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是纲一谈“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党性原则,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在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报告会上,省委书记郭庚茂用“六变六不变”做了深刻论述,高屋建瓴,发人深省。由于历史变革、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不同社会制度在相互对峙和交流中错综复杂地演进,致使我们所恪守的信仰、信念受到严峻的考验和冲击,甚至部分人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方向上的思想迷惘和精神空虚,需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反思、醒悟、再认定。“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变,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没有变”,“六变六不变”中,第一个不变的就是理想信念。“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是艰苦长征途中红军讲得最多的一句话。“革命理想高于天”是许多革命先烈爬过雪山、走出草地的精神支柱。为什么我们能在革命和建设最困难的时期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就是因为我们有伟大的理想,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惟有共产主义真”的执着追求。信仰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总方针,称之为主义;信念是有关社会和人生的基本信条和奋斗目标,称之为理想。马克思主义是把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彻底的唯物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为一体的崇高信仰,追求真理、彰显正义、尊重科学,符合客观规律和人类良知。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共产党人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崇高理想,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近期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其初级阶段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尤其不可能一帆风顺。对理想信念是牢记还是淡忘、是坚守还是迷茫,这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试金石”。应该说,大多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但也有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心存疑虑,对“西化论”不得其解、不识其害,迷失了方向,成为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信徒;有的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不信马列信鬼神”,新建搬迁党政机关办公楼请“大师”看风水;更有甚者,向往西方社会制度,迷恋腐朽的生活方式,在大是大非面前稀里糊涂。凡此种种,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变了,就会丧失奋斗目标,就经受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考验,就会滑入深渊。在一些地方,为什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个顽疾屡治不愈?为什么不断有党员干部蜕变为腐败分子,走向犯罪的深渊?说到底,是理想丧失了,信念崩塌了。“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坚定志向。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焦裕禄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同志们把沙丘治好”,都是短短一句话,饱蘸着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和坚定。与夏明翰、焦裕禄同志所处时代相比,当前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思想观念越趋多元化,越需要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取共识,充分发挥理想信念的“定盘星”作用。理想信念坚定了,才能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在明辨是非中锤炼品行;也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守得住根本,经得住考验,始终站得正、立得牢。理想信念是个纲,纲举目张。理想崇高,方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朴素洁白;信念纯洁,方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为民情怀;信仰坚定,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坚守理想信念,我们才能克难攻坚,谱写好中国梦的河南篇章!党的宗旨永不变二谈“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一些地方,经济指标上去了,为什么老百姓的幸福感却没有增加多少?一些党员干部,“白加黑”、“5+2”地工作着,为什么会有“现在群众工作不好做”的慨叹?一些领导,办公室里有电脑,智能手机掌中握,为什么却听不到真话、摸不到实情?以焦裕禄为镜,不难发现,“群众工作不好做”的病灶,在于有的党员干部,忘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丢到了脑后,被“四风”吹得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哪有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群众怎么会没意见呢。党章中明确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从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到改革开放让人民“富起来”,再到让13亿人“幸福起来”,我们党之所以能用“中国道路”折服世界,就在于党的历史任务虽然在不同时期会变,但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没有变:总是立足于争取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确定阶段性的奋斗目标,使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融为一体、紧密相连,同甘共苦、团结奋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情之所系,心之所在。始终践行党的宗旨,要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情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群众的口碑是自己无上的光荣。”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在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利益多元化的今天,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都应该经常问自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能不能多到困难群众家看看、多到偏远贫困地区走走;多办些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始终践行党的宗旨成为自觉行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牢记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我们才能和人民群众手拉手、心连心,共创美好的明天。实事求是是灵魂三谈“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这是为人处世的圭臬,也是求真务实的基本要求。