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心得体会本人通过参加这次中国教育干部培训,以及认真学习理解《教育规划纲要》,可谓是感受深刻,感触颇多。对新时期下,基层农村学校如何更好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相信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大业一定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现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些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更新观念如何使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我想最关键的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摈弃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贯彻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现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一是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管理经验,取其精华,融入到自身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式中,借人之长,补己之短,灵活运用而不生搬硬套。二是要进行教育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联系农村教育的现实状况,理性地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创造性地突破因教育机制而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真正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二、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把服务于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我们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我们在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路线和政策的基础上,要创新地促进教育方式的改变。一是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民主、自由、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关爱等人文因素注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构建心动、脑动和手动的理想课堂。二是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考试,轻活动”的不良倾向,改变“一张试卷定评价”、“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评价模式,要切实从“应试教育”的泥沼中,奋力前行于“素质教育”的阳光大道上,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三、德育为先,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把工作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四、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教改,是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我感受到《纲要》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开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朱巧丽2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