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性的教学方法出处:更新时间:2008-7-2122:18:33尝试《科学》新课程,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出处:自创更新时间:2008-7-2215:10:16尝试《科学》新课程,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王铁钧科学探究源于人类思想中与生俱来的认知热情。人类早已将这种热情倾注于探究活动,这种热情远胜于地球上的任何生物。同时,探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涉及探索自然或物质世界的过程,在寻求新的理解过程中它促进人们提出问题,从中获得发现并对这些发现进行严格的检验。为此,教者要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充分调动每一个学习者的好奇心、疑惑、兴趣或是要理解的现象以及解决问题的热情,进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之目的。一、质疑问难,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注重钻研教材,从教教材过渡到使用教材,不为教材内容所限,大胆改进教学模式,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从教材及生活中,挖掘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质疑,并注重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理所当然”的想法中找出矛盾,展开讨论,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日食和月食》一课,在学生已对地球自转和公转、月相的形成及地球、太阳、月球相互运动有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向他们质疑----在一个夜晚是否能看到月相的圆缺?话音刚落,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同学们相互间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得难解难分。张辰急不可耐地说:“在一个夜晚不可能出现月相的圆缺,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月相变化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徐浩伟马上反驳道:“我认为能看到。”王进不甘示弱地说:“你的理由是什麽?”为此,课堂探究的气氛更浓了。忽然,崔尚公大声喊:“我有答案了!”他说:“在一个夜晚如能看到月相的圆缺现象,这是月食。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月球围着地球转,当三个天体大致成为一条直线时,月球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挡住了,就会发生月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汪斌站起来质疑:“太阳有130万个地球那麽大,月球又比地球小那麽多,地球怎麽能档住太阳的?”此时,课堂异常的静,似乎连喘气的声音都能听到。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有的同学在自主地查找资料,也有的同学在用手比划着,还有一部分同学的目光集中在我的身上,好像在说:“老师快给我们讲清楚吧。”这时我并没告诉他们答案,而是问:“你们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同学们迟疑片刻,叶铭说:“我有办法了,请大家和我做一个实验,用食指靠近眼睛,闭上另一只眼睛看远处有什麽现象发生?”同学们都动起来了,课堂活跃的气氛又进入了新的层面。只见汪斌如获至宝似的大喊:“我明白了,原来是视觉的关系。”这样不仅质疑的同学弄懂了问题,而且全班同学也在自主的探究中理解了月食的成因。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做出自己的决定,尤其是那些有了固定答案的事物。而探究式学习就不同了,它可以不断为学生提供亲自对事物做决定的机会,在什麽情况中提出那些问题,哪些问题可以深入研究,以及为什麽要研究等。为此,教者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疑、质疑、释疑的环境,通过“疑”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二、自愿结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而且还有效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通常分组是按学生就近四人一组进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各组活动情况各异,有的组活动积极探究情趣高涨,而有的组活动十分沉闷,甚至有的同学悄悄跑到与自己情趣相投的组去活动。我看到这个情况,使我不由一震,于是我打破常规,让学生们自愿结合为主,教师调控为辅(在必要时教师给予一定的调控,视情趣、能力、不同的学生之间有一个合理搭配)为他们营造同伴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及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学习《日食的形成》,在同学们已有了月食成因的经验,我向他们提出:“日食是怎样形成的,你们能用已有的经验去推理吗?”话罢,同学们仨一群,俩一伙自愿结合成小组进行研究。善于搜集资料的组,他们在津津有味地查阅天文资料;善于动手实验的组,他们在用课前准备的器材做实验;有的组展开讨论;还有的组走到讲台前用太阳、地球、月球的图片在黑板上粘贴日食形成的过程。场面十分火爆。一会儿有一位同学说:“我们研究出来了,日食形成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这时另一小组同学提出:“你们的理由是什麽?”先前那位同学接着说:“经查资料我们发现遮挡太阳的这个物体形状是圆的,而且是自西向东移动,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综合这两点,我们组推理出形成日食的原因是,太阳、月球、地球三个天体大致形成一条直线,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在地球上处在月球阴影里的人就看到日食了。”为了证实同学们对日食形成的推理,我用现代教学媒体再现了自然界日食形成的全过程,当同学看到自然界日食的形成与自己推理结果相同时,情不自禁得伸出手不约而同得喊:“ye”以示自己的成功。探究式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自愿结合找到自己情趣相投的同学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三、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的期望与鼓励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高尚目标的追求。尽管学生间有差异,但在最初学习的瞬间,都有一种“被老师肯定”的愿望,作为老师应全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保护他们的一切创造欲和尝试,以多元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促进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科学(自然)课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在它们之间,也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于是我从多元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他们,注重寻找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并发展他们的潜能。