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第三版)编著:朱耀明宗刚主讲:谢茂康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Hp2008658@sohu.com资料的准备——主要参考资料●吴厚德财政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黄宪江春货币金融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王国星财政与金融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项怀诚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蒋洪财政学教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教学计划——内容安排及考核方式●教学内容■概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税收■国家公债■国家预算■财政管理体制■货币(1)总论■货币(2)货币流通■货币(3)货币供求■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国际金融■财政政策●课程考核★课堂考勤:20%★期中作业:25%★期末考试:55%概论——概念●财政的起源★国家分配说★剩余产品说★社会共同需要说★价值分配说●市场、政府与财政■市场失灵★公共品1.概念2.特征3.分类★外部效应1概念2.分类★垄断1.概念2.影响★市场信息不充分★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周期■政府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财政★财政是政府的经济行为依据★财政是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活动目的★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社会产品生产与提供方式备注私人品私人生产私人提供私人产品的市场配置准公共品公共生产混合提供(1)混合提供是指政府提供但要按一定标准收费(2)非义务教育医疗等都表现为公共部门部分收费政府补贴私人生产混合提供纯公共品公共生产公共提供(1)公共提供是指政府免费提供(2)国防、外交立法司法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等均属此类。私人生产公共提供国家的社会管理者身份国家的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国家的债务人身份国家的商品交换者身份概论——概念●财政的历史财政一词起源于公元13—15世纪的拉丁文,有结算支付期限的意思。后经演变,到16世纪转为法语,形成Finance,系指公共收入和公共理财活动。17世纪后专指国家的理财活动。19世纪这一概念进一步扩展为一切公共团体的理财活动。20世纪初这一概念由法国传向其他国家。日本在引进Finance一词后采用汉字中“财”与“政”的含义,创立“财政”一词,并于1882年在清朝官方文件《财政奏折》中首次出现。●财政的概念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以国家为主体的,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集中化分配关系。概论——概念●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财政是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财政的产生一开始就是国家或政府执行某种社会职能,这种社会职能是公共事物。★强制性与无偿性◆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利,通过法律法规来实施。◆财政的无偿性来自财政的强制性★收入与支出的依存性概论——概念●财政的内容★财政分配的主体任何社会形态下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财政分配的客体财政分配的客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收入来自何方;二是财政支出往何处去的问题。★财政分配的对象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来自一部分剩余产品价值(国民收入)★财政分配的依据以国家政权为基础的政治权力,如税收以生产资料所有权为基础的财产权力,如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以对等利益交换原则为的权利,如规费收入、债务收入。概论——财政职能●概念●分类■资源配置职能★概念财政通过税收和预算为政府满足各种公共需要提供资金保障★原因:市场失灵调节财政收支规模★手段调节财政支出结构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分配职能:划清市场分配与政府分配的范围★概念规范工资制度★原因★手段加强税收调节■稳定经济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概念以社会总供求一般均衡作为首要目标★关系★手段运用财政手段来促进经济的稳定实行有效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主要内容●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的具体用途■按国家的职能■按经济性质●财政支出的规模●财政支出的效益●政府采购财政支出——分类●按支出的具体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地质勘探费、科技三项费用、工交商业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政策性补贴支出●按国家职能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按经济性质★购买支出:是政府各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性支出。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支出、文教、行政、国防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的转移给受益人。主要包括债务利息、养老保险、补贴、失业救济等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规模指标★西方国家:财政支出/国民(国内)生产总值★我国:财政支出/国民收入●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额和相对额★西方国家:财政支出规模普遍增长很快。原因:①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保持增长的趋势,但具体过程中表现出波动态势。原因:主要由经济体制等制度变化所决定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在经济发展的所有阶段为弥补市场失灵政府要增加公共支出。但在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政府公共支出的比重不一样。★瓦格纳法则由于政治和经济两个因素造成政府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时间型态:财政支出过程具有替代效应、检查效应、集中效应。■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类型★人口的增长★政治环境。财政支出——效益1●财政支出效益分析原因:资源的稀缺性●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宏观角度:★机会成本分析法:同一笔资金由私人部门或公共部门使用所产生的效益比较。