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常用中药“常用中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几点说明一、常用中药课程特点∶常用中药既是《中医学基础》的“重点”,也是“难点”。㈠重点∶⒈地位重要,“处方用药”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归宿和最后落实点,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⒉内容多,平均每学时讲授13--15味中药;⒊实用。㈡难点----难讲、难记⒈药理作用尚不清楚,不容易表达清楚;⒉药名、作用表述方法,都是新的,与前面几章不一样。二、讲课方法∶㈠分类归纳∶⒈先讲各类药的共同特点、共同作用。⒉再讲重点药物的作用特点;⒊尽量进行药物之间的作用特点的对比。㈡重点解释∶主要讲解释药物的功用和主治病证。㈢辅助手段∶⒈电脑幻灯;⒉实物标本。三、学习方法∶㈠预习∶主要是先熟悉药名;㈡听课∶特别注意每类药物的共同特点与作用;特别处注意重点药物的作用特点。㈢复习方法∶⒈先记住药名∶每类有哪些药,某种药属于哪一类;⒉记住各类药的各类药的共同特点、共同作用;⒊记住重点药物的作用特点。四、教学目的与要求∶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初步了解常用中药的性能与主要适应症,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基础。㈡具体要求∶⒈掌握每类药物的共同作用与适应症;⒉掌握重点药物的功用与主治病证;⒊了解药物的配伍关系;⒋药物的“性味”不要记;药物的剂量,只记特大量、特小量。2第一节中药基本知识一、药物的性能∶㈠中医阐述药物性能的依据∶⒈理论指导∶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⒉实践依据∶⑴药物的气味;(可通过口尝、鼻嗅而得)⑵药物的天然性状:(包括:叶、花、轻、重等)⑶服药后人体出现的反应∶热感、凉感;⑷药物的治疗作用(含作用部位);⑸毒性表现。四气--性(药性)五味--味(药味)药性升降浮沉--作用趋向归经--作用部位毒性--无毒、有毒、大毒、小毒。㈡药物的性味∶⒈四气(性):寒凉、温、热。(平)四气与药物的治疗作用有一定关糸。寒热证黄芩清热泻火解毒热性病实证黄连凉阳证石膏热寒证附子干姜祛寒温里助阳寒性病---虚证温阴证人参党参平--寒凉温热之偏性不明显,药性平和,寒证热证均可用,如∶谷芽、麦芽、鸡内金等⒉五味:辛、甘、苦、酸、咸五种“味”。此外还有“淡”“涩”。“五味”与药物的作用和归经有一定关系。辛发散通行(发汗行气)表证气血阻滞紫苏荆芥木香川芎肺甘补养和中缓急虚症拘急疼痛党参熟地甘草大枣脾酸收敛固涩(生津止渴)自汗盗汗泄泻遗精五味子乌梅石榴皮金樱子肝3⒊“四气”与“五味”的结合∶⑴每种药物都有“气”和“味”紫苏--辛温;生姜—辛温;薄荷--辛凉;党参--甘温;黄连--苦寒;犀角--咸寒⑵有些药物具有二、三种“味”桂枝--辛甘温;玄参--甘苦咸寒;五味子--五味俱全⑶药物“气”“味”相结合,构成了药物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紫苏--温--祛寒①发散风寒--治疗表寒证辛--发散②行气和中--治疗脾胃寒性气滞通行③解鱼蟹毒薄荷--凉--清热①发散风热--治疗表热证;辛--发散②清利咽喉--治疗热性咽干咽痛通行③行气消胀--治疗脾胃(肠)气滞桂枝--温--祛寒①发散风寒--治疗表寒证辛--发散②温通经络--治疗痹证通行③通阳化气--治胸痹、水肿甘--补养④配补养药--复脉补虚实践中常常看到∶有些药物经过炮制之后,性味发生改变。作用也改变;有些药物经过提炼提纯之后,它的作用虽然增强了,但是适应症也变得狭窄了,也可说它的性味变了。必须指出∶“四气”“五味”理论,可以解释药物的一部分功用,但不能解释药物的全部作用原理。它不是一个完善的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我们的先哲、历代医学家,又提出了其它的一些理论,加以补充。㈢其它∶⒈升降浮沉--药物的作用趋向⒉归经--药物的作用部位。苦清热泻火燥湿降泄热证实证湿证上逆黄柏大黄茵陈苦参咸软坚散结(通便润下)便秘结核痞块瘰疬芒硝牡蛎海藻穿山甲淡渗湿利水水肿腹水小便不利茯苓通草薏苡仁滑石心肾脾附∶涩----与“酸”的作用相似。药物的“味”反映了药物所含的成分。药物的成分与其治疗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4二、配伍与禁忌∶㈠药物的配伍∶⒈配伍的意义∶§配伍∶两种以上药物按一定规律联合应用。§药物配伍使用,可以起到单味药所没有的作用∶⑴协同作用,提高疗效。