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考研名词解释(自己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领域设计的危险: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中意外发生的各种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危险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防止事故的发生,并且在事故发生后,尽量减少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系统安全工程: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手段辨识、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实现系统安全。包括系统危险源辨识、危险性评价、危险源控制等基本内容。危险因素防护原理:(1)消灭潜在危险原则(2)降低危险因素水平(值)的原则(3)距离保护原则(4)时间保护原则(5)屏蔽原则(6)坚固原则(7)薄弱环节原则(8)不与接近原则(9)闭锁原则(10)取代操作人员原则危险源辨识: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危险性评价:对危险源的危险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危险源控制: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的工作系统安全分析:从安全角度进行的系统分析,通过揭示系统中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联来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实际上,把具有、产生、储存、转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等作为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可靠性:是判断、评价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性能。故障:系统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的现象安全性: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事故,不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情况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伤亡事故: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从事故统计的角度把造成损失工作日达到或超过一天的人身伤害或急性中毒事故成为伤亡事故。未遂事故: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二次事故:二次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工伤事故: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称作工伤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所谓事故的直接原因,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又称一次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只有两个,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的间接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指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事故发生频率:单位时间内发生事故的次数无事故时间:是指两次事故之间的间隔时间事故后果的严重度:事故发生后其后或带来的损失大小的度量海因里希法则:事故后果分别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次数之比为1:29:300事故统计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来研究事故发生规律的一种方法两个指标:事故发生率和无事故时间是衡量一个企业或部门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伤亡事故频率和伤害严重率是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后果分析:通过详细地分析、计算意外释放的能量、危险物质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定量地评价危险源的危险性划分危险等级:一种相对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它通过比较危险源的危险性,人为地划分出一些危险等级来区分不同危险源的危险性,为采取危险源控制措施或进行更详细的危险性评价提供依据。重大事故: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分为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或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火灾:火灾是一种失去控制并造成财物损失或人员伤害的燃烧现象。(放热,耗氧,产毒)(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爆炸:爆炸是物质发生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发出巨大声响并伴随产生冲击波的现象。(释能,压力,冲击波,碎片)(物理爆炸,化学爆炸)中毒: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导致人体某些生理功能或组织、器官受到损害的现象。(刺激或破坏皮肤和黏膜,神经系统紊乱,缺氧中毒,抑制酶系统)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可靠性:作为判断、评价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表明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性能。可靠度: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概率发生故障: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故障时间:系统、设备、元件等从投入使用开始到故障发生经过的时间故障率:正常工作到某时点的客体,在此后单位时间里发生故障的比率故障率λ: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可靠性试验:通过试验观测获得故障时间数据径集合:只要其中的元素正常就能使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元素的集合最小径集合:如果径集合中所有的元素正常,对系统正常发挥功能是充分而且必要的,则该径集合为最小径集合割集合:只要其中的元素都发生故障就能使系统发生故障的元素的集合最小割集合:如果割集合中所有的元素都发生故障就能使系统发生故障是充分而且必要的,则该割集合为最小割集合故障-安全设计:在系统、设备、结构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设计。