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重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无论何处都可用以交换商品和劳务的东西。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功能:货币是一种尺度,是一种单位,用于衡量和表示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比较。货币单位:最初的货币单位等同于货币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单位;后来,货币单位与自然单位逐渐分离,直至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二、流通手段当货币在商品交易中起媒介作用时,便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物物交换:W——W以货币为媒介:W——G——W货币需求:由于货币担当了流通手段的职能,便产生了对其实实在在的需求。MV=PQ三、贮藏手段当买卖的链条一经中断,卖以后没有随之以买,货币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则发挥了贮藏职能。货币贮藏是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一个极其重要的自我调节机制。贮藏金银是积累和储存价值的典型形式,而现在的银行存款和储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存储。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税收、租金、工资等职能。在大宗交易中,货币发挥流通媒介的职能,同时又以支付手段的职能出现。五、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在国际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随着金属货币时代的结束,世界货币主要指的是在国际上具有结算功能的货币种类。比如,美元第二节货币制度1、货币制度的涵义: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2、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①币材的确定:哪种或哪几种商品一旦被规定为币材,即称该货币制度为该种或该几种商品的本位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往往有两三种币材并行流通。②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两方面:一是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货币单位的“值”③通货的铸造与发行:通货是指处于流通中的现实货币的统称,包括主币和辅币。主币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所铸成的货币,又称本位币。主币一般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并可自由铸造。无限法偿是指国家规定主币有无限支付的能力,不论支付额多大,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所谓自由铸造,是指公民有权把经法令确定的货币金属送到国家的造币厂铸成铸币,辅币只具有有限法偿并且不能自由铸造。④金准备制度:也称黄金准备制度,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黄金储备的三项用途: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准备金;作为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作为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在当前无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金准备的后两项用途已经消失,但第一项用途仍然存在。二、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2、金银复本位制: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即金银铸币都可自由铸造,都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该货币制度是一种很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比如,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5,当银价跌落以致市场比价为1:16,人们就会把金币熔化为金块,按市场价换为白银,再把白银铸成银币,按法定比价换为金币,再把金币熔成金块,从中获利。(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但弗里德曼并不完全支持)3、金本位制:指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的一种典型的金本位制。①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的一种典型的金本位制。其特点为: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流通②金块本位制:指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而由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的货币制度。其特点为:只流通银行券、限量兑换③金汇兑本位制:指以银行券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其特点为:只流通银行券、并且不能兑换黄金只可兑换外汇。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不兑换黄金的纸币或银行券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其特点为:黄金排除在货币流通领域之外,不再执行货币职能,只是由国家集中储备,作为国家清算手段。银行券由国家法律强制流通,一般授权中央银行集中发行,并通过法律形式直接赋予银行券无限法偿资格。货币的内涵扩大:既包括现金,也包括非现金,并且非现金流通逐渐成为货币流通的主体。第三章第一节利息一、利息的概念及本质1、概念:利息是在借贷过程中,借款人因使用贷款而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2、对利息本质的不同观点利息报酬论代表人物:威廉·配第和约翰·洛克观点:利息是对贷款人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及承担了风险而给予的回报。资本租金论代表人物:达德利·诺思观点:“利息不过是资本的租金罢了”。诺思已经把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货币的货币区别开来,因而成了“第一个真正理解利息的人。”利息源于利润说:代表人物:约瑟夫·马西观点:马西认为,“人们为了使用他们所借的东西而作为利息支付的,是所借的东西所够生产的利润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马西的这一观点是一个伟大的发现。第二节利率及其种类一、利率【例一】一笔本金为1000元的贷款,期限为一年,利息收益为50元,问年利率是多少?【例二】某企业手中有10万元闲置资本,预通过贷款获得一定的利息收益,期限为一年,此时的年平均利率为8%,试计算其利息收益应为多少?【例三】某人欲通过银行存款利息而补偿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开支,这笔开支的数额为5000元,此时银行存款的年利率为10%,试问此人需多少本金,才能获得每年5000元的利息收益?二、利率的种类(一)、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所谓名义利率,是指包括对通货膨胀风险补偿的利率。所谓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两者的关系: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根据这一公式,我们可以分析出,实际利率呈现三种情况:①当名义利率=通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利率;②当名义利率〉通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③当名义利率〈通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二)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所谓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所谓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三)基准利率和普通利率所谓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利息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利率。