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论》课程作业(选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第一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及其研究1.1试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及其含义。答: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1、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只把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把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3—6岁儿童加强口语听说训练。一般来说,母语是人们掌握得第一语言,而且认为母语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然获得,也称母语获得或第一语言习得的,它不同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因此,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无论在研究对象上还是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第二语言学习的看法上,都是有偏颇的。2、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也着重于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应当在认识社会、社会交往和生活中展开1.2试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主要研究任务。答:(1)进一步探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①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进程:儿童获得语言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②提高学前儿童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儿童在加工语言的同时,认知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学习能力得到发展。③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兴趣④学好口语,提高早期阅读能力,为学业成就和未来成功打好基础: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人的阅读能力往往决定了他的学业成就,同时也是个人未来成功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条件。(2)解释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及现象,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规律,并运用规律来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1.3试述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价值。答:学前儿童语言具有多学科、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就目前发挥作用较多的领域看,其研究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1、语言学价值2、心理学价值3、教育学价值4、文化学价值1.4试述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方法。答: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在语言获得、语言学习和语言教育的过程。只有经过系统的自然观察、对现实的调查研究和实践的行动研究,才能判明其方法是否有效。因此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为:根据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学基本原理和人类语言学的发展规律,运用自然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和教育行动研究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1.自然观察法。具体方法有: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实况详录法、时间取样法等等,其中日记描述法中的主题日记法和实况详录法对语言教育而言是比较适宜的。2.调查研究法。一般可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原因调查、跟踪调查等。3.行动研究法。第二章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和功能2.1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是什么?答:一、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1、语言不是自发产生的。2、语言符号系统具有地域的、民族的、阶层的差异性。二、语言是一种信息系统。三、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2.2试述学前儿童语言的功能。答: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三、学前期语言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四、学前期语言教育可以为学习书面语打好基础。第三章语言发生的生物基础和社会实践基础3.1试述发音器官的成熟和语言发展的联系。3.2试述语音听觉系统的成熟和语言发展的联系。3.3试述大脑神经中枢的成熟和语言发展的联系。3.4语言中枢成熟水平导致儿童语言能力有哪些差异?答:语言中枢成熟水平的差异导致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而导致儿童语言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口说话的月龄不同;发音的清晰度不同;对周围于艳艳刺激的敏感性不同;语言内容不同;语用方式不同;语言的兴趣点不同;这说明正常儿童之间由于语言中枢成熟顺序的不同而表现出语言能力发展上的种种差异。3.5试述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答:语言的基本职能是作交际工具。从一开始就与社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将随着人类社会的消亡而消亡。(一).语言产生于社会(二).语言存在于社会1、个体形式与整体形式;2、固体形式与环境形式;3、全民形式和社团形式;4、标准形式和地域性形式;5、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三).语言发展于社会(四).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社会的消亡导致语言的消亡,而语言的消亡却不一定以社会的消亡为前提,或者说与社会的消亡有必然的练习。反过来,社会同样也要依赖与语言,客观上也不存在没有语言的社会,语言的消失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崩溃。社会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反过来语言的发展同样听懂社会的发展。一般说来,语言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语言的修订、改进和更新,语言智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社会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第四章学前儿童的语言获得和语言学习4.1试归纳不同学派有关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答:1.后天环境论:①机械模仿说:模仿说选择性模仿说②强化说:斯金纳的观点及批评3)中介说:基本观点及批评2.先天决定论:①先天语言能力说及乔姆斯基的基本观点②自然成熟说及勒纳伯格的基本主张3.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①皮亚杰的认知说以及基本观点②布朗等的规则学说及基本点。③布鲁纳等的社会交往学说及基本观点。1.后天环境论:①机械模仿说:模仿说选择性模仿说②强化说:斯金纳的观点及批评3)中介说:基本观点及批评2.先天决定论:①先天语言能力说及乔姆斯基的基本观点②自然成熟说及勒纳伯格的基本主张3.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①皮亚杰的认知说以及基本观点②布朗等的规则学说及基本点。③布鲁纳等的社会交往学说及基本观点。4.2试述儿童语言获得关键期理论对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启示。4.3举例说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答:(一)、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二)、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三)、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四)、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4.4试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答:(一)、生理因素儿童语言的发展深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但是,生理因素只是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可能性和规定性。