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和银行风险管理编者按:本文刊登的是陈宏个人看法,不代表风险管理部观点。欢迎大家就该题目展开讨论。一、塞尔协议解析(监管的悖论)巴塞尔协议本质上是个非常简明扼要的监管要求。它要求银行在其全部风险资产当中有不少于8%的资本。任何一个要求全球各个发达银行遵守的协议都不可能是一刀切的简单规则。为了避免银行对此协议进行博弈,巴塞尔协议对不同的资产给予了不同的风险权重,要求银行资本不低于加权之后的资产的8%。这些细则使巴塞尔协议显得越来越复杂。巴塞尔协议的目的有两个:1。加强国际银行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银行的特点决定了银行的金融杠杆和运营杠杆都远远大于其他任何行业。如此巨大的杠杆效应在经济萧条时期会造成严重的系统联动风险(systemicrisk)。2。为国际活跃银行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巴塞尔协议的理解在这一点上可以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把巴塞尔协议看成是一个‘富人俱乐部’,落后国家的银行要花费巨大的成本来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另一方面巴塞尔协议实际上是发达国家银行的‘反倾销’协议,这些银行担忧其他银行用廉价策略来进行竞争才制定了这个协议。日本银行当年支持日本企业在美国进行倾销式的竞争到现在还使美国银行和企业齿寒。用‘麻杆子打狼,两头怕’来形容协议内外不同银行的心态看来比较贴切。驱动巴塞尔协议演化的主要动力却似乎和巴塞尔协议要实现的目的联系不大。由于监管和被监管的利益不同,银行就巴塞尔协议展开了一系列的博弈,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1988年至今,巴塞尔协议的演变几乎都是围绕着应对银行的资本套利行为而生的。资本套利的基本手段有两个:一,围绕着如何配置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以实现减少法定(监管)资本的目的;二,如何利用会计的历史成本法还是盯市价值方法。资产证券化、回购交易和金融租赁甚至准备金的管理方法都可以成为资本套利的手法。新巴塞尔协议对资产证券化提出了特别处理办法,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银行利用证券化来做资本套利。监管当局和银行的关系是一种博弈关系,不是单纯的合作关系。从市场的繁荣和健康来讲,存在着一个‘监管悖论’,即监管的具细和市场的繁荣是呈负相关关系。过去的计划经济就是一个过度监管的市场的例子。对巴塞尔协议的评判也是一样。过于繁琐的监管条文是新巴塞尔协议的弊病之一。监管当局终究不是在一线竞争的银行,无论其技术能力、还是创新精神都不可能强于在市场中面对竞争的银行,过细的监管条文往往是弊多利少。新巴塞尔协议的影响和巴塞尔协议未来的演化还都是要拭目以待的。二、全面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的特点之一,是试图对银行的全面风险进行监管;测量和监管银行的总风险从来就是监管部门喜欢采用的策略。从银行现实角度来看,全面风险管理往往是纸上谈兵。严格地讲,全世界当前没有一个真正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存在。全面风险管理,不言而喻,就是把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银行的商业目标-股东利益最大化-联系起来,对风险进行确认和测量;把风险和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相配置,从整个银行的资产/负债层面上进行总体的、主动的、组合性的管理,实现优化资本配置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等商业目的。由此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很多,比如,什么是银行面临的总风险?银行的各个部分风险和总风险是什么关系?巴塞尔协议明确的标定了三种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它们分别提出了资本要求。那么银行的总风险是不是这三种风险的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巴塞尔协议就明确地表示对利率风险不提出资本要求。可见利率风险是总风险的一部分。另外还没有人能证明巴塞尔协议提到的三种风险具有简单可加性。