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介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3.王风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婺城剪纸表现方法一般有两种:1、剪刀剪,借助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八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对图案进行加工。2、刀刻,先把纸张折叠成数叠,放在松软的板上,然后由小刀慢慢刻划,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所需要的图案。婺城剪纸表现了婺城人民的审美爱好,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婺城剪纸是艺人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婺城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风,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2006年被授予“金华市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家”称号。6.婺剧婺剧,俗称“金华戏”,中国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改今称。1.婺城道情婺城道情,又叫唱新闻、劝世文。它与杭州小锣书、温州鼓词、宁波走书、绍兴莲花落合称为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种。从明朝至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一直是金华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它是一人多角色坐唱式单挡说唱艺术。唱一段加几句说表,配上简单的动作,即所谓艺人一台戏,演文演武我自己。伴奏乐器极为简单,仅一个情筒和两块竹板。婺城道情是最受金华民众欢迎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道情在金华流传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三百多年。道情源于唐代宫廷音乐,南宋时始制作情筒简板作演唱的伴奏。元代散传各地后演唱形式也不相同,郑板桥曾创作散曲型《道情十首》供人演唱。道情于明末传入金华后,在婺地生根演化并定型,其后流传金华八县和衢州、丽水及赣东、闽西北一些山乡。清代初年,金华已有艺人将明崇祯三年(1630)发生在竹马馆向家园的一桩传奇命案编成《悔亲记》传唱。至清道光至光绪年期间,金华道情较为兴旺,如金华城区名艺人玉栋唱的《悔亲记》、《钓鱼记》、《七头记》、《双珠花》、《皇凉伞》等,自道光、同治、咸丰到光绪年间,久唱不衰。这些道情曲目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在传唱中不断加工完善,情节曲折、起伏跌宕,人物个性鲜明,语言丰富多彩。从全省30多个曲种乃至全国数百个民间曲艺种类看,像金华道情这样在一个地区范围,有那么多以发生在当地故事编唱的曲目,实属罕见。这些口头文学作品是金华八婺宝贵的文化遗产。3.寺平村古建筑营造技艺寺平祖先早在明代初就迁址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太祖在寺平繁衍了三大支脉,建造了各种厅堂24座,历尽风雨侵蚀和战乱年代的毁坏,现存较完整的有8座。戴氏宗祠“百顺堂”始建于明代,后毁坏,清道光九年修复,建筑面积790平方米,该堂高大宏伟,堂内有戏台一座,可供千人观看,结构独特,有石柱、木柱合一的建筑风采。“崇厚堂”面积2000平方米,门面浮雕着立体九狮抢球一字排列图案,雕塑艺术高超,墙脚“八仙过海”石刻巧夺天工。明代建造“立本堂”、“基顺堂”、“洪三厅”、“洪四厅”、“土库厅”,还有农户居住古建筑房屋多达10000余平方米。受徽派建筑风格影响,寺平古村落每座古建筑的门面上都嵌镶着数以千计的砖雕,雕刻着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精美图案,或刻以名曲戏剧的片段插图,构图错落有致,雕工精细。每座厅堂内也都是雕梁画栋,栩栩如生。