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答案史上最全。考试必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燃烧学说和理论1燃烧素学说:一切可燃物均含有燃素,可燃物是由燃素和灰渣构成的化合物,燃烧时分解,放出燃素,留下灰渣。燃素和灰渣结合又可复原为可燃物。燃素:是由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2燃烧的氧学说/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氧学说。3燃烧的分子碰撞理论4活化能理论5过氧化物理论6链反应理论/苏联的谢苗诺夫和英国的邢歇伍德提出了支链反应的概念。连锁反应机理大致可分为三段:链引发。(2)链传递。(3)链终止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发光的激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可分为自燃、闪燃和着火等类型,第二节燃烧的类型一、闪燃与闪点闪燃:当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着火源发生一闪即灭(延续时间少于5秒)的燃烧现象。闪点:可燃液体蒸发出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构成一种混合物,并在与火源接触时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则火灾危险性越大。原因:可燃液体在闪点的温度下蒸发较慢,蒸气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即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补充稳定燃烧所需的量。所以在闪点温度时燃烧的仅是可燃液体蒸发出的蒸气,而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还没有达到使液体能燃烧的温度。闪燃是可燃液体发生着火的前奏,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危险的警告。闪点是衡量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可燃液体的闪点可采用仪器测定,测定仪器有两种:闪点——开口杯(OC)、闭口杯(CC)二、自燃与自燃点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自燃点:引起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自燃点越低,则火灾危险性越大。自燃——不需要明火。自发着火燃烧。发生条件:物质缓慢氧化或靠近热源使温度升高,同时散热受到阻碍,造成热量积聚。当达到一定温度引起燃烧。2.自燃的分类根据促使可燃物质升温的热量来源不同,自燃可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两种。(1)受热自燃。可燃物质由于外界加热,温度升高至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受热自燃。(受热自燃热来源于外部从可燃物的外部向内炭化、延烧)(2)自热自燃。可燃物质由于本身的化学反应、物理或生物作用等所产生的热量,使温度升高至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热自燃。(自热自燃热来源于内部从可燃物的内部向外炭化、延烧)生产过程中发生受热自燃的原因主要有:①可燃物质靠近或接触热量大和温度高的物体的,通过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作用,有可能将可燃物质加热升温到自燃点而引起自燃。②在熬炼(如熬油、熬沥青等)或热处理过程中,温度过高达到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而引起着火。③由于机器的轴承或加工可燃物质机器设备的相对运动部件缺乏润滑或缠绕纤维物质,增大摩擦力,产生大量热量,造成局部过热,引起可燃物质受热自燃。④放热的化学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可能引起周围的可燃物质受热自燃。⑤气体在很高压力下突然压缩时,释放出的热量来不及导出,温度会骤然增高,能使可燃物质受热自燃。举例:油脂、煤、植物注意:自燃发生的条件及影响因素;油脂、煤、植物发生自燃条件:1)自身由于化学、物理或生物作用产生热量;2)良好地蓄热条件;3)与氧接触。油脂自热自燃条件——油脂本身氧化和聚合反应产生热量(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蓄热条件良好(浸渍到棉纱、棉布、棉絮、铁屑;油脂散开摊成薄层;浸油物质堆积);含氧量充足(空气或纯氧)。防止措施——散开存放;散热条件良好;凡盛装氧气的容器、设备、气瓶和管道均不得粘附油脂。煤自热自燃条件——煤吸附氧,然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挥发物、粉碎程度、湿度);蓄热条件良好(煤堆的高度过大且内部疏松);含氧量充足。防止措施——控制高度,压实;及时挖出热煤,新煤填平;局部着火,用水冷却;大面积着火,大量水浇灭。植物自热自燃条件——生物作用为主,化学物理为辅;微生物生存的湿度;热量积聚。防止措施——植物干燥并存放于干燥的地方;堆垛不易过高过大;注意通风,防雨防潮;检测控制温度。三、着火与着火点着火:可燃物质与火源接触而能燃烧,并且在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着火点或燃点:可燃物质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可燃液体的闪点与着火点的区别是:(1)在着火点时燃烧的不仅是蒸气,而且是液体(即液体已达到燃烧温度,可提供保持稳定燃烧的蒸气)。(2)在闪点时移去火源后闪燃即熄灭,而在着火点时则能继续燃烧。四、物质的燃烧历程根据可燃物质燃烧时的状态不同,燃烧有气相和固相燃烧两种情况。气相燃烧:在进行燃烧反应过程中,可燃物和助燃物均为气体,这种燃烧的特点总是有火焰产生。固相燃烧: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可燃物质为固态,这种燃烧亦称表面燃烧。基本燃烧形式,绝大多数属于此种类型。燃烧时无火焰,有光和热。如焦炭、金属的燃烧。由燃烧引发的火灾,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火焰大小,还与燃烧产物有关。五、燃烧产物1.燃烧产物的组成(1)不能再燃烧的生成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2)能继续燃烧的生成物。如一氧化碳、未烧尽的炭和醇类、有的还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3)看得见的烟雾。是由悬浮于空气中的为燃尽的炭粒、灰分以及微小液滴等组成的气溶胶。2.燃烧产物对人体和火势发展过程的影响(1)燃烧产物除水蒸气外,其他产物大都对人体有害。(2)燃烧产物的烟雾会影响人们的视力,大大降低火场的能见度,给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救援造成困难。(3)高温的燃烧产物在强烈热对流和热辐射过程中,可能引起其他可燃物的燃烧,造成新的火源和促使火势发展,还有可能发生爆炸。(4)燃烧产物中的完全燃烧产物有阻燃作用。第三节防火技术基本理论一、氧化与燃烧1.物质的氧化和燃烧现象物质的氧化反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着的,由于反应的速度不同,可以体现为一般的氧化现象和燃烧现象。一般的氧化:氧化反应速度比较慢时,虽然在氧化反应时也是放热的,但同时又很快散失掉,没有发光现象。燃烧:如果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放出光和热,即是燃烧。燃烧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氧化、燃烧的区别:氧化和燃烧都是同一种化学反应,只是反应的速度和发生的物理现象(光和热)不同。2.燃烧的氧化反应燃烧现象的三个特征:(1)放热;(2)发光;(3)氧化反应。二、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火源物质分类:物质可分成可燃物质、难燃物质和不可燃物质三类。