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新区建设——浅析天府新区的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突飞猛进,城市新区建设成为中国城市发展最亮丽的一幕。2010年9月四川省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上提出,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天府新区”的建设目标是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等又一个国家级新区,在带动成都现代产业发展的同时,进而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天府新区”的建设可以吸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比如IT产业、新材料、航天航空、物流、金融、商贸等。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11月16日批准并原则同意《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天府新区的建设,是当代中国城市化的一个缩影,下面将从新区规划建设、建设意义和区域城镇化反思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天府新区建设天府新区建设主要从可行性和优势上进行分析,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在主观方面,首先,即政府积极的支持和引导。国家设立的“新区”都高度重视经济区与行政区的衔接,通过创新行政区划体制,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管理功能。《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中所涉及的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共1578平方千米的规划区域均由政府牵头从规划初期到建设全程服务,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发展目标参照,实现培育新的增长极、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次,作为西南地区大省,2010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突破17000亿,达17185.48亿元,居全国第八位;成都市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1.3亿元。在这个经济背景下,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政府有经济实力逐步进行新区的建设,天府新区的建设有可靠的经济保障;并且,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天府新区的建设有助于带动成渝地区产业的发展,带动西南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最后,天府新区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的规划。天府新区的发展定位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其一个主要的目标将是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在发展的近期和中期,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在远期,产业方向将从制造逐步向研发和服务转变。天府新区共规划了八大产业集聚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双流信息产业区、新川创新科技园、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科技产业区南部现代农业产业区、视高经济开发区等集合新能源、电子信息与科技研发、材料、汽车、农产品加工等一系列面向现代化企业工业发展的目标规划。从客观方面来说,天府新区的规划建设优势在于,第一,依托于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国策前提下,合理、适时的配合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利用西南成渝地区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科技优势,从而充分发挥政策和地域优势;在空间形态上,天府新区与既有的成都中心城区将形成“一核、两区、双中心”的新空间发展格局,为特大城市发展探索一种新的空间形态。一核,即天府新区与成都中心城区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确定的成都发展核;两区,即中心城区优化开发区、天府新区重点开发区,它体现了天府新区新的开发性质和开发方向;双中心,即成都老城中心、天府新区新中心,它体现了天府新区新的城市功能和作用。其次,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是引领中国西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被称作“国家发展第四极”。依靠西南地区的交通系统,与重庆两江新区相承接,扩大成渝经济区域,配合天府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及轻轨交通系统建设,以交通枢纽引导组团布局,以交通枢纽引导城镇空间聚集、城市用地开发和服务业发展。天府新区与之前的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一样都是副省级的市辖区,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具有政府职能部门的性质,在各种经济、行政政策上都有者特殊的权利与地位,使之更能够得到政策的倾向,优先发展。二、新区建设意义城市伴随着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新区的建设,不仅仅是城市的扩张,更多的是解决现阶段发展瓶颈和新的发展理念的试验田,天府新区的建设亦体现出这点,区别于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等东部地区的革新发展,天府新区的发展在于探索和寻求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在当代资源环境下可持续续发展的道路,作为今后发展方向的实验盐田,天府新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层面分析,天府新区一方面承载着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引领西部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任;另一方面,也担负着探索内陆开放、创新发展的改革重任。内陆开放门户、高技术产业基地、高端制造业基地、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和国家自主创新中心的五大核心功能定位,将使天府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与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在成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将为成都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从天府新区规划地区层面分析,成都市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中期向后期跨越阶段,也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在这一关键时刻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对于成都发展高端服务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规划中提出的“产城一体单元”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人口过度集中而引发的城市问题,“产城一体单元”五大特征中的功能复合是将生产、居住、交通、游憩四大功能高度复合,一体化发展,转变原有功能分区带来的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隔离。其最直接的在于扩大成都市的区域和人口缓冲地带,将所涉及的农村地区直接划入城区规划,推动当地直接进入城市化,发展城市经济。天府新区的建设,也是一次东部与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天府新区的招商引资,其产业结构也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以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少数科技企业牵头的发展方式,反映了当今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普遍现象,发展模式相对粗放,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待提高。成都区域划分较小、城市基础较为薄弱,通过“天府新区”的规划,可以扩大成都的城市建设,更好地整合城市资源,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将辐射带动绵阳,德阳、资阳、眉山、乐山等市在内的成都都市圈的发展。三、天府新区区域城镇化反思天府新区的建设,实质上就是一场由政府主导规划在政治、经济和地域上的城市扩展,是中国当前城市化中最普遍的中心城市扩展的结果,其思路在于利用空间上的布局,为城市经济发展寻找新的拉动点,以扩大城市的行政区域和经济范围来转移发达大城市中的种种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从“点——线——面”的集中发展,逐渐转向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省会城市)为核心,依托交通干道辐射其他中小城市(镇)的核心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是近年来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特点。城镇化带来的不仅仅是GDP,相应的还有一系列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以天府新区为例,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必将加速四川地区各个城市的发展差距,也更将拉开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以成都市为例,2010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1.3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7.6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8205元,增长15.1%。区别发展的情况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必将继续扩大。省会城市与其他地级市的差距也将扩大,区域性的经济差距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距。区域性的集中发展,在一定的经济时期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天府新区的建设,集中全省的力量继续扩大成都市的市区范围和经济区,必将进一步拉大成都市与其他地级市的差距,使全川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更加的集中并且向着单一的方向发展,城市更加的庞大,乡村的相对萎缩和畸形发展。再者,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带来的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压力,以及中心城区的萎缩,也相应的体现出大城市规划中一些列问题,各个城市发展的不连续性是当前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政府的领导者,各个市的发展方向都缺乏对于长远的发展规划;城市区域建设过于一体化,参照标准多依照其他城市的模板,缺乏自身的创造性和建设性等等。天府新区的建设是在当前形势下对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尝试,他的创新意识和规划是值得肯定的,但拘泥于传统的中心城的规划,使其加大与其他城市的发展差距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作为一块新区试验田,天府新区的发展路途依照的认识传统的产业格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家的方式,对于革新和创造上,任然缺乏一定的魄力和改革上。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任务依然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