“鲤鱼跳龙门”、“九狮抢球”等砖雕图案在全省独一无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及艺术研究价值。4.婺州茶罐窑烧制技艺(汤溪镇)“婺州茶罐窑”是汤溪镇下新宅村一个吴姓家族祖孙四代与陶器结缘的“小部落”,也是婺城区最后一个古老的民间陶艺生存地。几百年来,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烧制茶罐的传统工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吴氏陶艺。吴氏陶艺的祖籍在湖北大治县。如今已年过六旬的陶瓷艺人吴根法是第三代传人,他的父亲吴鹏高一岁时,老家因战乱受荒,爷爷吴年绿带着一家人背井离乡,跋山涉水,四处漂泊,最后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搭棚栖息,落户生存,并以制陶为生,祖辈相传。曾在明、清时期,吴氏先辈就在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卖艺谋生。吴氏陶艺有茶罐、冷水壶、花盆、蜡烛台、药罐等近十种“原、野、古”的陶器。各式陶器,圆无相同,方非一式,造型各异,色泽古朴,典雅浑厚,潇洒灵气,富有浓郁的传统艺术特色和历史质地感。5.的卜制作工艺(汤溪镇)丰氏“的卜”是一种园而薄里面还夹着馅的薄饼,饼的外面是用糟米,麦芽经过发酵熬制成的饴糖,饴糖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丰氏“的卜”(原名叫“的包”),原产于婺城区汤溪镇,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的祖地,丰姓五村之一横路村。丰姓在中华大地的姓氏中虽不显卓,但源远流长。据《丰氏宗谱》载,从始祖显跃起,距今已有三千二百余年,相传一百二十七世。自宗代名臣丰稷之曾孙丰渝从缙云转徙于汤溪九峰山下,莘畈溪东的黄堂,距今也达八百七十年,相传三十六代。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丰姓后代在黄堂繁衍势盛,反客为主。现已发展为连片居住的五个行政村,三千余人。丰氏“的卜”是何年何地由何传入,无从考证,据九十高龄制糖师傅丰宝清回忆,丰氏“的卜”有二百年以上的历史。它是用糯米、麦牙、黑芝麻、桂花、白糖等配制。经过浸、洗、催、泡、酵、蒸、煮、煎、打、炒、包、的、压、揉等几十道工序,以独特的手工艺制成一只只薄饼,然后储存在炒熟的小米里干燥,形成特有的松脆酥香、清甜可口的佳点,原汁原味,无任何色素和防腐剂。1.婺城板凳龙相传很久以前,八婺大地遇上史无前例的干旱。河干井枯,渴死的人不计其数。人们祈求上天能下场大雨,可不管怎么样,雨总是下不来。东海的一条水龙知道这件事后,不顾一切跃出海面,在八婺大地上下了一场大雨,拯救万民与水火之中。可是水龙违犯了天规,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婺城百姓忍着悲痛,不分昼夜地奔走寻找,把找到的龙身放在板凳上,希望它还能活下来。婺城舞龙的习俗就这样产生了。婺城人民以此纪念水龙,延续至今。婺城板凳龙俗称桥灯,用竹木、玉帛花纸制作,以木板作底,灯笼画上花卉,中点红烛。婺城板凳龙在古代以木板凳和用篾制扎的灯笼为构造,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改进,现在的灯板桥小巧玲珑,灯盏扎得五彩缤纷,特别是龙头的口舌还会翕动,眼睛还会闪亮。夜观龙头形象逼真。迎灯活动在婺城区农村很普遍,大多由青壮年男子表演。出灯前都要先拜祭龙头,然后沿着主要街道演出。板凳龙的一路舞动表演显得十分粗犷豪放。每次迎灯都要“盘灯”和“拔灯”,“盘灯”一般要在村中广场大院进行,龙灯进场先由龙头向四周转圈,一般由边缘向中心盘龙,以两圈半盘好后,龙头就要向外反转盘出,以放炮为号指挥。这是迎灯最为精彩的场景。“拔灯”一般在乡村大路上进行,先是龙头向前,几十米后龙尾向后拖,拉的越快越好看。不管是盘灯还是拔灯,都以号鼓乐器助威,再加之鸣炮,点放烟火,更显得热闹非凡。此时,不管是迎灯的人还是观灯的人,都是呐喊连连,欢呼阵阵,气氛更是和谐高涨。婺城板凳龙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它是农耕社会祭神的产物,也是农村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2.婺城斗牛婺城斗牛,曾与金华火腿齐名。始于赵宋明道年间,积习相沿,经久不衰,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斗牛时日,一般选定在春秋农闲之际,数十天便举行一次,多选周山环抱的水田为场地。