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知识讲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数学质量检查小结“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讲座一、小学计算教学的课程标准、二、提出问题三、分析原因四、小学计算教学的策略和对策年级段教学内容教学达标要求单元结束时期末平均错误率%以内速度(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平均错误率%以内速度(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题)低年级(1、2、3年级)1~6册第1册1、10以内加减法7%8题5%10题2、20以内进位加法7%8题5%10题第2册1、20以内加减法——3%12题2、100以内口算加减法10%5题7%7题3、100以内笔算加减法10%4题7%5题第3册1、100以内口算加减法——6%8题2、表内乘、除(包括有余数除法)6%10题4%10题第4册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整百数的口算8%4题6%5题2、两、三位数珠算加、减法16%—16%—3、万以内笔算加、减法10%1题8%1、2题计算教学分阶段要求低年级第5册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以及相应的除法口算8%4题6%5题2、两、三位数珠算加、减法(经常带着练习)——15%1题3、笔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10%1题8%1、2题4、笔算加、减混合运算——8%1、2题第6册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以及相应的除法口算10%4题8%5题2、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除几百几十,用整十数除,简单的两位数除两位数10%4题8%5题3、珠算三位数加、减法(经常带着练习)——15%1题4、笔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18%1.5分做1题15%1.5分做1题5、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8%2分做1题15%1.5分做1题二、提出问题在计算这个大题里,分数占总分的40%,有80%的同学在本大题不能拿到满分。是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三、分析原因1、思维定势2、感知粗略3、记忆错漏4、情绪不稳5、教师方面的原因1、思维定势《教育心理学》指出:定势是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会使人按照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小学生在计算中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旧法则干扰新法则,而产生“积累性错误”。如整数加法的法则是“数位对齐,个位算起”。学生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却将末位对齐,或是在计算420÷42=10、630÷63=10这些口算题后,接着计算550-55时,由于思维定势学生往往会把减法错算成除法,即550÷55=10。2、感知粗略小学生进行计算,必须首先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略、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加上计算本身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动笔算。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比如,把十看成÷,把96看成69,把109看成169等等。3、记忆错漏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比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像4020-199,学生很容易算成4020-199=3931,这就与中间得数的储存与回忆不完整有关。4、情绪不稳小学生的情绪不够稳定,不同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计算过程,学生都希望算得又对又快,由于动机过强、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算式简单则麻痹轻视;计算复杂,又表现出厌烦、畏难情绪、导致错误。比如:4×25÷4×25一眼看到这题觉得非常简单,许多同学会算成产生了4×25÷4×25=1运算顺序方面的错误。5、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对计算教学有所忽略,不够重视计算教法的研讨,教学过程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大搞题海战术。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分析错误原因而只是将其归罪于粗心。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计算能力差,学生见到计算就头疼的现象。四、小学计算教学的策略和对策(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二)、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三)、重视简便运算,提高灵活、合理计算的能力(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小学数学中的计算,都是依据相应的概念、法则、性质、定律等基础知识进行的,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学生要加强这些知识的理解与识记。记得学生曾在做题过程中问我有没有“除法分配律”,这就说明当时这位孩子对运算法则不熟。合理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能用简便算法的一定要运用简便算法。对不能直接简算的还要看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用运算简便。如125×25×32,要求用(125×8)×(25×4)的方法来简算,而375-183-117要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即:375-183-117=375-(183+117)。(二)、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例如:1、和、积为整百、整千的特殊数据。如:25×4,125×8等2、1—20的平方数、1—10的立方数。3、1π—9π这些值的记忆。4、常见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5、有关“0”“1”的计算特征。(三)、重视简便运算,提高灵活、合理计算的能力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c)×b、乘法分配律(a+b)×c=a×c+b×c,减法的性质b+c=aa-b-c=a-(b+c)[运算性质1]a-(b+c)=a-b-c[运算性质2]a-b-c=a-c-b[运算性质3]除法的性质a÷b+c÷b=(a+c)÷b、商不变的性质a÷b=(axc)÷(bxc)或a÷b=(a÷c)÷(b÷c)、比的性质:如果a:b=c:d那么ad=cb等。例如:理解乘法分配律:a代表爸爸、b代表妈妈、×代表爱、c代表我。(a+b)×c=a×c+b×c爸爸和妈妈爱我,也就是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或:c×(a+b)=c×a+c×b,我爱爸爸和妈妈,也就是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提出“两看,两想,再计算”的程序,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由几个部分组成,想一想一般方法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殊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比如“凑整法”就是利用“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把已知数转化为整十、整百、整千等的数。凑整法的目的是通过改变运算顺序或改变运算数据等来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如:345+101=345+(100+1)、21×9.9=21×(10-0.1)等。(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认真审题2、专心校对3、积极验算4、及时订正5、规范书写1、认真审题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2、专心校对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写的题目,都要及时校对,做到不错不漏。试想,题目都抄错了,结果怎么可能正确呢?比如:如果作业有连续五次得优秀,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满五颗五角星就可以奖到一本本子;又如学习钱守望老师的奖励方案,每连续五次作业满分的学生,教师就奖励一张奖票,每得五张奖票可以免一次家庭作业。刚开始,如果哪一次作业中出现有三次或以上抄错现象,就把那次作业从头至尾抄写一遍。以后,则提高到出现一次抄错,就从头再来。3、积极验算例如,用估算可判断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在加法运算中和应大于每一个加数;在减法中,差和减数应都小于被减数等等。作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编顺口溜:抄题写数立即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时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当然,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4、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若是共性的,可集体纠正;若是个别的,要让学生自己改正过来,并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免今后再出同类错误。学生还可以自己收集错题,做成一本错题集,经常复习察看,以防出现类似的错误。5、规范书写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这就是幸福每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还能健康地存在着,确定自己真实地存在着,这就是幸福。每天都能与家人坐在一起,共进晚餐,这就是幸福。每天,当你走进自己的校门,能够看到朝夕相处的同事,看到天真活泼的学生,知道还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幸福。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