例如:杨淳轶同学课上爱搞小动作,经常出问题,但是他善于发言,对科学也很热爱。在生与生相互评价是很难恰当评价这位同学,因为同学们对这样的同学热衷关注他的不足,往往忽略他的优点。再如:苏添同学上课“坐不住”而且语言表达也不清楚,但他肯动脑筋,爱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在评价他时也很难准确的评价。为此,评价的功能在这样同学身上没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束缚了他们的潜能。我针对这种情况,在课上课下积极引导同学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在学生间展开了如何评价一个同学的研讨会。会上同学们研究的气氛很浓,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欣然同学说:“我觉得评价一个同学最好从多方面评价。比如,杨淳仪虽然他课上爱搞小动作,但他爱发言,所以要从这方面评价他,他也能评为优。”接着李睿同学说:“我以为评价一个同学也可以从他近一段时间进步的快慢来评价。比如,苏添同学他在课上好动,可他也有好的时候并且他对问题肯钻研。如果他这节课比上节课有进步也能给他评优。”周域说:“评价一个同学也可以从他帮助同学的角度来评价,比如,苏小涵同学虽然他在科学课上操作能力差点,但他在课下主动帮助同学学英语,所以从这一点也能给他评为优。”同学们对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提了很多,这样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情感,又激起了同学们学习科学的热情。特别是那些不能评为“优”的同学促动很大。现在课上同学们各尽所能,善于写的同学做纪录员;善于动手的同学做操作员;善于语言表达的同学做汇报员……同学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充分体现团队精神。有时课上临时生成的问题一时难解决,同学们就课余或回家主动查阅资料,甚至有的同学让家长帮助上网查询。至此同学自主探究已蔚然成风。多元评价,着重在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捕捉他们心理动态,加以科学分析,对不同的同学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给与合理评价。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智力的优势领域,同时帮助学生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综上所述,我以为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为学生创建生疑、质疑、释疑的平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参与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起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将其从事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娱乐性”教学方法的研究,寓教学于娱乐之中,让学生放弃分数的包袱,使之“游戏”于数学王国。“娱乐性”教学使学生由依赖、模仿与被动强记转化为娱乐、游戏、探索、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心,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让学生亲自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一、挖掘教学内容的“娱乐性”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已有体现,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及图形的变换,实习作业等正是试图增强数学娱乐性,但其所占比例极小。教师可在不冲击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娱乐性。1.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具有娱乐性的素材。初中学生已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已拓展到许多方面。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取、数学情景的假设和数学模式的建立上要更具有娱乐性和挑战性。例如:讲述几何第一节课时,让学生注意他们周围生活中的图形:观察黑板面是平面,还是曲面;学生玩的篮球、足球的表面是平面还是曲面。通过观察激起学生想学“几何”的积极性。2.教学内容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和交流。数学实践活动使得数学问题更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交流将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理解得更深刻。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商品利润/商品进价=商品利润率”这个抽象又陌生的公式,教师可以采取先让学生作社会调查,然后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比单纯地讲概念容易使学生接受。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注重娱乐性数学课堂教学仍然是数学教学的主战场,如何实施“娱乐性”呢?教师就要讲究些方法和策略。1.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在学中玩的环境。如:讲授等积变形应用时,可以先让学生玩一玩橡皮泥,用同样一块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物体,分别是:圆柱体、长方体、青蛙、老鼠、馒头等等。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橡皮泥”的总体积没有变化?学生通过讨论、争论、思考、发现,不论捏成什么形状的东西,但它的体积不变。学生很轻松,明确了这类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捏前的体积=捏后的体积,这样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数学、应用数学知识。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创新与实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起主导作用”。这是数学学界已形成的共识。比如,在讲授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时,可以先让学生剪“喜”字,“喜鹊”、“窗花”等,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一个认识过程。通过实践,动手剪剪,做做,再讲对称轴的定义,效果特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地找到对称轴和叙述一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进而明确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然后可以结合课本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培养他们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