巴塞尔协议在对信用风险的处理中也采用了信用风险简单可加的办法。从监管角度来讲,风险简单相加是一种保守的计算办法,对监管无不好的影响。需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巴塞尔协议到未对利息风险提出任何资本要求?利用存贷利差来盈利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基本手段,利息风险恐怕是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巴塞尔协议对利息风险的处理反映了监管部门的两难境地。一方面,监管部门希望看到银行是健康和安全的,监管部门一定要对银行的商业行为有一定的限制和约束,防止银行进行不顾风险的投机行为等等;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又不应该干预银行如何具体地做自己的业务,遏制银行业的技术和业务的创新。换句话讲,就是监管的条例要允许银行享有根据自身和市场的情况制定商业策略和经营方针的自由。如何处理利息风险,如何控制资产/负债的结构关系正是银行实施商业策略,实现商业目标的基本手段。象中国银行这样的包含银行、保险和证券投资业务的大型金融公司,把这些不同性质的业务整合到一个总的风险框架上同样是艰巨的任务。例如,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主要是围绕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侧展开的,而保险业务的风险管理是围绕负债一侧展开的。如何整合这两种对待风险的侧重是理论和实践上都颇具挑战的。三、风险管理和风险测量巴塞尔协议的特点之二:它的侧重是银行如何测量风险,而不是如何管理风险。实际工作中区分清楚风险测量和风险管理这两个概念是很必要的。风险测量是确认和计算风险暴露的过程。风险测量可以采用不同种的测量手段,标准差、VAR、CVAR等等。不同种风险要求不同的测量手段。风险测量的基本工作是确认风险因素和量化风险。正确的风险确认使有效的风险管理成为可能。风险管理则是一个管理过程,其本质是配置不同资源来达到改变风险特征的过程。风险管理则是一系列的商业决策,而不是简单的风险测量和报告撰写活动。谨慎、安全的风险管理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权限配置,也要求准确的风险测量。风险测量是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前提,但风险测量绝对不是风险管理。举例,贷款客户的资产、股东权益的价值关系见图。图中的黄色曲线代表银行如果对客户授信后的回报特征(P/L),即贷款回报的上限是有限的,而下限相对来讲范围很大,这是一个看跌期权的特征。风险测量可以计算和产生所有图中表现的数字;而如何改变图中贷款价值的风险特征确是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在最保守的状态下,银行希望能够通过一个对冲(hedging)交易把贷款的向下风险(downsiderisk)给冲掉。见图贷款和股东价值是期权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到期公司价值到期价值公司价值股东权益价值贷款价值贷款担保是一个看跌期权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到期时公司价值到期价值公司价值股东权益价值风险贷款价值暗含的看跌期权价值(担保价值)无风险贷款即,银行希望得到一个浅蓝色曲线代表的交易来对冲黄色曲线(贷款风险特征)中的风险。实现这个交易的直接手段可以是担保,或者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和其他金融公司的掉期;间接手段可以是押品,或者是贷款价格的调整,甚至是放款计划或者是还款计划的调整等等。如何使用这些手段来表达和实现银行的商业目的和风险偏好正是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巴塞尔协议是关于风险测量的一个监管协议,而不是指导银行风险管理的原则。满足巴塞尔协议要求并不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满足巴塞尔协议要求也不表明一个银行的风险已经得到妥善的控制和管理。银行在为满足巴塞尔协议进行的基础建设中需要审时度势,有了满足巴塞尔协议的基础建设并不等于不良贷款会随之减少。四、银行帐户,交易账户以及围绕资产的交易(Tradingaroundassets)在银行管理当中,处理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是银行管理市场风险的基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并没有就此做出建议。