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高三语文自主学习讲义5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暑期自主学习讲义(5)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畸形/绮丽拾掇/补裰玩弄/弄堂咀嚼/咬文嚼字B.烘焙/蓓蕾赴汤蹈火/浩浩汤汤裨益/裨将契机/提纲挈领C.稽查/稽首亟待改革/亟来问讯果脯/胸脯笨拙/相形见绌D.鞭笞/褫夺隽语箴言/相貌隽秀麾下/春晖攻讦/宵衣旰食C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普京表示,尽管“统一俄罗斯党”在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独树一帜,但他不会因此修改宪法以谋求三次连任或延长总统任期。B.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经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C.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虽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首鼠两端,堪称奇文。D.对待野生动物,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赶尽杀绝,只顾眼前利益。B(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言过其实: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首鼠两端:犹豫观望,迟疑不决)(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3.阅读下面语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大量新词与社会大变革相伴生”的原因。(不超过二十个字)(6分)语汇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动因。如果单从现象上看,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汉代、南北朝、“五四”前后和解放初期,都是新词语出现的高峰期。为什么大量的新词会与社会的大变革相伴生?这还需要细细辨析:先秦时百家争鸣,各派思想学说在相互辩难中,促成了大量新概念、新词语的产生;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出现了大量的佛教词语;“五四”前后,西方文化思想、科学科技大量引进,新的政治、科技词语大量涌现;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方面的新词语尤为活跃,如“知识经济”、“资本运作”、“资产重组”、“世贸规则”等等。物理学中的核裂变之际,各种微粒高速碰撞,产生新的微粒。语言现象与之类似。原因在于:不同思想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4.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则内容提要,不超过45个字。(6分)我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将“中国石器时代”的上限前推了36万年。197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察队在位于河北北部、北京西面100多公里泥河湾盆地东部,发现了藏有丰富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小长梁遗址。80年代中后期,距离小长梁遗址不远的东谷坨遗址的石器年代被确认距今100万年。90年代末以来,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古地磁专家在小长梁遗址采集了上千个泥土样品,通过对这些样品反复测定,终于确认了,136万年前河北北部就有能够制造石器的早期人类。参考答案:我国科学家通过对河北小长梁遗址的研究,确认136万年前我国就出现了制造石器的早期人类。或:我国科学家通过对河北小长梁遗址的研究,将中国石器时代上推了36万年。文言文阅读: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①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②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③,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5.对下列句子中重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门庭籓溷皆著笔纸著:放置,安放B.思造而示之造:拜访,探访C.世咸贵远而贱近贵:显贵,地位高D.专意典籍意:放在心上C贵:崇尚、重视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3分)①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②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③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④谧称善,为其赋序⑤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⑥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⑤⑥B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思相貌丑陋,不善言辞,小时候习书法、学鼓琴都没有学成,经他后天不断勤奋向学,文采壮美华丽。B.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并相继为之作注作序。C.文章记述天资不算聪慧的左思成功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家庭儒学熏陶、后天不懈努力以及名流赏誉鼓吹等主客观因素是左思成功的重要因素。