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1.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与特征1.1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城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更加具体的来说,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城市体系为依托,经济发达、功能完善,具有较强的聚集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以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础,通过支撑、示范、关联和磁场作用,能够主导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也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控制中心和文明辐射中心。从功能上看,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经济比较发达、功能设施相对齐全完善、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1.2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征施等集聚程度较高,分工发达,科技先进,交通运输便捷,文化制度领先,主要表现在实力强、功能多、辐射性强、开放性等特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与一般城市相比较,区域中心城市的人口、资本、企业和基础设施。1.2.1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实力强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人口、要素、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枢纽,规模大,整体实力强,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中心。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势能高于区域内的一般城市,生产总值占所在区域比重大,人均生产总值也要高于区域的平均水平。这是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其发挥集聚和扩散作用的基础。1.2.2产业结构高级化,社会分工发达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高级化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比重大,是区域的经济、金融、信息、贸易中心;中心城市在区域内部通过与其它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控制区域产业链,主导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间以城市经济专业化为基础,参与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1.2.3科技力量雄厚,人口素质高区域中心城市是高等素质资源的集聚地,是区域人才、技术、科研设备以及科研交流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人力资本的培育基地。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创新能力,在引进区内外先进技术和向周边扩散过程中,发挥着呈上启下、消化创新的作用。1.2.4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区域中心城市具有便捷的城市内部及与外部联系的交通运输网络和快速的通讯方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交通通讯中心的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优化了中心城市内部的运行条件,并为与其它城市联系提供了通畅渠道,使中心城市的生产能力、科技进步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等能够高效的传递,增强其组织区域经济的能力。1.2.5区域经济网络和城市体系的核心区域中心城市由于经济聚集程度高,交通通讯设施发达,是区域经济网络和城市体系的核心,发挥着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网络空间的作用。中心城市以具有一定地域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区域城市体系为空间载体,通过交通运输、信息交流、商务流通、产业合作等内在经济联系,不断与外部进行能量、物资、信息的交换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对流”,使区域形成相对稳定、联系紧密的多层次经济网络体系。1.2.6区域经济管理和社会文化中心区域中心城市,往往是行政权力机构的所在地,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所在地及其活动、交往的主要场所,并且其CBD经济活动和商务机构高度云集,是区域经济的控制和管理中心。其经济力量与社会文化力量相辅相成的,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规模、速度、水平总是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一致。区域中心城市是生产、传播、应用、储存各种社会文化产品的重要基地,是区域文明的辐射中心。2.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分类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纽带、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体系。按照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和辐射范围,我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分为四个等级:2.1全国区域中心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其市区人口达500万以上,在整个国家和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枢纽作用。比如我国的上海和北京。2.2跨省域区域中心城市在跨省域二级经济区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城市,其市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在地区性的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骨干作用,能带动周围邻近省区的发展,如重庆、广州、武汉、西安、南京等。2.3省域区域中心城市在省域三级经济区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城市,一般市区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通常为省(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如郑州等,也有个别为省内的其他重要城市,如山东的青岛、辽宁的大连、浙江的宁波、福建的厦门等。2.4省内区域中心城市也可以称地区中心城市。在省内局部地区发挥核心作用的城市,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一般为地级市,是省域内的地方经济中心,在省内局部地区担负着经济中心的功能。从其中的分类可以看出巩义市属于省内区域中心城市。3.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条件一个城市要成为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个极点和区域城市体系的核心,它通常应具备下列条件:3.1具有区位优势区域中心城市相对于区域内其他城市而言,要拥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同时也应具备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些是中心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特别是优越的区位条件更为重要。只有当这个城市具备了区域中心这个优越的区位条件,它才能吸引企业、产业、资本、教育、科技、文化、人口、信息等要素等不断的向中心集中,并向外辐射真正发挥中心城市功能。3.2城市规模大一个城市的规模主要反应在城市的人口以及城市的面积两方面。作为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通常它在人口数量以及城市的面积上要大于周边的其他城市,只有当这个城市具备了一定规模的时候,它才能吸引周边地区的人口和生产要素转移到该城市来,从而获得发展。3.3经济集中程度高、综合实力强作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它的经济规模与区域内周围的城市相比相对要大,整个的经济实力应当是比较雄厚的,在所属的区域内,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应当占有较大的比重。