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选择题错误原因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学困生选择题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三门峡外语高中张英丽选择题是高考地理试卷中客观题的主要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同时兼顾基本读图分析和材料分析能力的考查等。题目构成基本为2~3道小题为一组,共11道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分值占试卷的近一半。试题大多以某区域为背景的某种地理现象的图文材料,考查自然地理规律或图形反映的自然、人文地理知识。选择题比综合题难度整体较小,而学困生的选择题错误率较高,成为他们提高地理成绩的主要“绊脚石”。所以,通过调查样卷并结合平时的观察,认真分析学困生在选择题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研究答题方法和技巧,对学生进行深入、有效的指导,提高他们做选择题的正确率,进而提高地理成绩,让他们从学困生中的行列中成功“脱困”。一、学困生选择题的常见错误原因1.做题态度敷衍应付学困生往往是对学科兴趣不足,学习时心气烦躁,态度不够认真,敷衍了事应付的情况比较常见,不能深入分析题目要求和条件,以致于即使很简单的题目也会出错。例1:读东非裂谷带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东非大裂谷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改变了原有地貌形态B.改变了河流的水系特征C.形成巨大的天然蓄水池D.有利于东西方向的交通题目没有难度,只要知道或者从图中读出东非大裂谷的延伸方向为南北向,很容易能够选出D选项,但是有同学没有注意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说法,而是只读了A项,按思维定势认为A项正确就选了该项,导致题目错误。2.基础知识一知半解基础知识是解答选择题的根本,但是学困生的基础知识有明显的缺漏,或者是一知半解,做题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不能正确地运用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解决问题。例2:(’12上海卷)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1)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地震使海底抬升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D.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2)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A.岛弧和海沟B.海岭和海沟C.海岭和裂谷D.岛弧和裂谷本题考查的是地壳运动的基本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属于自然地理方面的主干知识内容之一。基本概念主要有海沟、岛弧、海岭、裂谷等,基本原理主要是海岭的形成原因和板块碰撞形成的地形与地貌。第(1)题,如果掌握大洋中脊是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就可快速准确地选出C项,但是部分同学只知道洋脊应该是海底地势较高的地区,认为是沉积物堆积而成,导致错选了D项。第(2)题,常见的问题是不理解海沟和海岭的成因,认为海沟是海洋中地势最低的地区是张裂所致,海岭是海洋的地势最高的地区是碰撞而成,也没能联系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区的岛弧和海沟进行判断,导致选择错误。3.区域定位模糊不清解答地理题目不能脱离区域的自然背景,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成为第一道突破口,但是学困生的区域定位往往是漏洞百出,不能进行精确的经纬度定位,也没有记住典型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状,由于能精确定位的点太少也不能用相对的定位。所以,在解答问题时,经常是“指东道西”“张冠李戴”不符合区域实际,即使有一些基础知识已经掌握,也无法准确地调用出来,导致题目回答错误。例3:读某区域地形图,回答:(1)图示河流流域A.结冰期长B.上游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是引水线路的水源输入地D.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地区适于航运(2)丙山脉山麓的自然带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混交林D.落叶阔叶林(3)图中甲乙两区域的地形区分别是A.黄土高原四川盆地B.渭河平原江汉平原C.河西走廊银川平原D.四川盆地洞庭湖平原该组题目的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中国地理的区域定位及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规律判断为110°E和33°N为区域的中心,如果对中国地理的区域定位非常熟悉,就可以迅速定位北侧的山脉为秦岭,甲为渭河平原,丙山脉为大巴山,图中的河流为汉江城市是武汉,乙为江汉平原,题目便迎刃而解。但是学困生往往因为基础定位错误,导致整组题目前后不照应,出现各种错误。4.复杂题目遇难而退学困生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畏难情绪,遇到复杂的图形不会找突破点,会产生“绕道而行”或“投机取巧”的心理,不管对与错随意地选定某个选项。例4:下图为某山海拔与植物生长量、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年太阳辐射量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植物生长量、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年太阳辐射量。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表示年气温量和年降水量的曲线与图中曲线对应正确的是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2)②曲线在海拔2500米左右有明显弯曲变化,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地面状况B.大气环流C.地形坡度D.牧业发展题目的材料和图形中是海拔与其他四种地理变量的关系,图形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如果能够耐心地观察图形,结合相关的地理变量的规律就可以解答。随海拔升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年太阳辐射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为曲线④;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为曲线③;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升高总体呈降低趋势,为曲线②;植物生长量与气温和降水成正相关,联系曲线②③的变化,可确定为曲线①,故第(1)题选A。②为气温曲线,在2500米左右向高温方向弯曲,且与降水量和植物生长量成正相关,因此为地表植被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和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的结果,第(2)题正确选项为A。但是学困生的回答却表现的比较随意,图形中没有注解曲线对应的内容,直接做出了选择,答案也没有明显的集中性。5.计算能力有待提高高中地理的计算涉及内容和类型都比较广泛,内容不仅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文地理知识。