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期末复习:中外学前教育史[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体格和军事训练等内容.2.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痒”。3.“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6.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7.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原则,出自古代中国8.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_原则。9.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A.大器晚成B.教子义方C.放任自主D.体罚10.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A.体罚B.读经C.讲故事D.游戏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国保傅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12.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13.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14.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子师15.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1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的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17.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中国18.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19.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20.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三字经》2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22.《千字文》均为四言韵语,共250句,主要供儿童识字,也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人伦、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23.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千字文》24.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为人处世及伦理道德方面教育的是训诫类25.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由唐人李瀚撰写的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蒙求》)。26.在古代儿童的教材中,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哪个朝代以后?宋代27.把太子教育分为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四阶段的是贾谊28.贾谊将太子整个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29.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强调要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30.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颜氏家训》31.提出既要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的是颜之推32.在儿童家庭教育中,颜之推_提出如何解决对子女严教与慈爱的关系,是一重要问题。P6833.集中反映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是他编着的《小学》和《童蒙须知》34.提出学“眼前事”主张的思想家是朱熹35.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种培养儿童读书习惯的主张出自朱熹p7436.提出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的是朱熹37.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王守仁38王守仁把儿童好动喜乐的天性,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自然教育论”的集中体现。39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示范与讲解_,观察与模仿,奖励与批评。40.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产生于()A.母系家庭B.原始家庭C.氏族公社D.军事民主制4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胎教的方法?()A.监督法B.小劳法C.猴戏法D.瘦身法42.我国古代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的著作是(《胎产书》)43.下面不属于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法的是()A.示范与讲解B.实验与讲解C.奖励与批评D.观察与模仿44.史前社会幼儿教育随着下列哪一项的变化而变化?()A.生产模式B.家庭模式C.生活模式D.社会道德观念三、名词解释、简答朱熹的“眼前事”在教育内容上,朱熹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就儿童日常生活接触的眼前事去教他们,就教者而言,是教事,就孩子而言是学其事。他认为他认为学必自近者易者始,并认为学问之道只就眼前日用的开始,初学应给以简单容易的内容。儿童主要是学习眼前日用之事,是“知之浅而行之小也”。36.“三母制度”1,这是宫廷儿童教育制度之一。2,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3,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子师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慈母要根据太子的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姆负责安置料理睡眠。《小学》为便于儿童学眼前事,朱熹与刘子澄编纂《小学》一书,该书将大量古今圣贤嘉言懿行汇集起来,贯彻对儿童多用正面教育的原则,希望用这些古人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言行,教育和诱导儿童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学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全书共六卷,分内外篇,内篇有《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有《嘉言》、《善行》。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包括刻苦学习、忠君、孝宗、事长、守节等德行方面的格言、故事等,内容生动,通俗易懂,易于儿童接受.■.简述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的内容。1,生产劳动教育。如简单的劳动工具制造、取火技术等。2,生活习俗教育。如不能侵犯氏族公共利益,尊敬长辈等。3,原始宗教教育。在自然、图腾、祖先崇拜中,儿童受到原始宗教的熏陶。4,原始艺术教育。如歌舞、绘制、雕刻等。5,体格和军事训练。儿童要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练,学习用弓箭等。■简述中国古代胎教的目的。1,中国的胎教,最初是宫廷中的早期教育。