所谓普通利率,是指基准利率以外的所有利率。(四)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所谓优惠利率,是指国家通过金融机构或金融机构本身对于认为需要重点扶植或照顾的企业、行业或部门所提供的低于一般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所谓一般利率,是指除优惠利率之外的利率。(五)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所谓长期利率,是指信用行为在一年以上的相应利率。所谓短期利率,是指信用行为在一年以内的相应利率。(六)单利与复利单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本金计息而不对利息付息的计算方法。复利是指在整个借贷期内的若干计息阶段中,将前阶段的利息并入本金并在以后阶段一并计息的计算方法。第四节利率的决定与作用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指出,利息是贷出资本家从借入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所以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二、均衡利率论三、影响利率的诸多因素经济周期对利率变化的影响。通胀对利率变动的影响。货币政策对利率变化的影响:一是信贷杠杆──通过信贷规模的大小变化与信贷倾斜而影响利率。二是利率杠杆──直接作用于利率,在利率管制体制下,国家通过直接制定利率来调节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在市场利率条件下,国家可通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或再贴现率,调节社会的货币需求量。三是法定准备率杠杆──通过对商业银行需上缴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变动而实现对利率的影响。四是公开市场业务杠杆──此种方法并不直接干预利率变动,但它会通过资金供求关系影响利率,避免信贷资金的供求不平衡。贷款的期限与风险。国际利率水平。四、利率的主要作用利率变动影响社会资金的供给:较高的利率,有利于储蓄的扩大;过低的利率,会使储蓄余额下降。利率变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利率变动影响投资活动。利率调高,投资借贷的成本升高,投资效益下降,导致投资规模缩小;利率调低,投资借贷的成本降低,投资效益上升,导致投资规模扩大。利率变动还对物价水平的升降、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业等都有影响。第五章第一节: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一、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1、职能分工型基本特点:法律限定金融机构必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在该体制下,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短期工商信贷业务。国家代表:美国、日本等国家。2、全能型基本特点: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款与贷款以及全面的证券业务等。国家代表:以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为代表。3、综合银行模式银行可以从事证券承销,但在以下三方面不同于全能银行:较为普遍地设立独立、合法的分支机构;银行对工商业公司的持股份额不高;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结合较少。国家代表: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代理银行制:又称往来银行制度,是指银行相互间签有代理协议,委托对方银行代办指定业务的制度。在国际之间,代理关系是非常普遍的。在各国国内,代理制最为发达的是实行单元制的美国。银行控股公司制度:又称银行持股公司制,是指由某一集团成立一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银行股票的一种组织制度。表面上看,是控股公司拥有银行,而实际上控股公司往往是由银行建立和受银行操纵的。第二节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收缩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特征是,商业银行能以派生存款的形式创造和收缩货币,从而非常强烈地影响货币供应量。一、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前提条件:现代银行采用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构成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基础,也是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机构的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以现金和在中央银行存款形式留有准备的制度。国家规定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对该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率,称为法定准备金率。某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法定准备金率=──────────────×100%某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越少;反之,则越多。银行超过法定要求保留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同理,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越少;反之,则越多。非现金结算制度:非现金结算制度使人们能通过开出支票进行货币支付,银行之间的往来进行转账结算,无须用现金。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1、几个假定:①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及多家商业银行组成;②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20%;③公众不保留现金,并将一切货币收入都存入银行体系;④各商业银行都只保留法定准备金,而不持有超额准备,其余均用于贷款或投资。2、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银行存款法定准备金贷款││││A1000020008000││B800016006400││C640012805120││D512010244096││…………││││合计500001000040000└───────────────────────────────原始存款:最初的存款。派生存款:在此基础上扩大的存款结论:1D=B×————rd其中:B为原始存款;D为存款总额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即乘数(K)。一般说来,它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D1K=──=——Brd可见,法定准备率越高,存款扩张倍数越小;法定准备率越低,存款扩张倍数越大。三、制约派生存款的因素:1、现金漏损:客户总会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当出现现金漏损时,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会减少,也即银行由吸收存款而可扩大贷款的资金相应减少,由此也就减小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2、银行留存的超额准备金3、借款人的贷款意愿4、银行的放贷意愿第三节商业银行的业务一、负债业务所谓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1、资本:商业银行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构成。①核心资本,也即自有资金: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包括其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等。自有资金的作用: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是银行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是银行承受非预期损失能力的反映。自有资金起到的是保证作用,是银行取信于社会的手段和吸引外来资金的基础。②附属资本: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长期次级债券等。商业银行次级债是指商业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