对上爱端“盆景”,亮“样板”,“三分成绩讲七分”;对下兜圈子,捉迷藏,“一推六二五”……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这种心理上的“浮躁”、作风上的“浮漂”、工作上的“浮夸”、思想上的“浮名”,是背离实事求是的集中表现,与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水火不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是实事求是的大敌,如果任其滋生蔓延,势必贻害无穷。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核心和优良传统。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会有所变动,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全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今天,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进入关键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真与假、是与非、公与私、虚与实,时刻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党性与人品。越是处在重大的历史关头,越是面临众多困难和严峻考验,我们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焦裕禄是最现实、最生动的榜样。焦裕禄不死抠“本本”,不生搬硬套,从兰考实际出发,作出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和焦裕禄所处的时代相比,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有了巨大改善。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价值追求,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实事求是不仅是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一个人现在能做到实事求是,不等于将来也能实事求是;在一件事上实事求是,不等于在所有事上都能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坚持实事求是任重道远。当前,我省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四化同步之路,建设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更需要时时处处牢记实事求是、践行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决定了一个干部能否站得更稳,走得更远。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大胆地闯、大胆地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才能做到不走错路、少走弯路,将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伟业推向前进。群众路线是法宝四谈“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时下,对一些干部的工作,群众很有意见。他们要么“没法办”,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拿不出有效办法,敷衍塞责,积累更大的矛盾;要么“胡乱干”,自以为高明,是群众的主宰,办起事来简单粗暴,强制拆迁、暴力执法等行为屡禁不止,激化了社会矛盾,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问题出在哪里?想一想当年的焦裕禄,面对“三害”肆虐,他既不发牢骚怨天尤人,也不拍脑瓜决策,而是走访群众,调查实情,从中找到治理办法。对照焦裕禄这面镜子,就会发现,现在一些干部身上出现的问题,根子就在于他们丢掉了群众观点、偏离了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发展历史证明,丢掉群众观点,我们就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丢掉群众路线,我们就无法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军事观察组到延安考察后,得出一个结论:国民党占有着大片的土地,而共产党则占有大片的人心。正是靠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人心所向,我们党战胜了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会变,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没有变。当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启动着航空经济的加速度,农业现代化的步履还十分艰难;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加快转型的突出亮点,而内在结构性矛盾还制约着发展;社会管理已从强调刚性治理向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转变……越是做大事、办难事,越要依靠群众,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要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领导干部要拎着“乌纱”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为己做“官”。讲点理论、说点漂亮话,老百姓可能不会,但如果说到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群众眼睛是最亮的。战争年代,党员干部冲在最前线,推动改革发展,领导干部也要走在联系群众的第一线,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肩并肩,由此得来的工作方法,就能合乎群众利益诉求、顺应发展规律,就能凝聚合力,取得实效。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手握群众路线这个法宝,有了牢固的群众基础,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才容易同群众说上话、有沟通、好商量、能协调,还怕有什么事办不成!讲奉献没有过时五谈“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新近发生了不少案例: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谋取工程提成,放松监管致使桥塌楼毁;有的领导干部,为给亲属的公司牟利,利用职权推广不适宜种植的种子,导致当地小麦大面积严重减产……“为捞自己一块砖,扒了大家一幢楼”,某些领导干部一事当前,“私”字当头,利欲熏心,把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抛到了脑后,出问题是必然的。集体主义一直是我们党坚持的价值导向,甘于奉献也是共产党人优良的政治品质。一句“团结就是力量”的响亮口号,凝聚起了中华儿女“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坚定意志。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脑子里多一点集体概念,心里边多一点群众利益,行动上多一点埋头奉献。时空变幻,人们的价值理念会变,但我们党倡导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没有变。“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所有人全面发展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并不否定合理的个人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动力;“以人为本”也要求尊重每个人的意愿和利益。“大河”“小河”相互依存,个人集体并不矛盾。在现实中,缺乏“合理谋利”思想、公益公德概念和公平竞争意识,造成一定程度的伦理失范、道德滑坡、底线失守,各种损人利己的丑恶现象可谓触目惊心。在此背景下,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改作风、讲公益、勤奉献,引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好转。“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的党章要求,是刚性的党员义务;焦裕禄那种不为名、不为利,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形象,是历久弥新的精神激励;带领全省人民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是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