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业考核《学前儿童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镜像自我答:来形容自我是与别人面对面互动的产物。别人好像一面镜子。我的自我意识是我从别人的心里看到别人怎么看的我2.空间知觉答:空间知觉是指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两个视网膜上的略有差异的映象,是观察物体空间关系的重要线索。3.记忆的精确性答:有的人“过目成诵”的记忆品质,是记忆的精确性的超长表现。4.抽象逻辑思维答: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这是高级的思维方式。5.最近发展区答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6.个性答: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幼儿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答:(一)善于发现并积极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二)帮助幼儿充实知识、丰富经验(三)注重各种类型的创造性游戏(四)正确认识,充分发挥绘画活动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五)重视幼儿的自由交谈2.简述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答: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诊断基于这样一些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并且这些症状影响到了家庭、学校、工作或者是社交行为。3.幼儿注意范围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答:(1)注意的范围的大小,有一定的恒力制约性。(2)取决于注意对象的特点以及注意者本人的知识经验。注意对象越集中,排列约有规律,越有内在的意义联系;注意者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范围就越大。(3)幼儿注意范围的特点:总的来说,比较小。但随着幼儿生理的发育和知识经验的丰富,注意的范围逐渐增大。4.婴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指标是什么?答:1.认识自己2.认识我的。。。3.从别人评价到自我评价4.表现自我到克服害羞5.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有哪些因素?答:1)环境因素;2)认知因素;3)移情;4)强化。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什么是“视崖”实验?“视崖”实验具有什么意义?答:人类深度知觉能力是天生的吗?为弄清这个问题,吉布森和沃克发明了“视崖”装置。他们把婴儿或小动物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躲避。视崖即视觉的悬崖。实验逻辑(原理):实验设计的要点为排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如果在排除过去经验的情况下,被试的结果和未排除时一样,那么即可证明知觉无需以往经验的支持,证明深度知觉和避免从高处跌落的能力是自动生成的,而非经验的产物。实验装置: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能容纳会爬的婴儿的平台,平台两边复盖着厚玻璃。平台与两边厚玻璃上铺着同样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紧贴,不造成深度,形成浅滩;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装置的深、浅两侧招唤婴儿,观察婴儿是否拒绝从有深度错觉的悬崖一边爬向母亲,借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的发生。实验证明,出生六个月左右(甚至更早些)的婴儿,尽管母亲向他(她)招手呼唤,诱导其爬向母亲,但均被拒绝。这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深度知觉的能力。动物实验表明,凡是一出生就会行走的动物,生后不久就能看出深度而躲避悬崖;而生后尚需经过一定时间才会行走的动物,则和人类的婴儿一样,要到会爬一段时间以后,才能看出深度而躲避悬崖。吉布森和沃克(Gibson&Walk,1961)对36名6.5~14个月会爬的婴儿进行了视崖测试,结果表明:有足够大的视崖深度时(大约90cm或更多),只有不到10%(3名)的婴儿会越过悬崖爬向母亲,而有27名婴儿从中间爬向浅滩。当深侧的方格图案距离玻璃板越来越近时,就有越来越多的婴儿爬过深滩;当视崖深度是26cm时,有38%的婴儿爬过深滩;而1m时只有8%(主要是年龄较大的婴儿)。沃克(Walk,1979)研究发现,当视崖深度为26cm时,68%的7~9个月的婴儿爬过深滩,而10~13个月的婴儿只有23%。其结论是:1.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2.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展;3.9个月以前的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26cm。对婴儿视崖研究还发现,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2.感受性变化规律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在幼儿园活动中对其进行应用?答:(1)感觉的适应感觉的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既可以提高人的感受性,也可以降低人的感受性。一般而言,弱刺激可以提高人的感受性,强刺激可以降低人的感受性。感觉的适应表现:视觉适应最明显。视觉有明适应和暗适应。明适应的时间很短,约1分钟之内完成。暗适应所需时间较长,中央视觉转向边缘视觉。暗适应初期,锥体细胞与杆体细胞同时作用,之后,只有杆体细胞作用。暗适应程度与视紫红质的合成有关。听觉的适应不太明显,听觉适应如纺织厂的工人对机器轰鸣声的适应。触觉的适应较为明显,如冬泳。嗅觉的适应表现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味觉也有适应。痛觉的适应很难发生。因此,痛觉才是有机体的警报系统。(2)感觉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的对比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如“月明星稀。先后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所产生的对比现象。如,先吃糖,再吃苹果。(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感官的感受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的现象。如微痛刺激可能使视觉感受性提高;微光刺激能提高听觉的感受性。强光刺激则降低听觉的感受性;噪音刺激降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4)不同感觉的补偿作用。某种感觉缺失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补偿,这种现象就是不同感觉的补偿作用。如聋哑人可以“以目代耳”,盲人可以“以耳代目”。(5)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例如,从音乐中听到流水、马鸣、电闪雷鸣、鸟语花香。绘画上的“近树浓抹,远树轻描”等。