自然地理主要有日期和时间、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方面的计算,人文地理的人口、地价、各种比例构成等的计算,类型有图形计算、表格计算和图表结合计算、文字材料计算四种类型。这类试题一般要求较高,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但是学困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推理能力较弱,思维不够严密,同时计算能力较弱,在该类试题的分析或计算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错误率非常高。例5:下图是2013年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动图。图中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最多和最少的是A.甲、乙B.甲、丙C.丙、乙D.乙、甲本题的考点学生都很熟悉,但是错误率却非常高,主要是大部分学困生都是直接观察图中的柱形和曲线变化趋势,没有进行关系量的分析和计算。先要清楚人口变动量、人口总量、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的关系,人口总量=人口变动量÷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所以需要根据图中得出的数量进行计算,甲城市人口数量为10万÷(0.5+0.3)%=1250万,乙城市人口数量为5万÷(0.5+1.5)%=250万,丙城市人口数量为15万÷(1+3)%=375万。6.陌生材料解读不准新课改后的高考试题更加灵活,更注重对地理能力的考查,题目的材料和图形也越来越新颖,要求学生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和读图方法现场学习解决问题。但是学困生的应变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都较弱,遇到没有见过的新材料往往不能联系学过的相似的知识进行类推,也不能抓住新材料的主要考查点,无法正确的分析命题的意图,导致题目回答错误。例6: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甲、乙、丙分别是A.贵阳、西安、长春B.昆明、海口、哈尔滨C.兰州、上海、沈阳D.南宁、武汉、石家庄本题在文字材料中给出了气候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并配合中国四个城市的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图,是比较陌生的材料。如果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得出气温和降水适中、风力较小的地区气候舒适度高,并且调用中国气候知识,就可以得出结论。甲地全年都比较舒适,特别是夏半年,因昆明四季如春,夏季因地势高,气候凉爽,所以最舒适;乙地冬季舒适,夏季不舒适,表明该城市位于我国的南方,夏季气温太高,冬季气温适宜,应为海口;丙城市夏季舒适,冬季不舒适,表明改城市位于我国北方,夏季气温较高,冬季寒冷,应为哈尔滨。故选B。学困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都不够,再加上对题目中的四个城市的位置及自然特征把握不准导致选择错误。二、提高学困生选择题正确率的措施1、激发兴趣,端正态度要使学生能够深入地学习地理知识,首先要用地理学科的魅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并且正确引导认识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的帮助。例如:展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景观美、奇异美、图像美、动态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联系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诸如沙尘暴、雾霾、寒潮等等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并辩证评价这些地理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抓住新闻时事中隐含的地理知识,让鲜活的生活实例成为学习地理的材料,同时让地理知识生活化、常识化。通过多种方法的引导,让学困生切实感受到地理之美,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愿望。学困生也能感受到地理知识是来自于生活实际,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且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指导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自觉性。2、强化基础,灵活运用学困生的智力水平与其他同学没有太大差异,但是自制力和计划性相对较弱,因此虽然课堂上的知识能够基本理解,但没有安排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时间,知识的遗忘率比较高。因此,对学困生的学习要进行必要的督促,进行作业检查和记忆落实,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知识运用大多体现的习题中,对学困生的习题要进行合理的配置,大多以基础和中等难度题目为主,放弃过与偏难的题目,集中注意力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知识解答问题。3、多看多练,读图指导平时要求他们要多翻地图册,看各种地图,进行填图记忆,能够正确的区域定位,并加深地区的自然背景的了解。基础知识的应用是最终提高地理成绩的有效途径,要注重基础知识在不同地区背景下的灵活运用,让学困生通过习题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正确解答问题。指导学困生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比如等值线图和统计坐标图,变化数据或示意的地理信息,从中找出一般的读图规律,在习题训练中找出题目的突破点,再结合选项进行合理的判断。4、方法指导,相互交流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有很多,要正确提取题目和图形中的信息,合理运用直选法、排除法、转换法、图解法、优选法、逻辑推理法等等各种方法,注意同一组题目的前后关联性,尽量保持前后一致。同学们之间可以多多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5、试题面批,找出问题学困生的自觉性不够,通常不收交或不批改的作业质量都较差,因此要对他们的作业进行督促完成,并当面批改,发现并指出问题,进行思路点拨或错误纠正。一点一滴地补上他们的知识漏洞或方法的不足,让他们逐步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提高学习的自信心。6、鼓励为主,正确引导学困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智力水平较高却贪玩不爱学习,有的是努力学习但反应力较慢,也有的是缺少自制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有的是家庭不稳定造成心理上抵触学习等等。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要发现他们的优点,鼓励发挥优势实现自我的挑战和突破,耐心引导发现学习的乐趣,正确认识自我的价值。学困生只是暂时不够优秀,我们只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给他们足够的关注,多给他们沟通交流,经常督促学习,耐心指导方法,帮他们找到学习的作用和乐趣,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相信学困生可以成为学优生,成就他们最灿烂的未来!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