■微观角度:★成本——效益分析: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例如:政府为治理洪水,拟建设一座防洪设施,其成本和效益如下:单位:万美元项目效益B成本CB-CB/C(B-C)/C次序A4000020000200002.01.02B195001500045001.30.34C120001000020001.20.25D12500500075002.51.51E4500030000150001.50.53F125001250001.006G2700030000-30000.9-0.17财政支出——效益2●最低费用选择法:适宜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国防、政治、卫生、文化★含义:根据某项财政支出的目标,制定若干支出方案,通过比较不同方案成本开支的大小,选择确定其中费用开支最少的方案。●公共劳务收费法:是指对政府通过公共支出为社会提供的某些公共服务项目采取适当收费的办法,借以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益。★事关全体人民利益必须在全国普遍使用,但公众又不愿意自觉使用的公共品,采用免费。如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事关国家全局利益但免费提供又会造成过度浪费而引起资源浪费的公共品,低价政策。如医疗保障。★无须特别鼓励使用也不必特别加以限制的公共品,采用平价。如公园、邮政、公路●财务分析法:通过对单位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来反映单位的支出执行并对其支出效果进行评价。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1:行政管理支出(1)●性质:纯公共产品①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②消费具有非竞争性;③运行具有非排他性。●内容1.行政管理支出■含义: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费用支出■作用:①维护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②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③维护市场经济制度的必要支出■内容:★行政支出:党政机关经费、社会团体机关经费、行政业务费、干部训练费和其他★公安支出:各级公安机关经费、公安业务费、警察学校和公安干部训练学校经费、其他★国家安全支出:安全机关经费、安全业务费★司法检察支出:司法检察机关经费、业务费、司法学校和干部训练经费、其他★外交支出:驻外机构经费、出国费、外宾招待费、国际组织会议费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1:行政管理支出(2)●我国行政支出存在的问题为适应经济的需要,建立“全能政府”造成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大大超过财政总支出的平均速度。主要体现在:1。吃“皇粮”的人多。平均约28个人养1个人。■纵比:据统计我国历史上财政供养人员与普通百姓之比,两汉为1:945,唐朝为1:500,清康熙时期为1:91,新中国之初为1:600,1978年为1:50。目前为1:28,财政供养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达4500多万。■横比:中国吃“财政饭”的比例是日本的90倍。2。机构臃肿。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机关工作人员状态基本上是1/3在干活,1/3的人无事干,1/3的人倒着干。3。领导太多。西北某地一个以游牧为主的县,全县8000人,光是带“长”的干部就有800。4。权钱交易日甚。●原因:行政力量仍然在管制和干预市场,权力膨胀而没有受到约束。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1:行政管理支出(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机构改革★第一次机构改革:1982年。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从5.1万减为3万。★第二次机构改革:1988年。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长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66个部委局中32个共减少1。5万。有30个部门增加5300人相抵共减少9700多人。★第三次机构改革:1993年。国务院机构从86个减少为59个,人员减少20%。1993年4月,国务院将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第四次机构改革:1998年。国务院减少15个部委,更名3个,新组建4个。除国办外,国务院部门由40个减少到29个。以上四次改革,全国各级党政机关精简115万人。党中央及省级常委编制精简20%,国务院各部门编制精简47。5%,省级政府编制精简48。2%。★第五次机构改革:2003年。国务院组建三委一部,撤消一委一部,共28个部门。组建的“三委一部”是国资委、发改委、银监委,一部是商务部。一委是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一部是对外贸易合作部。财政支出——国防支出●含义:国家用于防务方面的财政支出。包括军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防空经费、国防工程支出等。●性质:纯公共产品性质,只能采取公共提供方式由中央政府承担。●国防产品的生产与提供■军事人员的来源:★义务兵:公共生产: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公民的服兵役义务。★雇佣军:私人生产、政府采购:按事先谈定的条件来参战的方式。★职业军人:私人生产、政府采购:作为义务兵役制的一种补充,适用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军事部门。其工资由市场的劳动力价格确定。■国防物资的来源★公共生产、公共提供:关系国家重大利益的军品由政府的军工企业生产。★私人生产、公共提供:政府为降低军用品的生产成本,加速军转民。采用私人生产,政府采购。★混合生产、公共提供:①政府与民间机构合作研发,在此基础上,政府通过项目招标方式委托其进行项目研究。②常备军和后备军相结合的制度。财政支出——文教科卫支出●含义:国家财政用于文教事业部门的经费支出。●构成:见表●性质:准公共品●特点:■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财政支出——政府采购1●含义: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背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采购表现为财政预算分配个购买实体的分散采购形式,易导致供应商、采购实体和财政部门官员共同对付国家,这是国家预算屡屡突破计划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根源。●基本框架■依据与原则:必须体现制度内含的基本原则——“三公”(公正、公开、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竞争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应充分考虑国民待遇和保护民族产业★应体现政企分开、效率优先、制度科学并且能够起到协调国民经济各方面的作用。财政支出——政府采购2●政府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与内容■适用范围:应为使用政府性资金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具体包括:各类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等。■内容:所有使用政府性资金安排并达到规定金额的采购项目(除涉及国家安全和另有规定外)均应纳入政府采购的对象。●资金来源:政府性资金主要包括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需要购买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