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泽县石漠化治理措施的研究罗蓉明(会泽县林业局,云南曲靖654200)摘要:介绍会泽岩溶地区石漠化分布现状,根据会泽县石漠化治理的经验进行逻辑分析,提出多部门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合理进行生态修复石漠化地区的措施,并将会泽县的治理经验进行分类总结,提出新的治理见解。关键词:石漠化;综合防治;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各种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与石灰岩岩溶地区脆弱生态系统相互作用,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石漠化这个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云南省会泽县是2011年全省65个石漠化监测县之一,是2008年全国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之一。会泽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防治与生态修复,对于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水利建设的生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石漠化现状及分布会泽县2011年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表明,全县岩溶面积137232.6hm2,分布全县21个乡(镇),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71726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52.2%;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30171.8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21.9%;非石漠化土地面积35334.8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25.9%。全县21个乡(镇)石漠化面积情况见下表。2表1会泽县乡镇石漠化状况统计表单位:hm2调查单位岩溶地区总面积国土面积石漠化土地面积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非石漠化土地面积小计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极重度石漠化占国土面积百分比会泽县137232.655570171726.015562.126743.45918.023502.512.9%3017235334.8雨碌乡15294.1239098497.1236.55666.9927.41666.335.5%1376.45420.6马路乡8217.3194734710.2806.1924.40.02979.724.2%2267.81239.3娜姑镇8316.6254036059.357.81250.01011.93739.623..9%614.31643待补镇10202.0325857346.8590.12146.91093.53516.322.5%2322.4532.8火红乡8023.2267825993.92131.02033.938.31790.722.4%1796.8232.5田坝乡12678.8333646938.01641.22565.7985.51745.620.8%4552.41188.4矿山镇14055.9214664196.3588.8410.30.03197.219.5%991.78867.9驾车乡4457.7230264093.01136.82288.70.0667.517.8%352.712鲁纳乡5221.6172662781.41112.01594.774.70.016.1%1673767.2纸厂乡4638.4100161553.5510.1668.50.0374.915.5%1588.91496大井乡8646.9248193065.6269.51920.3552.9322.912.4%1717.83863.5大桥乡3500.7112881055.4488.2567.20.00.09.4%1611.5833.8上村乡3358.3270422484.3596.91556.6139.0191.89.2%282.7591.3者海镇7340.5294272562.51097.61139.4302.722.88.7%22682510五星乡4531.9208301632.71625.07.70.00.07.8%2876.622.6大海乡4571.4315402419.80.0330.1185.12204.37.7%1314.7836.9老厂乡1329.316142831.9453.158.6165.4154.85.2%143.3354.1迤车镇4374.6459822122.3646.8679.3232.6563.604.6%534.11718.2金钟镇6319.5537312194.01285.2573.887.3247.704.1%1775.62349.9乐业镇1941.4362781071.5289.4660.4121.70.003.0%111.1758.8新街乡212.525332116.50.00.00.0116.504.6%096由上表可见,全县岩溶分布广泛,岩溶区集中连片分布于海拔1300~2400m的河流两岸、盆地边缘、槽子两侧和广大岩溶丘峰,主要分布在小江岩溶流域的西北区,以礼河岩溶流域的中部区和牛栏江岩溶流域的东部区。2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建议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的不断扩大和程度的加剧,已经成为全县生态环境改善的瓶颈,严重影响到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的安3居乐业,加紧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已是刻不容缓。会泽县于2008年启动了“会泽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在2008~2011年对县内涉及5个乡镇的聂家口子、大河、小海子、长海子、干河、以礼河和沙石坎等6个小流域范围的石漠化土地进行了治理,并计划在2011~2013年对县内的以礼河、沙石坎、乐业河、以沙落、迤车河和小米河6个小流域范围的石漠化土地进行治理,该项目涉及6个乡镇36个社区(村委会)。笔者根据现行治理措施和治理计划,总结出如下治理建议:2.1加强多部门协调,宏观统筹,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社会性很强的生态公益事业,是涉及千家万户、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部门是无法开展有效的防治,需要林业、畜牧、农业、水务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强联系,通过多方式、多步骤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达到目的。会泽县林业局与农业、水务和畜牧等部门配合,2008年起在5个乡镇实施了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投资500万余元,已实施林业保护和建设工程面积6720.3hm2,治理了项目区石漠化面积15470hm2,成果显著,极大的改善了项目区和周边地区的林业、畜牧资源情况,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项目区18个行政村、11.9616万人的生存环境。