所谓生理因素,是指整套发音系统(例如:口腔、声带、气管、肺等)和大脑神经系统是否健全,都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学习。此外,感觉器官包括眼、耳、皮肤、口、鼻等,对语言的学习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二)、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儿童学习的影响,早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较多的研究。在心理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大脑的认知能力方面语言能力无论是印入性的(例如;听和说)还是表达性的(例如:说和写)、都建立再去爱对语言内容的理解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有密切关系,语言能力是受一般认知能力制约但又有自己特殊性的认知能力。(三)、社会因素社会的各种因素对于儿童的语言学习也有相当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社会因素,是指儿童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比如成人和同伴对他的态度等。社会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儿童的社会生活环境、成人的语言观念和对待儿童的态度1、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儿童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语言的。社会生活环境是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庭的和社会的诸多因素交叉组合而成的,这些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巨大的或细微的影响2、成人语言观念的影响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关于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诸如:书面语和口语的地位、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地位,对本族语和外语的情感等。成人的语言观念对于儿童的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3、对待儿童的态度的影响对待儿童的态度,反映着社会的儿童教育观念。不同的儿童教育观念及其带来的对待儿童的不同态度,也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4.5联系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途径的内容,谈一谈具体的教育措施。答: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一般与其年龄阶段的特征密切相关。(一)、在主动模仿中学习学前儿童对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刺激特别敏感,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说话的积极性,因此,他人的语言就成了儿童学习的对象,而且多以模仿的形式出现。儿童的语言模仿是在与周围语言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的,因为儿童有强烈的学话的动机,所以许多模仿都是自发的。儿童在语言方面的模仿大致有四种方式:1、即时的,完全模仿学前儿童中此类的模仿一般较少,主要发生在小班初期2、延缓模仿儿童从各种渠道中自然而然接受的范句,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不立即模仿,而是在相隔一段时间以后,当类似的情境出现时,他们才把范句或与范句近似的话语复述出来。3、创造性模仿也称选择性模仿,即按照范句的句法结构,在新的情境中表述新的内容。这类模仿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原有词句,而是以原有词句的结构或内容为参照物,在创造性想象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语言构型。有研究表明,提供语言示范并随后加以强化,称为“模仿训练”可以引起儿童的选择性模仿,而且能导致新的结构形式的自发运用。我们在语言教育中也经常采用示范、模仿和强化的策略,引发儿童的创造性模仿4.6观察与记录儿童在游戏中交往语言的表现情况,提出响应的教育对策。答: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是儿童快乐而自由的时间活动,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愉快地与同伴交往、合作。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自始至终伴游戏,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在游戏中,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学习随处可见。可以说,交往语言是在儿童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建构的。幼儿初期,在独自游戏中,儿童往往凭借语言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边想边说边玩,而这种独自言语,正是社会性交往语言产生的基础,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倾听儿童的独自言语,予以正确引导。游戏中的独自言语是交往语言产生的基础,儿童与同伴共同游戏,更是交往语言实践的大好时机可以说游戏给所有的儿童提供了说话练习的实践机会,表现在语言交往空间上距离缩短,时间上频率增加,其结果是促进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极大提高。第五章0-3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5.1试述婴儿语言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答: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无论他们出生的地点、出生后所接触的语言如何,也无论他们开始掌握语言的时间快慢、智力发展的水平高低如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都惊人的相似。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语音发声发展阶段:1、非自控阶段(出生—20天)2、咕咕声阶段(21天—5个月)3、牙牙语阶段(6个月—1岁左右)4、学话阶段(1岁—1岁半)5、积极言语发展阶段(1岁半—6岁)二.语音知觉发展阶段:1、声调知觉发展2、音位知觉的发展3、词的语音表象的建立5.2如何处理好语言模仿和语言创造的关系?第六章3-6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6.1试述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主要特点。答:(一)、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儿童学习各种语言符号及其结构组织方式的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成人不可能期望那种“一教就会”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方面,儿童对于周围人们提供给他们的语言范型进行着种种选择,只有那些他们能理解、能模仿的语言范型才会被他们所注意,并有意识地去加以练习;另一方面,儿童在直接模仿成人语言的同时,总是在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着创造性、变通式的模仿,即将听到的句子稍加变动,变成自创的语言进行表达。此外,儿童往往还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周围人的言行。也就是说,周围人们向儿童提供什么样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受儿童自身特点的影响。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当儿童有交往的需要时,他们才会主动地搜寻记忆里的词汇和句子,尝试着进行表述。毕竟,语言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儿童只有在大量的语言交际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二)、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通过儿童模仿语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选择性和变通性,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学习语言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每个儿童都在依据已有的经验和已积累的语言和周围人交往,并从他人的语言中学习新的语言成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