斗牛当日,参斗之牛装以勇士之饰,由其主人护送进入斗牛场,此时鞭炮齐鸣,观者欢声雀跃。以号声为令,斗牛即始。届时,两牛四目怒视,夹尾低头,四角相接,奋力争斗,而场边观者则呐喊助威,呼声雷动。但见败者血肉模糊、仓皇溃逃,胜者则奋蹄而追,紧随其后,斗牛即结束。所谓成王败寇,在此更是深为体现。败退之牛将被主人贬为耕牛甚至宰杀,而胜者则身价百倍,威风一时。婺城斗牛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文化的体现,是地方历史演变的文化活化石,是中国斗牛最典型的代表。金华斗牛是流传在金华一带的竞技型传统民俗。我国历史上的斗牛分南北两系。北方斗牛盛于秦汉,主要在宫廷中举行。南方斗牛又有金华斗牛与贵州苗族斗牛两大系统。金华斗牛历史悠久,唐代以来画家多有描绘,唐代婺州斗牛为水牛相斗。明清至今,则改为黄牛相斗。西班牙斗牛是人与牛斗。据此,金华斗牛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值得引起重视。金华斗牛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每隔十天或半月一次。每年首次称“开角”,最后一次称“封角”,从开角至封角为“一案”。斗牛起初是为了娱神,开角一般都在寺庙开光时举行。明清以来,逐渐演变成以娱人为主。1949年以后,斗牛渐趋停顿。1986年以后,民间开始复兴斗牛。斗牛的选购、饲养、训练、竞技表演,均有一系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形成习俗。养斗牛的牛主人要给牛取艺名,视若子女。斗牛获胜,必披红挂绿,有着极高的荣誉。金华斗牛历来是这一带农村娱乐休闲的活动形式,深受欢迎。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斗牛活动逐渐萎缩,目前仅有金华市雅畈镇铜山八保白鹤庙一带,仍保存这一传统,其他地区大多停歇。全市斗牛数不足50头,前景堪忧,亟需加强保护。4.跳竹马(竹马乡)跳竹马始于元末,源于淳安。据清《淳安县志》记载,朱元璋屯兵淳安坑源的谷雨岭时,曾遗失一匹战马。因战马思念主人,日夜嘶叫于山冈,然乡民觅而不退,遂以“神马作祟”为惧。为祈祷地方平安,竹马各村百姓皆糊纸竹马,让小孩童骑上它,走村窜户边跳边讨要“常例钱”,然后买得香纸,连同竹马一起焚化,籍以超度战马亡魂。后演变为一种民间舞蹈活动。最早的竹马,竹篾编,糊彩纸,腹中点蜡烛,只是祭具。后不断改进翻新,搬上舞台。道具用红绿黄白黑五色布缠身,分前后两节,吊扎在人的腰间,像人骑着马,自由地翻腾跳越。表演跳竹马,分生、旦、丑等角色。正衣骑红马,青衣骑黄马,小生骑绿马,花旦骑白马,小丑骑黑马。早先演员的服装模仿戏中人物。如《三国演义》的刘、关、张、和刘备的两位夫人。后来跳竹马要演“三脚戏”,也就没有了固定的衣甲盔帽了。跳竹马讲究阵式,以“五梅花形”为主,后来发展了“开四门”,“五马盘柱”,“一字阵”,“铁索环”等多达108种。但离不开退一进二,三角交叉,四边兼顾,梅花五点的基本跳法。跳竹马,早时只突出“跳”,表演者不念不唱,是单纯的舞蹈,后来发展到讲彩话,又叫“利市话”。如“跳马跳归堂,福寿万年长”,“跳马跳三圈,个个都健康”,每当这时,看戏的百姓一边放鞭炮,一边撒果子,喝彩助兴!5.婺城摆胜(汤溪镇)这是最具地方特色的酬神礼仪。实际上是老百姓以献供的形式感谢城隍庙神巡禾驱瘟,保住丰收。古仙舟的先民每年农历正月初一,都要在祖宗画像前供奉一桶米饭,一坛芋羹,一碟豆腐,一碟煎饼,一碟芥茶,这叫“摆珍”。正月初五撤去供品,叫“收珍”。城隍庙摆胜源于民间“摆胜”始于明,盛于清。是祭祀中最为隆重的礼仪。摆胜设于城隍庙正殿,即按十二生肖,凡逢鼠年,龙年和猴年的四月十六举行一次。排场豪华,气势浩大。供品有天上飞的,山中跑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文物、古董字画、民间编织、雕刻、刺绣和剪纸等,花色品种多达数百件。每件供品都要按照吉祥如意理念命名。并请民间最有权威的行家制作。制作的工艺品精妙新奇,富有艺术感染力。如用数万颗瓜子仁砌成的七层玲珑宝塔,内有烛光透亮,外有风铃叮当。在制作中赋予他们以许多的祝福和祈愿,用以酬谢城隍爷。保佑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城隍庙摆胜是汤溪古城五百余年间规模最大,品味最高的祭祀礼仪。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它满足了广大民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净化了人们的心灵,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