(6)人的感受性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感知觉规律主要包括适应、对比、知觉的理解性及选择性。学习这些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组织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一、感受性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所谓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能力,也就是感觉能力。感受性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能够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是指能够感觉出刺激物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感受性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与分析器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适应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感受性彻底消失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如:在噪音很大的车间工作的人,刚开始会感到很不适应,觉得从这种环境中走出来后,耳边清静许多。可是一进入车间后马上又感到难以承受,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慢慢就会适应了。再后来则对噪音没有反应,完全不在意了。2.感受性提高与降低感受性提高的最显著现象就是“暗适应”。当我们白天进入电影院时,刚进去的一小段时间会觉得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是用不了多久,几秒钟之后,就会看清室内的景物了。这是感受性提高的具体例子。感受性降低与感受性提高的情况正好相反,在我们看完电影后,从电影院走出来会觉得眼前太亮,睁不开眼睛,但大约几秒钟后就适应了,这就是感受性降低的现象。3.交叉适应交叉适应是指两种感受前后相继,前面的感受与后面的感受形成对比,从而改变后面的感受。如:吃过糖后紧接着再吃水果就会觉得很酸,吃过苦的东西后再喝水会觉得水很甜等,都是这个道理。(二)分析器活动的相互作用1.不同分析器活动的相互作用不同分析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分析器的感受性。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分析器受到强烈刺激持续作用,感受性会降低;另一方面,分析器受到微弱刺激持续的作用,感受性会提高。比如,在车间或运动场播放轻音乐,能够提高工人、体育运动员的光分析器、运动或平衡分析器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声音所引起的听分析器的活动,就会降低同时发生作用的光、运动以及平衡分析器的感受性。2.同一分析器各部位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同一分析器各部位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最突出地表现为感觉对比,所谓感觉对比是指同一分析器在不同强度刺激的影响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有两种。一是先后对比,是指两种感受前后相继,前面的感受与后面的感受形成对比,从而改变后面的感受(如交叉适应)。二是同时对比,这是同一分析器同时产生的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同一灰色的方块放在白色背景下就显得深一些,放在黑色的背景下就会显得浅一些;若把它放在红色背景下就会有些带绿,放在绿色背景下就有些带红,这都是色觉的对比。(三)感受性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感受性变化规律,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与生活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在引领幼儿从户外进入室内或由室内到户外时,要稍稍停留一会,以便幼儿能适应光线变化,防止因为光线尚未适应就活动而引起的意外。2.教师要注意室内或活动场所的空气清新程度,一些有毒或有害的气体幼儿本身并不知道,在长时间呼吸后更是难以察觉,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教师不要让幼儿长时间的闻某种气味,一是保护幼儿嗅觉的灵敏性,二是防止意外发生。3.教师在让幼儿品尝食物时,要注意时间的间隔,避免由对比引起幼儿对事物的厌烦或排斥,同时也有助于幼儿味觉保持灵敏。4.教师说话避免大呼小叫,播放音乐的音量要适中,以免干扰幼儿的感受性。5.教师制作教具或组织活动时,要注意颜色对比规律的应用,通过颜色对比使教育目标更加突出、明显,易于幼儿观察和学习。二、知觉选择性规律与应用幼儿的眼睛可以同时看见许多景色和人物,但是为什么只对一部分人或事物感兴趣,在一群人中发现自己的爸爸;幼儿的耳朵可以同时听见很多种声音,但是为什么偏偏能在各种声音中辨别出妈妈的声音?原来个体的感觉器官在虽然同一时间内接触许多事物,但是对这些事物是有区别的对待的,只选择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忽略一部分不关注的事物,从而使知觉对象更加清晰、明确,这就是知觉选择性规律。个体对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反映效果是不一样的。知觉对象的形象鲜明,轮廓清楚,结构完善,凸显在背景之前。而知觉背景的形象则比较模糊,没有确定的结构,弥漫的衬托在对象的后面。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可以互相转化。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区分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以及声音等方面。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二者越容易被区分,反之,如果对象与背景非常相似,那么区分起来则会很困难。在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如,在黑夜里如果前方有一盏路灯,那么会让人觉得非常明亮,也非常容易被发现:但是如果在中午,即使路灯亮着,也很少有人会发现。消防队员穿着橘红色的队服就是因为在执行任务时容易被发现,有利于工作的进行。根据这一规律,幼儿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要注意讲授的内容应当与相关背景清晰的区分开,幼儿注意力很差,如果知觉对象不易被察觉,那么就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制作教具时,要考虑到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差别,以便幼儿能很容易的进入教育情境,不被无关因素干扰,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对象的活动性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动静关系影响着对象被区分的难易程度。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下活动的对象很容易被知觉出来。在平静的湖面上,游弋的小船非常容易被发现就是这个道理。人行横道上的红绿灯,在显示绿色时是一个摆动的人形,这样做是为了帮助色盲的人,也有显示更加清晰的目的。幼儿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规律,让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