会泽县石漠化治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潜在的、治理轻-中-重度的、封禁极强度的”。基础理念就是加强多部门合作,合理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把工程节水治沙(如修建鱼鳞坑、拦沙坝、水窖等)、4生物保水护土(如封山育林/草、人工造林/草)及技术节水(如地膜覆盖、聚拢耕作等农艺节水手段、推广耐旱作物品种)和管理节水结合起来,拦蓄径流,做到土不下山,水不乱流,切实解决农作物、树木生长阶段所需灌溉的水源;分割石漠化地区,林地/草地封育、造补多手段并行,力求潜在石漠化地区不恶化,石漠化地区逐步减轻石漠化。2.2合理进行坡耕地的综合整治会泽县是一个山区大县,全县坡度在25°以上的陡坡耕地有11733hm2,占总耕地的31%。这些陡坡耕地多为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石旮旯破碎坡耕地,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而且都是在自然坡度上粗放耕作,粮食产量低,如果不加以有效治理,将会持续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潜在石漠化地区石漠化程度加剧,不仅不能保障群众生活,还会造成附近区域的石漠化加剧。陡坡耕地的治理已成为治理石漠化的一大内容,做好这个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坡改梯,还要根据当地情况,将治理石漠化与退耕还林/草工作有机结合。以土地整理、水土保持为中心,对坡度在20°以下石漠化程度较轻、土层较厚的缓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培土培肥工程,采用间作套种、错季节种植、立体种植等措施来提高石漠化地区基本农田的单产和复种指数;对坡度20°以上的陡坡耕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退耕还林/草工作,以最大限度避免水土流失。2.3科学合理地进行植被修复石漠化土地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地表裸露,没有植被覆盖。综合治5理在植被恢复时要注意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针对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土地,在立地条件较差、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营造生态公益林;在立地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的坡地,可以选择名、特、优的竹、药、果、藤等营造生态经果林、生态用材林、生态药材林、生态薪炭林等。在林分结构上,中重度及以上石漠化的地区要以灌木林为主,轻度和潜在石漠化地区可以考虑乔木林。在树种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石漠化土地立地条件严酷的特点,着重选择耐干旱、耐瘠薄、速生、抗逆性强的树种。石漠化防治的根本目的之一是改善人居环境,所以在考虑立地条件的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要选择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适生乡土树种,如花椒、金银花、香椿、刺槐、竹子、栎类等。2.4依靠科技,解决好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治理成效治理石漠化土地是为了服务于当地群众,所以不仅要抓治理,还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这个大主题,在注重石漠化地区先锋植被的品种选育的同时,要加强营造林技术、保土保肥技术、地表水的调蓄和地下水的综合利用技术、耐旱耐瘠农作物品种的选育技术、地道中药材的标准化与规模化栽培及加工技术、绿色食品的贮运保鲜与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通过治理石漠化,改善环境,同时发展地区经济。另外,还要抓好农民技术骨干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普及各项石漠化治理技术,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同时建立农业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预防监测与试验研究力度,及时、科学6地调整环境治理措施,并制定相关对策,有效地保证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果得以可持续地利用。2.5区划石漠化程度,模式化治理方案从具体的治理措施而言,会泽县已经探索出治理模式,即先区划石漠化程度,再制定治理方案。1)对于岩石裸露率在70%以上的石山和白云质砂石山地区,土壤很少、土层极薄、地表水极度匮乏,立地条件极差,基本不具备人工造林的条件,应采取全面封禁的技术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利用周围地区的天然下种能力,先培育草类,进而培育灌木,通过较长时间的封育,最终发展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群落,而不是一步到位的进行造林治理。会泽田坝乡属于较严重的石漠化地区,全乡石漠化面积达6938hm2。该乡红岩村和李子箐村一带,当地畜牧部门带领群众经过反复实践,封山育草结合人工种草,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治理途径颇具成效。当地畜牧站计划在2012年进行1333hm2封山育草、1000hm2改良草地、400hm2人工种草的治理。根据宏观规划,该地区将来可以适当进行灌木林地的造林。2)对岩石裸露率为50%~70%的半石山及部分条件相对较好的石山、白云质砂石山,经过局部整地、每亩人工补植(播)后,再采取全面封禁措施,以期形成灌草或乔灌混交林。补植的树种应主要选择圆柏、华山松、桤木、栎类、竹类等生态经济型兼用树种。会泽县金钟镇林农在生产中发现,当地气候适宜种植多年生经7济植物金银花,且经济收益较高,于是2011年当地林业部门在封山育林前,组织群众对封山育林区及其周边林地进行了补植,树种采用了圆柏、银荆树、川滇桤木、华山松和金银花等多种乔、灌木树种。3)对裸岩裸露率在50%~70%的半石山地区具有部分灌木或具有天然下种的条件,应采取天然更新、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措施,通过“栽针、留灌、补阔”或“栽阔、抚灌”的措施形成复层乔、灌混交林(主要树种为圆柏、苦楝、华山松等用材树种及刺槐、栎类等薪炭林用以解决本地区的用材和能源问题,并适当发展核桃、花椒、柿等经济果林。会泽县待补、金钟两镇在处理退化的林地时采用了天然更新、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措施,首先在林缘附近的田地大力发展花椒的梯田种植,并深入林地对郁闭度较低的人工华山松林地进行苦楝、刺槐、栎类的补植。目前花椒经济效益明显,单位产值在1500元/hm2以上,极大的增加的当地群众收入。刺槐、栎类生长迅速,基本可满足当地群众对薪柴的需求,从而避免了对已有林分的破坏,达到缓解林地退化,逐步改善石漠化的目的。4)在山地中下部,坡度相对平缓,裸岩率在30%~50%,有草灌分布,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可种植金银花、花椒等经济树种。对坡度较缓有一定土层(2~3cm厚)的溶蚀丘陵,可有规划地发展人工草地。8表3会泽县石漠化土地治理模式表裸岩率原有植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