(正常,消极,积极)耐故障设计/容错设计:在系统、设备、结构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其功能的设计预防性维修:根据平均故障时间等可靠性参数确定维修周期,按预先规定的维修内容有计划的进行维修修复性维修:系统、设备、结构发生故障后,查找故障的部位,隔离故障,更换、修理故障元素,以及校准、校验等,使之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漏报:在监控对象出现故障或异常时,安全监控系统没有做出恰当的反应。漏报属于“危险故障”型故障误报:在监控对象没有出现故障或异常的情况下,安全监控系统误动作。误报属于“安全故障”型故障归纳:从原因推论结果的方法演绎:从结果推论原因的方法Checklist:检查表法。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系统以及设备、机器装置和操作管理、工艺、组织措施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列成表格进行分析。优点:能够事先编制,系统科学全面;有问有答,通俗易懂,易于掌握;可以与其他分析方法进行结合使用缺点:只能做定性评价;只能对已存在的对象评价;工作量大PHA:预先危害分析。主要用于新系统设计、已有系统改造之前的方案设计、选址阶段,人们还没有掌握其详尽资料的时候,用来分析、辨识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危险源,并尽可能在付诸实施之前找出预防、改正、补救措施,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首先利用安全检查表、经验和技术判断的方法查明第一类危险源存在部位,然后识别使第一类危险源演变为事故的第二类危险源(触发因素和必要条件),最后研究可能的事故后果及应该采取的措施。优点:允许人们在系统开发的早期识别、控制危险因素,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消除或减少系统中的危险源,为制定整个系统寿命期间的安全操作规程提供依据。FME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找出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元素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其类型,查明各种类型故障对临近部分或元素的影响以及最终对系统的影响,然后提出避免或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FMEC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与危险度分析(criticalanalysis)结合起来,构成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度分析。如果确定了每个元素的故障发生概率,就可以确定设备、系统或装置的故障发生概率,从而定量的描述故障影响。HAZOP: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它应用系统的审查方法来审查新设计或已有工厂的生产工艺和工程意图,以评价因装置、设备的个别部分的误操作或机械故障引起的潜在危险,并评价其对整个工厂的影响。ETA:事件树分析。利用事件树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FTA:故障树分析。从特定的故障事件开始,利用故障树研究可能引起该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事件及其相互关系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意图:希望工艺的某一部分完成的功能,在很多情况下用流程图描述偏离;背离设计意图的情况原因:引起偏离的原因后果:偏离设计意图所造成的后果引导词: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引导、启发人的思维,对设计意图定性或定量的简单词语工艺参数:有关工艺的物理或化学特性,它包括一般项目,如反应、混合、浓度、PH值等,以及特殊项目,如温度、压力、相态、流量等事故连锁:事件树分析时,事件树各分支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后其可能的发展途径。其中,最终导致事故的途径即为事故连锁。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径集合:只要其中的元素正常就能使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元素的集合最小径集合:如果径集合中所有的元素正常,对系统正常发挥功能是充分而且必要的,则该径集合为最小径集合割集合:只要其中的元素都发生故障就能使系统发生故障的元素的集合最小割集合:如果割集合中所有的元素都发生故障就能使系统发生故障是充分而且必要的,则该割集合为最小割集合重要度:在故障树分析中,用来衡量某一基本事件对顶事件的影响大小结构重要度:根据基本事件在最小割集合(或最小径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评价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反映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对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临界重要度:用顶事件发生概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相对变化率之比来评价的基本事件重要度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危险性评价:通过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从而指导人们先行采取措施降低系统的危险性可接受的危险: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它是来自某种危险源的实际危险,但是它不威胁有安全知识而又谨慎的人。社会允许危险:被社会公众所接受的危险,是判断安全与危险的标准。安全预评价:在系统开发、设计阶段,即在系统建造前进行的危险性评价。现有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建成以后的运转阶段进行的系统危险性评价。目的在于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统计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根据系统已经发生的事故的统计指标来评价系统的危险性。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资料进行的评价,所以它评价的是系统的“过去”的危险性。这种评价主要用于宏观地指导事故预防工作预测评价:在事故发生之前对系统危险性进行的评价,它在预测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具体地指导事故预防工作。这种评价方法与前述的危险性预评价方法是相同的,区别仅在于评价对象是处于系统寿命期间不同阶段的系统定性危险性评价:定性评价时不对危险性进行量化处理而只做定性的比较定量危险性评价:定量评价是在危险性量化基础上进行的评价,能够比较精确的描述系统的危险状况。相对的危险性评价: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个人见解规定一系列打分标准,然后按危险性分数评价危险性的方法概率的危险性评价:以某种系统事故发生概率计算为基础的危险性评价方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根据物质燃烧性和化学活泼性、工艺过程危险性评价危险物质加工处理、运输、储存危险性的方法,适用于化工类生产过程的危险性评价,主要用于各生产单元危险性排序,筛选危险性大的危险源做进一步分析评价。概率的危险性评价:以某种系统事故发生概率计算为基础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生产作业单元:生产系统的基本单元,包含人员、设备、物质、能量、信息等系统基本元素,具有系统的基本特征。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