国内商业银行的一般做法是把交易部门/资金部门当作一个‘黑匣子’来处理,基本把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完全割裂开对待,而且交易账户中的交易往往是投机性质的短期交易活动。在分析银行账户损益(P/L)特征的过程中可以找到一些如何处理交易账户的线索。见图: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P/L-50-40-30-20-100102030405001020304050607080利率变化(基点)P/L交易账户银行账户观察上图,银行帐户表现出负债敏感型的负缺口特征,即在利息上升的环境中,银行的收入下降,这种损益特征如同在银行资产中包含了一个卖出期权,也可以描述为该银行具有一个对利率的天然空头敞口(naturalshortposition)。在这种情况下该银行如何指导其交易部门的交易?一般来讲,其交易部门的活动不应该进一步加剧银行帐户对利率的空头敞口,交易活动应该遵循规避银行帐户利率风险的原则,沿着减少其对利率的空头缺口方向进行,见图。这样的交易原则叫作“围绕资产的交易”(Tradingaroundassets)。举例来讲,最近发生的中航油的破产危机就对此交易原则具有说明性。中航油作为一个为航空公司提供燃油的经销商,影响其成本变动的最大因素是燃油的价格。中航油的主营业务对燃油价变动所具有的特征与银行帐户对利率的特征相同-对燃油价格的天然空头敞口特征,即燃油价格上涨,其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同时中航油在金融市场上卖出了大量的燃油买入期权(writecalloptions),由于燃油买入期权的价格随燃油价格上涨而上升,所以卖出燃油买入期权的收入具有随燃油价格上涨而下降的特征,这极大地加剧了中航油对燃油价格的空头敞口,从根本上违背交易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从公布的信息可知,中航油最大的敞口是5200万桶燃油,价格在50美元左右,粗略地估算,2004年原油的价格波动率大约在30%,当时的每天价格波动率1.5%(30%/365或者30%/250)左右;那么,它的每日99%VAR=5200万x50美元x2.33x1.5%=9087万美元。这个VAR值比一个美国大型银行或者投资银行的每周99%VAR值限额还大。可见,中航油的交易活动在交易方向上是不合适的,在交易量上是不审慎的。围绕资产的交易的原则是根据在资产的损益特征来指导其交易活动。对于银行来讲,其资产中的暗含期权就是指银行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资产的配置/构成。围绕资产的交易的原则把银行交易帐户中的交易和银行的主营业务合理地结合起来,该原则应该在银行交易部门的管理中发挥作用。投机性交易和围绕资产的交易的对比见表格。典型特征投机性交易围绕资产的交易目标从价格变化中快速获利依靠资产暗含的期权获取利益风险水平高低到中等管理特点相对独立运营需要整合到银行的整体策略中风险暴露透明度低,高风险来源任何交易中的金融工具资产中的暗含期权损益波动性金融工具价格驱动价格驱动以及银行业务驱动风险管理系统要求标准化的系统复杂,客户化的内部系统五、信用风险悖论风险管理里有一个著名的悖论,叫‘信用风险悖论’。它描述了传统银行的典型管理困境。传统的银行经营方式是依靠客户经理和信贷员多年的经验和客户关系来进行信贷业务,银行并持有贷款一直到到期为止;其实质有二点,一,银行是作风险信息的生意,多年的客户关系使银行比其他金融机构拥有更多的信息,从而在信贷业务中具有竞争力。另外这一特点也界定了一个银行业务范围往往是某一个特定领域,缺乏业务的多元性;二,把贷款持有到期造成授信决策和贷款组合决策的不可分化,即授信决策也就是贷款组合的决策。第一点使得银行具有信用风险中的集中性风险;第二点使得传统的银行信贷管理被称为‘被动的组合管理’。这使银行的信贷在组合层面上呈现低效率,组合的风险/回报关系偏离投资有效率边际曲线。‘信用风险悖论’是指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信贷管理,无论一个银行如何加强尽职调查和授信管理,其投资回报总是低于应该得到的回报的现象。打破这个悖论的办法是:将授信决策和贷款组合的决策分离,进行主动的组合管理。实现的条件是:存在一个对信贷资产的二级交易市场。六、主动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是主动地调整资产组合的过程。很自然的问题就是要寻找和创造可以对资产组合进行调整的手段和工具。改变信贷资产组合的手段是什么?1、贷款买卖最直接的改变资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