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2009年度工作总结2010年1月20日2009年,我校在市教育局和江苏电大、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领导与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团结奋斗,有重点、有步骤、有特色地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一、党建工作求真务实,创新创优,开拓了学校发展的新境界(一)中共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圆满召开2009年1月12日,中共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委员会举行了换届选举大会。校党委副书记蔡廷伟同志代表上届党委作了题为《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学校事业全面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特别强调了筹建常州社区大学,突出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和终身学习指导中心功能,打造常州市远程教育中心和终身教育基地的新前景。大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了常州电大新一届党委委员。校长刘维俭同志代表新当选的党委委员发表了题为《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为实现学校新一轮发展而奋斗》的讲话。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校党建工作走上一个崭新的阶段。(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受到好评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服务地方做贡献”的总要求和“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围绕“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管理规范,实现科学发展”主题,我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按照检查指导小组的意见和校党委的安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扎实有效地搞好学习实践活动。(三)荣获常州教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一等奖根据市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我校真抓实干,创新创优,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开展了“红卡示范,创建‘五好’”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并取得了良好2的效果。在2009年6月30日召开的常州市教育系统纪念建党88周年暨教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表彰大会上,我校被评为常州教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一等奖。二、常州社区大学顺利成立,社区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开拓了学校发展的新天地2009年5月26日,经市编委会正式审批,以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的常州社区大学正式揭牌成立,成为江苏省首家市级社区大学。常州市政府主办,市教育局主管下,我校紧抓这一具有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资质的开放大学对我校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奋发有为,以钟楼区为重点,面向常州全体社区居民,积极实施全民终身教育和学习指导服务工作。(一)积极开展社区课程资源建设学校首先精心组织在常高校教师和行业专家对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针对性地制定了社区教育课程标准,开发了100门具有常州区域特色、贴近市民工作与生活需求的课程资源,课程分为文化素养、职业技能、教育辅导、现代生活、休闲娱乐等五大类,向市民敞开免费学习大门,全力满足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此外,学校还想方设法引进了300门视频课程资源。其次学校还认真设计并初步建立了常州终身教育网站,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发挥好“全民学习指导中心”功能。在常州终身教育网建设上,常州电大具体负责社区教育的综合管理、对外联络、计划安排、理论研究、网络资源建设和服务、师资培训、指导基层教学等工作。(二)积极开展“课程进社区,教育惠民众”活动自成立以来,常州社区大学以开放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服务市民终身学习为宗旨,以提高市民现代文明素质和文化水平为基本任务,积极开展了“课程进社区,教育惠民众”活动。常州社区大学首批社区教育课程在常州市200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上亮相并首先被钟楼社区学院引进使用,揭开了社区大学开展“课程进社区,教育惠民众”活动的序幕。其中,早教课程、母亲素质工程已分别申报全国特色社区教育早教课程和全国特色社区教育项目。2009年12月20日,常州社区大学两批多门课程在钟楼、天宁、戚墅堰、新北等社区学院全面开讲。“没有围墙”“没有门槛”“零收费”的社区大学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三)积极开展了终身教育课题研究。学校已承担并开展了“常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中国成人教育学会副会长陈乃林主持的关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这一国家级课题的重要子课题。3常州社区大学的成立及其所开展的工作标志着我市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工作揭开崭新一页,常州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在全省率先走出历史性的一步,这必将在全市创造“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良好条件与浓厚氛围。三、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建校30周年暨常州社区大学成立庆典成功举行,特色鲜明,意义深远2009年5月26日,我校隆重举行了建校30周年暨常州社区大学成立庆典。本次庆典准备充分,组织精密,节目精彩,成果丰硕,“六个一”(一本校史、一本画册、一本征文集、一本纪念邮票册、一本印章纪念册、一台有特色的纪念大会)全面总结了电大建校30年办学的办学成果与办学经验,社区大学的成立则开辟了学校发展的新天地,庆典获得了电大系统和社会各方的积极喝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成为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社区大学为全省首家,成为我市推进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意义深远。2009年9月21日,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求学人生》栏目组统筹陈静、导演马红光、摄像王春瑞一行专程来到常州采访常州电大85届文科班优秀毕业生邓超和以梅文岩等为代表的常州电大85届建材班的同学。在中央电大迎来建校30周年庆典前夕,中央电大在全国发起了纪念电大建校30周年征文活动。身受电大的教育与厚爱,我校广大校友倾情关注和参与征文活动,我校85届文科班校友、现常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邓超的《电大,我的财富之源》和常州市老干部局局长梅文岩《建材班的故事》催人泪下,动人心扉,引起了《求学人生》栏目组的极大兴趣与热情,他们慧眼识英雄,选中这两个典型寻芳觅踪,拍摄他们求学人生的特定经历与感悟。四、师资队伍不断优化,职称评聘喜获丰收,骨干人才成绩显著(一)第二届师德建设月活动获得良好效果我校坚持把加强师德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学校专门制订了《关于开展第二个师德建设月活动的方案》,结合庆祝教师节,围绕“爱与责任”这个主题,先后开展了师德教育和新教师上岗培训活动、师德建设整改落实活动、《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以及“我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献一策”征文活动、举办了师德专场报告会、师德建设专题论坛。