另列明的金属制品303043915.528.282章家具及其零件;床上用品、床垫、床垫支架、软垫及类似填制的家具27391370.127.474章未另列明的通用工业机械和设备及其未另列明的机器零件16252868.994.481章预制建筑物;未另列明的卫生、水道、供暖和照明设备及配件13662492.673.775章办公用机器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29741062.493.585章鞋类906899-6.542.566章未另列明的非金属矿产品8970302.852.465章纺织纱(丝)、织物、未另列明的成品及有关产品846489-2.472.372章特种工业专用机械83757332.902.378章陆用车辆(包括气垫式车辆)7979109.192.287章未另列明的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和装置54049334.411.5而瑞典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则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全年瑞典对中国出口259.3亿克朗,同比增长16.9%,远高于去年同期增速(6.9%),占瑞典出口总额的2.4%,中国是瑞典在全球的第13大出口市场。其中,2008年8月至12月,瑞典出口至中国产品109.1亿克朗,同比增长仅为13.2%,略低于全年增长水平。具体到商品来看,2008年,瑞典出口至中国的前15章商品中,仅有3章出现下降,降幅最大的是纸浆及废纸(-10.68%),其次是金属矿及金属屑(-8.50%)。而在出现增长的有12章商品中,有8章的增幅超过25%。其中医药品的增幅更是高达76.01%,其后依次是金属加工机械(56.24%)、动力机械及设备(38.92%)、4有机化学品(35.92%)。表7、08年瑞典出口至中国最多的15种商品及增减情况单位:千克朗产品类别总额同比%所占比重%74章未另列明的通用工业机械和设备及其未另列明的机器零件37068569.5614.3072章特种工业专用机械281276530.4010.8567章钢铁24912157.259.6177章未另列明的电力机械、装置和器械及其电器零件(包括家用电气设备的未另列明的非电动部件)247878826.879.5678章陆用车辆(包括气垫式车辆)240616116.529.2876章电信、录音及重放装置和设备2202218-0.758.4964章纸、纸板以及纸浆、纸和纸板的制品141570412.995.4651章有机化学品112632735.924.3487章未另列明的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和装置96007229.033.7071章动力机械及设备92575538.923.5754章医药品79055776.013.0573章金属加工机械67404656.242.6028章金属矿及金属屑589247-8.502.2725章纸浆及废纸493864-10.681.9057章初级形状的塑料42744233.281.65(二)技术引进情况瑞典在信息通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精密机电等领域具有先进的研发水平和技术实力,一直是我国在欧洲重要的技术引进国之一。根据中方统计,2008年,我国自瑞典引进技术项目81个(较上年同期减少4个,依然位列欧盟第七),合同金额约8.6亿美元(同比下降30.6%,由07年位列欧盟第二降至第四)。截至2008年底,中国累计从瑞典引进技术项目1280个,合同金额为122.8亿美元。5(三)瑞典对华投资情况2008年,瑞典在华新增投资项目78个(与上年度持平),合同投资额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5%。截至2008年底,瑞典在华投资项目达969个,合同投资金额为29.1亿美元,依然位列北欧国家之首。(四)在瑞中资企业经营状况驻瑞典中资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是中兴通讯瑞典公司和华为技术瑞典公司。由于上述两公司的北欧合作伙伴--北欧移动电话公司(NMAB)资金链断裂,宣布破产倒闭,致使该公司主要债权人中兴、华为、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中资机构蒙受了巨大损失。其次是对从事服务业和旅游业的中资企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经济不景气,失业率攀升,必然导致老百姓消费信心不足,人们开始捂紧钱袋子,市场需求萎缩。2009年中旅瑞典公司的预订出游人数只是前两年同期的二分之一。为减少损失,国航瑞典代表处2009年将被迫将每周航班数由四班减至三班,同时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加上金融风暴对汇率波动影响,克朗的贬值使得我国航瑞典代表处、瑞典中国旅行公司(中旅瑞典公司)的收入严重缩水,同时又导致经营成本攀升,制约了瑞典出境游市场拓展。再加上国际油价短期内变化剧烈,国航总公司航空燃油套期保值业务损失惨重,国际航班机票价格缺乏竞争力,从而丧失了很多客户。作为大宗商品贸易商,北欧金属矿产有限公司的订6单减少,一些长期合作伙伴订货量明显减少,银行融资紧缩。二、金融危机后中瑞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趋势目前,金融危机导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对中瑞双边合作有利有弊。由于克朗贬值,势必造成我出口商品在瑞典市场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而瑞典对我国出口则比较有利。由于危机的蔓延,瑞典企业持有现金的意愿强烈,对外投资的意愿可能减弱。不过,瑞典各界对中国给予很高的期望。