D.文章叙写了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写出《三都赋》的名重当世。B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4分)⑵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4分)⑶“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答: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答:“为拂绿琴埃”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的典故。作者希望风拂去琴上尘埃就是希望朋友到来自己重新弹琴。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来,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答:清冷、幽静。景语即情语,把环境渲染得如些清冷、幽静,是为了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氓》)(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憔悴的弦声叶灵凤每天,每天,她总从我的楼下走过。每天,每天,我总在楼上望着她从我的楼下走过。哑默的黄昏,惨白的街灯,黑的树影中流动着新秋的凉意。在新秋傍晚动人乡思的凉意中,她的三弦的哀音便像晚来无巢可归的鸟儿一般,在黄昏沉寂的空气里徘徊着。没有曲谱,也没有歌声伴着,更不是洋洋洒洒的长奏,只是断断续续信手拨来的弦响,然而在这零碎的弦声中,似乎不自已的流露出了无限的哀韵。灰白的上衣,黑的裤,头发与面部分不清的模糊的一团,曳着街灯从树隙投下长长的一条沉重的黑影,慢慢的在路的转角消灭。似乎不是在走,是在幽灵一般的慢慢的移动。人影消灭在路角的黑暗中,断续的弦声还在黄昏沉寂的空气里残留着。遥想在二十年,或许三十年以前,今日街头流落的人儿或许正是一位颠倒众生的丽姝,但是无情的年华,听着生的轮转,毫不吝啬的凋剥了这造物的杰作,逝水东流,弦声或许仍是昔日的弦声,但是拨弦的手决不是昔日的纤手了。黄昏里,倚在悄静的楼头,从凌乱的弦声中,望着她蠕动的黑影,我禁不住起了昙花易散的怜惜。每天,每天,她这样的从我的楼下走过。每天,每天,我这样的望着她从我的楼下走过。几日的秋雨,游子的楼头更增加了乡思的惆怅。小睡起来,黄昏中望着雨中的街道。灯影依然,只是低湿的空气中不再有她的弦响。雨晴后的第一晚,几片秋风吹下的落叶还湿粘在斜阶上不曾飞起,街灯次第亮了以后,我寂寞的倚在窗口上,我知道小别几日的弦声,今晚在树荫中一定又可以相逢了。但是,树荫中的夜色渐渐加浓,街旁的积水反映着天上的秋星,惨白的街灯下,车声沉寂了以后,我始终不曾再见有那一条沉重的黑影移过。雨晴后的第二晚,弦声的消寂仍是依然。秋风中的落叶日渐增多,傍晚倚了楼头,当着萧瑟的新寒,我于乡怀之外不禁又添了一重无名的眷念。这几日的秋风更烈,窗外的两棵树有几处已露出了光脱的秃干。傍晚的街灯下,沙沙的只有缤纷的落叶,她的弦声是从不曾再听见过了。秋光老了,憔悴的弦声大约也随着这憔悴的秋天一同老去了。我这样喟然叹着。每天,每天,我仍是这样的倚在我的楼上。每天,每天,我不再见她从我的楼下走过。11.本文以“每天,每天……”贯穿全文,虽是“重章”但不拖沓,反而给人以美感。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如此行文的作用?(5分)答:开头是为了引出“她”在我楼下走过、我感觉到她断断续续信手拨出的零碎的弦响中流露出无限的哀韵的事情;中间以此过渡,表明“我”再也没有看见“她”更没有听见她的弦声;结尾,表明我因对她的“牵挂”而产生莫名的伤感表达作者的情感。这两个话起着贯穿全文的作用;诗化的表达方式,给这篇散文增添了美感。12.文章看似内容散乱而思绪凌乱,但是,仔细分析,却发现文章构思精巧。如同小说一般有着明暗两条线,指出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根据文章具体分析。(6分)答:关于“她”:第一层写景,第二层写声,第三层写人。关于“我”:第一层写等待;第二层写等待的落空;第三层写琴声失落后我的遐想与眷念。13.“秋”作为一个原型意象本身就包含了萧瑟与凋零的意蕴,作者置故事于“秋”中,便获得了更深远的意义,请根据文章分析“秋”在作品中的隐含着什么意蕴?(6分)答:“秋”暗示了人物的命运,“秋”影射了年华的流逝,“秋”见证了人事的沧桑。14.《憔悴的弦声》内涵丰富,琴音悠悠,情韵悠长,请探究琴音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表达?(6分)答:写出了弹琴者的命运,琴音失落了,弹琴者也随着这老了的秋光一齐去了。写出了琴声的憔悴与无限的哀韵,也写出了弹琴人的孤寂与迟暮。写出来听者的愁绪,也写出了游子心中由琴声引起的韶华易逝,人生无常的感伤。写出了他乡游子寂寞与惆怅的胸臆。《当代散文选》序贾平凹中国散文的一兴一衰,皆是真情的一得一失。60年代初期之所以产生一批散文名家和名作,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高潮,依赖的便是真情的勃发。但不久社会生活不正常,散文顿跌于套式,后一场文化革命使人的虚伪恶行发展为疯狂,文风以唯美主义又更衍变为一种声嘶力竭的空喊,以致从此声名狼藉。唾弃轻而狂的文风,有人却走向另一绝地,使散文的题材狭窄,精神脆弱,仅写于花花草草,矫揉造作,充满女人气,男不男女不女的二性子气,小,巧,甜腻。振兴中华,紧要的是振兴国民性,增强民族的自尊自立的素质,散文要以此为己任,让时代精神进来,让社会生活进来,张扬大度、力度,弃去俗气、小气。中国的文字愈来愈走向世界,散文要破除框式,搞中西杂交。弄通弄懂什么是民族传统的东西,什么是外来的现代的东西,融汇化合,走出一条极民族化的又极具现代意识的路子。散文之所以是散文,只有这么开放,才能坚实地独立于文坛。散文应该是美文,不仅是写什么,而且还有怎么写。有人将散文当作写小说前的训练,或应景之作,敷衍成篇糟蹋散文的面目。散文的身价在于它的严肃和高尚,要扫除一切陈言,潜心探索它的结构、形式、文字,反复试验和实践,追求它应有的时空。我们读《古文观止》,读中学课本,看到了历史上的那些散文大家,写得那一二篇绝美的抒情文,以为散文就是这类。但为了读到某一大家的更多的抒情文而翻阅他的文集时,我们常常吃惊他的一生仅仅是写了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