直接协同作用—“相须”;间接协同作用—“相使”。⑵制约、拮抗作用--缓和药物的偏性,减轻毒性和副作用。⑶适应复杂病情需要,扩大药物的适应范围。§药物配伍应该力求∶简而不杂,少而精专。⒉配伍的方法∶⑴性能和功用类同的药物联合使用,产生直接协同作用,起到“药物作用的累加”----“相须”。如∶石膏+知母--增强清热泻火作用;麻黄+桂枝--增强发汗解表作用;桃仁+红花--增强活血散瘀作用;黄柏+知母--增强滋阴降火作用;⑵性能和功用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产生间接协同作用----“相使”如∶黄芪+茯苓--增强补气利水作用;黄柏+苍术--清热兼能燥湿;附子+人参--既能益气,又能回阳。§产生新的治疗效应∶如∶黄连+肉桂--交通心肾,治疗心肾不交的失眠;黄连+吴茱萸--泻肝制酸,治肝胃不和之泛酸;桂枝+芍药--调和营卫,治营卫不和之自汗。⑶用一种药物制约另一种药物的烈性或偏性,起到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的效果----“相杀”如∶生姜+半夏--杀半夏的毒性;绿豆+巴豆--杀巴豆的毒性;生姜+天南星--杀天南星的毒性。“相杀”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有利于治疗。㈡用药禁忌∶中药的用药禁忌,包栝∶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用药时的“食忌”。本节主要讲配伍禁忌。⒈配伍禁忌∶有些药物伍用后,产生“相恶”、“相反”、“相畏”现象,不宜联合应用。⑴有些药物合用后,会产生拮抗作用,使药效降低或消失--“相恶”如∶莱菔子+人参--后者的补气作用明显减弱;肉桂+赤石脂--吸附有效成分、减效。⑵有些药物合用后,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剧毒作用--“相反”“相畏”如∶芫花大戟甘遂+甘草--毒性增强。甘草量大,毒性亦大。乌头+半夏--毒性增强二倍以上。5历代医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十八反”“十九畏”∶乌头--反半夏、括蒌、贝母、白蔹、白芨“十八反”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黎芦--反人参、苦参、沙参、玄参、细辛、芍药十八反药须记住,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反黎芦。⒉妊娠禁忌∶有些药物有滑胎、堕胎之弊,孕妇服用后可引起流产,因此,妊娠期中必须禁用或慎用。⑴禁用药物∶多属毒性强、药力峻猛的药物。例如∶烈性泻下药∶巴豆、芦荟、番泻叶逐水药∶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催吐药∶瓜蒂、黎芦麻醉药∶闹羊花破血通经药∶干漆、三棱、莪术、阿魏、水蛭、虻虫通窍窜动药∶射香、蟾酥、穿山甲、蜈蚣、地龙、蛇蜕、皂荚其他剧毒药∶水银、砒石、木鳖子、斑蟊、生川乌、生附子、生草乌、雄黄、硫黄、轻粉⑵慎用药物∶多为烈性或有小毒的药物。例如∶泻下药∶大黄、芒硝活血祛瘀药∶桃仁、红花、王不留行、乳香、没药、蒲黄、益母草、牛膝、五灵脂、槐实、丹皮、苏木、当归通淋利水药∶冬葵子、瞿麦、薏苡仁重镇降逆药∶代赭石、磁石其它∶礞石、半夏、天南星、犀角、牛黄、附子、肉桂、常山、贯众等慎用药物,应根据患者情况,斟酌使用。⒊服药期间的“食忌”∶⑴一般“食忌”∶服药期间,避免食用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本草纲目》载∶凡服药,不可杂食肥猪、犬肉,油腻、羹鲙、腥臊、陈臭诸物;凡服药,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葱、诸果、诸滑滞之物。⑵特殊“食忌”∶服甘草黄连苍耳乌梅桔梗--忌猪肉;服仙茅牛膝--忌牛肉;服半夏菖蒲--忌羊肉;服生地何首乌--忌一切血、葱、蒜、萝卜;服薄荷--忌鳖肉;服常山--忌生葱、生菜;服鳖甲--忌苋菜;服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及一切酸;服威灵仙土茯苓--忌茶。6三、中药用量的一般规律∶㈠用量必须讲究⒈剂量可以影响疗效⒉剂量改变,会引起药物效能的改变小剂量大剂量大黄健脾止泻泻下攻积滞黄连健胃泻胃火红花养血活血破血丹参养血活血祛瘀⒊配伍应用时,要注意剂量的比例关糸。(二)药物用量的一般规律∶、⒈通常成年人用药剂量∶3--10克。⒉药物用量规律∶⑴质地重的、鲜品的、单味用的药物,用量要大些;⑵有毒的、药性峻烈的药物,用量应小些;⑶治疗顽固性疾病,药物用量相应要大些。