瑞典新任驻华商务参赞曾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持续,瑞典企业对华投资也将持续,越来越多的瑞典中小企业正进入中国。瑞典媒体也曾报道,扩大中国业务是瑞典中小企业摆脱经济不景气的最好出路。(一)中国产品对瑞出口增速放缓,但仍存在潜在优势2008年中国产品对瑞典出口同比增长仅为3.1%,远远低于2007年22.9%的增幅。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产品对瑞典出口急剧下滑。但从今年年初的数据来看,中国产品对瑞典出口有所回升。图1:中国产品对瑞典出口走势图7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家用电器、汽车零配件、鞋类等产品对瑞典出口下滑明显。不过中国的一些优势产品对瑞出口仍将保持优势。根据瑞典纺织品进口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中国在纺织品生产成本方面依然与越南、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尼、印度排在最有优势的一组,其中中国稳定的政局成为较其他几国的明显优势。中国产的小商品、礼品在瑞典市场变化也不大。这主要是由于瑞典人在金融危机来临之时,一般会比较慎重选择如汽车等大型消费品,但对于已经成为日常消费一部分的礼品或小商品瑞典人是不会随意减少开支。(二)瑞典产品盯住中国市场由于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萎缩,瑞典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俄罗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希望借助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走出困境。早在去年10月爱立信中国公司总裁马志鸿就曾表示,电信业较其他行业更容易度过金融危机的难关,而中国也较其他西方国家更容易应对此次危机。中国的3G网络建设在即,无线网络服务的市场需求也很大,这将使爱立信公司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今年2月,爱立信公司总裁思文凯在巴塞罗那电信展上也表示,这场危机并非电信危机,目前还未看到订单饱和的迹象。果不其然,今年3月爱立信公司与中国联通签署了为15个省市提供WCDMA网络及服务的大合同。此外,全球的汽车、建筑市场需求虽然都在下降,但不断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给危机中瑞典的工程机械企业也带来一些希望。比如,斯凯孚轴承先后获得了来自中国的铁路机车、工程机8械方面的订单,阿特拉斯•科普克(AtlasCopco)矿山设备部第四季度的在华订单和收入均取得增长。(三)瑞典企业对华投资热情不减尽管克朗贬值给瑞典企业对华投资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根据北欧斯安银行(SEB)和瑞典贸易委员会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瑞典企业对华投资的强劲势头仍在持续,目前每四天即有一家新的瑞典企业落户中国。北欧斯安银行驻上海分行总经理CarlChristensson称,中国对于瑞典企业而言仍是具有吸引力的市场之一。中国已经不仅仅被视为采购和低成本生产地,对于消费品和服务类企业而言,中国作为高档零售市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瑞典贸易委员会亚洲区副总裁白礼曼表示,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对于瑞典各行业的大、小企业来说,中国将继续成为重要市场,地位将得到加强。调查报告称,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中国的经济日趋多元化,服务业以及环境技术、信息通讯领域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将增加,对来自国外的健康护理以及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将扩大。报告还得出如下结论:1、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约有100家新的瑞典企业到中国投资。2、上海继续吸引了大部分企业。继上海、北京之后,瑞典企业对成都、大连、天津等成本略低的城市投资兴趣增加。3、目前瑞典在华企业已超过550家,未来新公司数量可能会减少。4、由于大企业均已在华投资,并通过机构扩张和兼并等方式得到发展。未来,到中国投资的将更多是中小9企业。三、加强中瑞双边经贸关系的建议近年来,中瑞经贸合作发展顺利,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领域保持密切对话,双边贸易与双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逐步拓展,中瑞在环境、能源、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城市、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成果尤为显著。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可能会对中瑞经贸合作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也有一些潜在的机遇,若处理得当,可望进一步推动中瑞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一是以瑞典优势领域为依托,加强双方在重点领域的项目合作。近年来,瑞典环境技术企业对华合作主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