2,封建统治者实施胎教,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合格君主。3,春秋战国以后,胎教逐步下移民间,页成为人们培养合格后代的措施。4,要让儿童的教育有一个好的起点,为其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孕育一个德才兼备、健康长寿、形貌端正并且最好是男性的后代。■简答题40.简述颜之推关于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及早施教;他主张及早对婴幼儿进行教育,越早越好,甚至要早到胎教。早期教育效果最佳。好的影响,在儿童幼小的心灵打上深刻烙印;幼童时期,精神专注,记忆力最旺盛教育效果好;教育应从婴幼儿能感知外界事物时开始。2严慈结合;父慈子孝相互联系。颜之推主张体罚。3均爱勿偏;在家庭教育中,要切忌偏宠,对所有子女应一视同仁。4熏渍陶染;重视父母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及周围环境陶冶,重视父母和其他成人对幼童的模范作用。■简答题42.简述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P6-71特征:(1)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简单多样。(3)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4)儿童教育的手段是言传身教。2原因:(1)儿童教育为公,他们是公社的后代,抚养教育待遇平等,这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儿童教育上的反映。(2)原始社会生产生活经验有限,传授给儿童的知识简单;但生活的多方面又使其学到多方面知识。(3)教育在生产生活中进行,不固定、分散,长者为师。(4)教育活动与生产生活融为一体,所有教育内容都在口耳相传中进行。★论述题.分析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经验和局限。1,教儿宜早。按中国古代传统愈早愈好。要本着“早喻教”的原则。2,教子义方。也叫“教子以正”。父母从道义上,从做一个正派人的根本方向上,为子女指出道路。3,信而勿诳。父母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以身率先,培养孩子什么品德,自己首先要具备什么品德。4,潜移默化。强调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意义。5,量资循序。对儿童教育不能求之过急,要根据儿童的才能,逐步将教育加深加宽。另一个含义是要顺应儿童才能的发展,及时地给以教育,不要失掉儿童才能发展的可能性。6,有教有爱。家长对孩子,要既要慈爱又要严厉,爱与教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不溺爱孩子的同时,还要不偏爱子女。7,儿童教育的方法有:游戏,讲故事。局限:1,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下,因为封建礼教影响,很多儿童故事都以孝悌忠信等封建道德为内容。2,体罚是侮辱儿童人格、压制儿童个性发展、违背自然原则的封建专制主义方法,是不可取的。1,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实行公养公教。2,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的宗教教育、原始的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教育。3,庠,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的虞舜时期。4,母系氏族公社,对儿童实行公养公教。5,父系氏族公社,用儿童的家庭教育代替了儿童社会公育。6,儿童家庭教育是齐家治国的基础。7,中国封建社会,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道德至上,是古代传统教育特点,“传道”的儒家教育传统。8,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记载见于《礼记内则》9,西周时,形成了学前教育计划,按年龄大小和身心发育状况提出内容,其中突出了礼仪训练。10,司马光《居家杂仪教男女》中,阐述了10岁以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11,中国古代婴幼儿养护经验:穿勿过暖,食勿过饱,任其啼哭,安全避险,避免惊吓。12,常规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包括一般生活常规和行为常规。13,古代对儿童进行的常规教育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礼”。礼教是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14,日常生活中,养成卫生习惯,是生活常规教育重要内容,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15,古代儿童生活常规教育,处处带有向幼儿灌输封建礼教的色彩。16,古代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体。17,初步道德教育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18,中国古代教育家把立志视为品德教育的首要内容。立志、养志成为儒家教育传统。古代有“试儿”风俗,就是观察小儿志向的一种方式。19,立志为学也是古代家庭对子弟进行立志教育的重要方面。20,孝悌教育是古代道德伦常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重要特点。21,为推行孝道,《二十四孝图》曾是最被推崇的儿童读物。22,“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古代家庭普遍重视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23,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语言教育,识字教育,计算,自然常识。24,中国古代,少数有良好天赋又有严格家教的儿童,被培养成“幼慧”儿童或“神童”。25,唐代,儿童参加科举考试,称“应神童举”。宋代为童子科。26,儿童教育,中国古代传统愈早愈好,要本着“早喻教”的原则。27,教子义方,或叫“教子以正”。父母从道义上,从做一个正派人的根本方向上,为子女指出出路。28,潜移默化,强调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意义。被认为是“无言之教”。29,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称为“内外夹持”。30,量资循序,就是顺应儿童才能的发展,及时教育,不失掉儿童才能发展的可能性。31,“孟母三迁”,说明改变教育环境,最后取得良好教育效果。32,司马光《家范阐述家庭教育问题,对历代家庭教育有很大影响。33,宫廷儿童教育,主要介绍以太子、王子为对象的教育。34,西周,有“三公”、“三少”的设置。35,贾谊,《贾子新书》,有《傅职》《保职》,在中国古代宫廷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6,宫廷儿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未来帝王的教育。37,宫廷中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的训练,即为保傅制度。38,《大戴礼记保傅》,对师、保、傅的具体责任和对太子教育的内容做了细微说明。39,太保主要职责:保证太子的日常生活举止合乎规范,生活有规律,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和健康。40,太傅主要职责: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41,太师主要职责:负责太子的学业知识,如诗书礼乐之类的经籍。42,慈母,根据太子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姆负责安置料理睡眠。43,宫廷中还为幼小的太子设乳母,以其乳汁喂太子。44,胎教最早的记载,是西周时期,周文王、周成王的母亲曾行胎教。45,胎教的书籍,最早成书于春秋时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其中有“胎病”的记载。46,刘向的《列女传》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宫廷胎教经验。47,王充的《论衡》提出“元气”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