可燃物质是指在火源作用下能被点燃,并且当火源移去后能维持继续燃烧,直至燃尽,如汽油等;难燃物质为在火源作用下能被点燃并阴燃,当火源移去后不能维持继续燃烧,如酚醛塑料等;不可燃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被点燃的物质,如砂、石等。可燃物质:凡是能与空气、氧气和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可燃物分类1)按其状态不同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类;一般是气体较易燃烧,其次是液体,最后是固体。2)按其组成不同,可分为无机可燃物质和有机可燃物质两类;氧化剂氧化剂: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着火源: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的能源,或者说能引起可燃物质着火的能源称为着火源。2、燃烧的充要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含量。(3)一定的着火源能量。即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最小着火能量。(4)相互作用。三、火灾及其分类在消防工作中有火灾和火警之分,两者都是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当人员和财产损失较小时登记为火警。火灾的定义为“凡失去控制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都为火灾”。2.火灾的分类(1)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火灾分类》(GB/T4968-2008)2008年11月4日发布,2009年5月1日执行。分为A、B、C、D、E、F六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3.火灾原因分类(1)放火。(2)违反电气安装安全规定。3)违反电气使用安全规定。(4)违反安全操作规程。(5)吸烟。(6)生活用火不慎。(7)玩火。(8)自燃。(9)自然原因。(10)其他原因及原因不明。四、防火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1.防火技术的基本理论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防火技术的基本理论:采取措施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避免它们的相互作用。五、防火技术措施的基本原则1.消除着火源2.控制可燃物。3.隔绝空气。4.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灾范围的扩大。一切防火技术措施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燃烧基本条件的产生;二是避免燃烧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六、灭火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一旦发生火灾,只要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火就会熄灭。这就是灭火技术的基本理论。常用的灭火方法有:1.隔离法2.冷却法3.窒息法(隔绝空气)。1.隔离法:可燃物与着火源(火场)隔离开来,燃烧会因而停止。适用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2.冷却法: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邻近着火场的可燃物温度降低,避免扩大形成新的燃烧条件。3.窒熄法:消除燃烧的条件之一——助燃物(空气、氧气或其它氧化剂),使燃烧停止。第二章防爆基本原理第一节爆炸机理爆炸基本概念:广义地说,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一.爆炸及其分类爆炸的特征:◆内部特征:物质发生爆炸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在有限体积内突然释放或急骤转化,并在极短时间内,在有限体积中积聚,造成高温高压。◆外部特征:爆炸介质在压力作用下,对周围物体(容器或建筑物等)形成急剧突跃压力的冲击,或者造成机械性破坏效应,以及周围介质受振动而产生的声响效应。爆炸主要特征:压力的瞬时急剧升高。爆炸的分类:1)按照爆炸能量来源的不同,爆炸可分为:①物理性爆炸②化学性爆炸③核爆炸2)按照爆炸反应的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①气相爆炸②液相爆炸③固相爆炸。3)按照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的不同,爆炸可分为:①轻爆。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数米,爆炸时无多大破坏力,音响也不太大。②爆炸。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十几米至数百米,爆炸时能在爆炸点引起压力激增,有较大的破坏力,有震耳的声响。③爆轰。物质爆炸的燃烧速度为每秒1000-7000m。爆轰时的特点是突然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的“冲击波”。并引发“殉爆”。二.爆炸的破坏作用(1)冲击波。(2)碎片冲击(3)震荡作用(4)造成二次事故爆炸破坏作用的影响因素(1)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2)爆炸时的条件(3)爆炸位置三.分解爆炸1气体的分解爆炸2简单分解的爆炸性物质3复杂分解的爆炸性物质四.可燃性混合物爆炸1、燃爆特性:可燃性混合物: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组成的爆炸物质。所有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组成的混合物均属此类。可燃性混合物为有爆炸危险的物质,它们只是在适当的条件下,才变为危险的物质。这些条件包括可燃物质的含量、氧化剂含量以及点火能源等。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气体和蒸气爆炸极限的单位,是以其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五.燃烧与化学性爆炸的关系两者相同点:①属于可燃物质的氧化反应;②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三个基本要素;③某种具体物质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相同。两者的不同点:①氧化反应速度(燃烧速度)不同;②发展过程不同。燃烧和化学性爆炸的关系:两者可随条件的不同而转化。第三节、防爆技术基本理论一、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条件可燃物质的化学性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才能发生:1.存在可燃物质,包括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2.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并且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3.爆炸性混合物在火源作用下二、燃烧和化学性爆炸的感应期感应期(或诱导期):可燃物质的温度在达到自燃点或着火点之后,并不立即发生自燃或着火,其间有段延滞的时间。三、防爆技术基本理论及应用防止产生化学性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是预防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基本理论。防止危险物质发生燃烧爆炸事故,通常可采取以下三方面的防火防爆措施:一是排除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的物质条件;二是当燃烧爆炸物质不可避免地出现时,要尽可能地消除或隔离一切点火源;三是当点火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