整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要大于周围的城市,因为中心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讲,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因此大量的人口能够被吸引到城市中来。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它的产业规模要比周围的城市大,部门也比较齐全,通常拥有较多的金融机构,也是所处区域的物资集散地,是一个区域的金融、信息、商贸、运输中心。3.4优化的产业结构通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具有较优化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通常提高很大,从而对产前和产后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必要特征,对一个城市来讲,第三产业的发展,通常可以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增强工农业生产的后劲,提高工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从而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3.5科教文卫实力强区域性中心城市通常有水平较高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因此是一个区域人才、科技、教育、文化集中程度最高的城市,在卫生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卫生机构人数及从业人员与周围城市相比数量较大。城市的创新能力强,能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设备、新的产品以及新的制度、新的文化。总之,中心城市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交流和传播先进技术和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区域文明和进步的辐射源。3.6综合服务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备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能够成为人口和经济的集中地,通常是因为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基础设施也相对比较完善,从而能够吸引人口和经济在此聚集。具体而言,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它在城市的内部联系以及城市对外的联系上都应非常方便,具有较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在通讯方面,快捷高效;有较方便的服务,有比较发达的商业方便居民的生活,商务体系、信息传播处理及传播媒体等具有较高的效率。4.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理论4.1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理论4.1.1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的含义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指它通过提供空间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制度的环境,集聚、吸收和利用各种促进城市文明发展要素的能力,并最终表现为比其它城市更具有集聚、争夺、占有和使用资源的能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与“城市质量”相联系,任何城市都有“城市质量”。城市质量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城市质量的核心层次,即城市本身的发展程度,二是城市质量的区域层次,即是城市经济集聚扩散能力以及与其所在区域的协调发展程度。发展力是中心城市发展的区域体现,城市发展力是区域发展力存在的基础和根源,其要素有人口、空间、资源、管理、技术等,由这几个变量形成发展力的约束条件:一是经济的发展水平,二是自然资源、历史发展与文化积累,三是当今国家政策机遇和国际环境条件。4.1.2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的构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包括自身定位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其中竞争力是核心,是几种能力的合力。图1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的构成4.1.3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发展力与国家发展力或区域发展力相似,是宏观意义上的发展能力,城市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四个直接发展力(经济综合实力发展力、基础设施发展力、国民素质发展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力)指标构成一个系统。企业发展力是城市发展力的直接体现,由企业发展力集合而形成产业发展力;涉外发展力是产业发展力和企业发展力的合成部分,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在国际市场环境中的体城市发展力力城市定位能力城市管理能力城市创新能力城市竞争能力现。当然,直接发展力要依托于经济综合实力的发展力、基础设施发展力、国民素质发展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力。其中,经济综合实力发展力和基础设施发展力更体现近期的支撑性发展力,而国民素质发展力与科学技术发展力更体现长期发展力。4.2区域性中心城市极化发展理论4.2.1发展极理论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极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之一佩鲁是发展极理论的一个主要来源。他在《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1950年)和《略论发展极概念》(1955年)等著述中,以“发展极”为标志、以“不平等动力学”或“支配学”为基础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他最早提出“发展极”概念,认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可能均匀的分布在一个区域内的每一个点上,经济增长是在不同地区、部门或产业,按不同速度不平衡的增长的;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之所以出现不平衡现象,主要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最优先集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集团,从而形成“磁场极”式的多功能经济发展极。4.2.2中心地理论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极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之二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在1933年出版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经济学中的价值观点与地理学中的空间观点结合起来,用抽象演绎的方法揭示了一定区域内中心地等级、规模、职能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他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了概括。他认为中心的职能是为所在地区服务,提供所需的商品。而各个中心地的等级规模与它所服务地区的规模是一致的。根据服务范围大小,服务半径越大,中心地的等级则越高,规模就越大,提供服务和供应的商品种类就越多,而规格也越高。但是,越是高级的中心地,数量就越少,通常一个地区最高级的中心地只有一个,越基层的中心地,数量越多。中心地理论可以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很重要的理论基础。4.2.3区际分工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极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之三所谓区际分工是指区际经济分工,即所研究的经济区域之间的生产性分工。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通常总是由若干个异质经济结构的更低层次区域整合而成,而不可能由若干个同质经济结构的更低层次区域集合而成。区际分工实质上表现的是所研究区域的经济区域之间的分异和依存关系。它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区域经济专门化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决定着各经济区域的经济优势,决定着区域经济联系的内容、性质和规模等。所以,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区域发展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