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师德建设月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教师职称、学历结构喜获丰收在本年度江苏省高校高级职称评审中,我校再次喜获丰收,刘维俭、乔维德分别成功晋升为研究员、教授,上官红霞转评为副教授、刘艳红晋升为副教授,至年底,有教职工155人,其中专任教师124人。双师型教师23人,硕士研究生45人,硕士研究生4占教师总数36%,正高职称教师3人,名列全省电大系统榜首,副高职称教师39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教师总数34%。(三)拔尖人才培养再得新人本年度,乔维德教授和罗健讲师被选为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管理期为2009年至2013年。五、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逐步深化,专业建设走上新台阶(一)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已初步形成了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积极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省校提出的“学做合一,多证融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通过理论研讨、讲座辅导、课堂教学评比等方式逐步深入推进,努力深化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二)启动首批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为推进教学改革,加快课程建设工作,我校启动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工作。2009年11月19日,我校首批重点课程建设评审会议在5-108室召开。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成员和首批申报重点课程的12门课程负责人参加了评审会议。12月9日下午,学校又召开了重点课程建设推进会,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此次重点课程建设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为目的,分期分批,择优扶持,重点建设。通过1~2年时间的建设,建成校级优秀课程,同时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创了我校课程建设的新局面。(三)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探索开放教育模块化教学和高职教育“学做合一、多证融合”模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两类教育教学模式的内涵,我校开展了全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本次活动从2009年9月开始,历时三月,教务处精心组织协调,督导室全力配合帮助,专业系高度重视,教研室积极参与,广大青年教师热情参赛,比赛中涌现出了一批高素质的有潜能的青年教师,有力促进了全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和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比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六、科研工作有序推进,课题研究逐步深入,科研成果再创佳绩(一)第四届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科研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成功召开2009年12月27日,由常州市电大主办的第四届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科研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在武进电大新校区隆重召开。江苏电大党委书记彭坤明教授在会上作了《电大教师如何结合社会发展进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术报告。刘维俭校长作了《携手5共进,开拓创新,共谱科研工作新篇章》的工作报告。会议紧紧围绕“科研强校、科研助教、科研育师”的主题,回顾了2008—2009年度各校在研科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表彰了科研工作先进,研讨了常州市电大系统科研可持续发展的大计。(二)课题立项与管理取得新丰收我校钟敏教授的《关于常州方言若干问题的研究》研究课题被确定为常州市第四届社科课题研究一般资助。年初,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组织了2009年度高职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我校共申报高职教育科研课题12项,经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聘请的校内外专家的认真、严格评审,我校共有10项课题获准立项,名列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榜首。立项课题名称和主持人及课题类别公布如下:序号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立项课题类别1高职教育发展定位与办学特色研究刘维俭重点课题2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电子商务虚拟实验、实训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叶小荣重点课题3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研究与实践蔡廷伟立项课题4基于高职教育中的信息交互行为研究袁玲立项课题5基于和谐发展理念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与实践袁彩哲立项课题6高职教师科研素质培养途径与机制研究乔维德立项课题7伦理、心理、生理视阈下的高职德育创新研究罗健立项课题8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金玉明立项课题9CBI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王冬梅青年专项课题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个体价值研究——基于高职学生发展的视角常素梅自筹经费课题经省校科研处检查,我校承担的江苏电大五项课题研究规范、成效显著,2项优秀,3项良好,在全省电大名列前茅。此外,为提高科研管理质量和效率,科研处开发了《课题管理网页》平台,该平台可实行科研处后台管理与各课题组前台操作管理的双向功能,实行科研的动态、科学、规范管理,效果良好。(三)论文发表、获奖和学术讲座获得新丰收全年公开发表论文核心期刊3篇,省级以上期刊150多篇,主编、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4部。刘维俭研究员的成果获得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鈡敏教授的专著《汉语修辞文化概论》荣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第三届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全国电大优秀科研论文奖评比中,我校乔维德教授的《无刷直流电机的神经网络模糊直接转矩控制研究》荣获工科教师优秀论文一等奖,张本法老师的《工业污水处理过程的COD软测量预测研究》获工科教师优秀论文奖,陈莺、高虹撰写的论文入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届文法类教师优秀论文。本年度,学校还组织了校内外专家讲座20余场,丰富了校园生活。江苏省第九届高等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中,我校申报的2项成果均获6三等奖,它们分别是罗健老师的《现代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评述》和乔维德老师的《基于层次分析与神经网络的教师网上指导行为评价分析》。七、招生就业工作创历史新高,办学规模逐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