大小药性:毒性无毒平和有毒峻烈气味味厚滋腻芳香走散质地质重质轻干鲜鲜品干品配伍:配伍单味用复方用剂型汤剂丸剂散剂主辅主药辅药四、小结∶㈠本节讲了药物性能、配伍与禁忌、用量一般规律,是“常用中药”的导论。㈡本节内容中,“十八反”必须熟记,其馀均作一般了解。7〖附〗中药与西药之间的联合应用问题∶中药与西药之间的联合应用,同样存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与配伍禁忌(含减效增毒等问题。⒈辛温解表药与阿斯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的配伍∶荆芥+阿斯匹林朴热息痛等--增强后者的镇痛抗炎效力。桂枝+阿斯匹林--增强发汗作用,易发生中毒性反应。(因为∶桂枝有效成分与水杨酸类有相似的结构。)、⒉黄连与抗菌药物配伍应用∶黄连+氯霉素痢特灵—提高对痢疾、肠炎、腹泻的疗效。黄连+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提高比十倍。黄连注射液+青霉素——使药性不稳定,不宜配伍。⒊TMP与清热解毒药伍用∶TMP+蒲公英鱼腥草黄连苦参——抗茵作用明显增强。⒋大黄与健胃、助消化药伍用:大黄+苏打--健胃,通大便;(大黄苏打片)大黄+胃蛋白酶--抑制后者的活性而减效。⒌人参与咖啡因不宜合用∶人参+胰岛素干扰素--协同作用;人参+抗肿瘤药--改善血象,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人参+咖啡因--易发生滥用人参综合征。⒍甘草能增强强心甙的毒性∶甘草+链霉素(甘链片)--降低链霉素的毒副作用,而且不影响链霉素的抗菌效力。甘草+糖皮质激素--增强激素的作用,又可消除激素的某些副作用。甘草+强心甙--增强强心甙的毒性。⒎丹参与维生素C合用,使药效减弱。丹参与抗凝剂镇静剂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等伍用--起协同增效作用;丹参+维生素C--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两药的作用减弱或者消失。8一、解表药㈠定义∶“解表”∶解除表证。(恶寒发热同时并见为主要特点的病证)“解表药”∶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㈡解表药的作用和适应证∶⒈主要特点--辛散辛--发散。发散表邪,解除表证。⒉主要作用--发汗发汗------表邪随汗解------表证自除↓↓↓(微微汗出)(汗出热退)(头身轻快)说明∶发汗是解表药的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作用。解表药的其他作用后面还要讲。⒊主要适应证∶----邪在表的病证(表证)⑴外感疾病的初期∶邪在表的阶段;⑵水肿、疮疡初期,见有表证者;⑶麻疹将透未透时,或透发不畅者。㈢常用解表药∶辛温解表药----表寒证(寒重热轻,全身酸痛)辛凉解表药----表热证(热重寒轻,咽痛)⒈辛温解表药∶§常用药物∶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细辛§共同点∶⑴性味∶辛温⑵作用∶发散风寒(发汗解肌)⑶主治∶感冒风寒--表寒证。解肌∶对病邪由皮毛到肌表发展的表证(虽汗出而表证不解),用桂枝等药物,微微汗出,使邪从肌表而解。§不同点∶⑴发汗力的强弱不同∶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强------------------弱⑵功能和主治病证不同∶麻黄∶宣肺平喘--咳喘证利水消肿--实证水肿桂枝∶温经通阳--胸痹,关节肌肉痹痛,月经不调荆芥、防风∶药性平和--表寒表热证均可用;祛风湿--关节肌肉痹痛。紫苏∶行气宽中--肠胃风冷寒气之证。细辛∶祛寒止痛--头痛、齿痛尤佳。9⒉辛凉解表药§常用药物∶薄荷菊花桑叶柴胡升麻葛根§共同点∶⑴性味∶辛凉⑵功用∶发散风热(解热、解毒作用)⑶主治∶外减风热(表热证)§不同点∶菊花薄荷桑叶--侧重于清头面部的风热病证;(含头、眼、咽等)柴胡升麻--侧重于清解全身性热证;升提中气----中气下陷证。葛根--解表退热,兼能止泻、生津、透疹。解表药的作用原理∶皮肤血管扩张体表循环增加体表毛细血管痉挛解除“恶寒”消除(散寒)汗腺分泌功能↑发汗解热病毒大量流向毛细血管毛细管壁通透性↑增生血液渗出直接杀灭致病微生物“抗菌”抗病毒作用解表药解表药的挥发油成分刺激胃肠粘膜腺体分泌↑→肠蠕动↑由呼吸道排出继续发挥其药理作用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支气管粘膜充血镇痛作用→解除头痛、身痛、关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