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城市形态演化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安庆城市形态演化研究摘要:通过对安庆市历代以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进行案例研究,梳理其历史脉络,总结安庆市百年来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探讨其选址思想、营建模式,探寻其演化机制,剖析其中的规律性和真实性。关键词:安庆城市形态演化前言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地处皖、赣、鄂三省结合部,是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工贸港口、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此地为丘陵地貌,城市及周边,山坡林立,湖泊密布。“北负大龙山,东阻湖,西限河,南瞰大江”[1](安庆城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是诸湖,狮子山、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近年来,安庆市进入快速发展期,处于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的过程中。在09版总体规划中,安庆市明确提出安庆市的城市性质为“皖、鄂、赣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滨江山水园林城市”[2]。通过对安庆历史脉络梳理和分析,探讨其选址思想和营建模式,剖析城市空间形态和作为其内在机制的社会过程的相互关系不仅可以了解和认识其发展历程,展现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对研究古城保护和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作为较早的传统中心城市的范例,对我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研究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1.安庆的区位特征简介安庆市全市行政区域介于北纬29°47′-31°16′与东经115°45′-117°44′之间,城区位于北纬30°31′与东经117°2′之间。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安庆市是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工贸港口、交通枢纽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现辖一市七县三区,即桐城市,怀宁、枞阳、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七个县和迎江、大观、宜秀区三个区,总面积1539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04%,2012年全市总人口620.4万人。安庆市是长江中下游闻名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开发性农业和创汇农业发展潜力很大;工业已形成以国家大型企业——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和华茂集团为依托的石化、机电、轻纺、建材等优势产业,是安徽省重要的化工、轻纺业基地。安庆市已初步形成了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沟通了与国际国内的联系。此外,安庆市历史遗迹和山水风景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正在快速发展为安庆市的一大支柱产业。市区总面积541.3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73.3万人。旧城位于市区西南部,基本上就是安庆清代后期的城区范围,旧城内主要由沿江岗地及冲积平原构成,境内地形多样,总体上自东往西逐渐增高,总倾角44°左右[3]。长江环绕于东南,大龙山逶迤于西北,西濒皖河—石门湖,东北界菱湖,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如图1-1)旧城区是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和地方传统文化的荟萃之地。旧城是安庆传统的行政办公中心(1987年前)、商贸中心及经济、信息、文化中心,也是安庆目前的一个核心区。现状用地以居住和图1-1安庆区位图商业为主,兼有工业、对外交通、仓储用地。旧城内有倒扒狮和大观亭2片历史文化街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4]。2.安庆城市形态演变历程“安庆”之名的出现,始于南宋,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庆今城淹没在古彭盖泽水面之下,安庆今城的建设确始于南宋[5],因此,本文认为考察安庆的城市形态变化,不同于研究安庆城的历史,不必考察南宋以前“安庆”城址的转移,只研究其时之后安庆城市形态变化。安庆城周边形成的是滨江控湖的地理优势,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冷兵器时代,“两方云山两面江,半是山城半水城”,其军事意义自然不言而喻。长江流经的安庆周边是茂密的古树林,不便于通行,安庆城具有较高的控扼作用。2.1宋元时代南宋嘉定十年(1217)四月,由于金兵南下,安庆知府黄干奏请朝廷在“盛唐湾宜城渡之阴”(即今城区)建筑新城,以备战守,并自行从怀宁(今潜山)移府治县治于皖口(今山口乡)。此为安庆建城之始。[6]11年后,为了防御农民军的进攻,城池又被加固。景定元年(1260),为防御蒙古军,沿江制置图2-1宋元时期安庆城市空间结构图大使马光祖复筑城墙,奠定了城市基础。城墙以砖石包砌,周长“九里十三步”,高二丈,基宽七尺,顶宽三尺半。设城门5座:东枞阳门、东南康济门、南盛唐门(后称镇海门)、西正观门(又称八卦门)、北集贤门。元代城墙增高二丈六尺,东、北、西3面建有护城壕,深一丈。如图2-1所示。2.2明清时期图2-2清同治安庆城池图清顺治七年(1650),重建城垣,砌城垛758个,增建炮台、火药房、窝铺等设施。至清代中期,除城外围建有一些寺观外,城市建设几乎集中在城墙范围内进行,城市显单一紧凑块状形态,此时城市规模很小,仅2.7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处于明显的点状形成阶段。清代后期,城市规模开始扩张。同治元年(1862),因西门外长江和皖河在此接流,水路交通便捷,民舟大多汇集于此,遂在旧城西部加筑一道月城,辟金保、玉虹两城门(图2-2)。光绪二十年(1894),在金保门南增辟同安门。城内面积2.7平方公里,加月城面积共约3.67平方公里。图2-3我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图2-4安庆古代城市空间结构(清同治)安庆古城格局与其他古城颇有差别,既有山城错综的韵味,也可略见平原城市规整的景象。城址选择体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管子·乘马》)的思想。北部大龙山脉,横亘东西,蜿蜒似龙,最高峰海拔693.4米,形成城市天际线的大背景。长江、皖河、石门湖在古城西侧蜿蜒交汇,菱湖、莲湖、东湖、西湖在东北侧与古城密切相连,形成水际线。城市格局充分尊重自然山水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布局。城市内部功能分区体现封建城市“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周礼·考工记》)以及“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管子·大匡》)的思想(图2-3)。城市总体空间结构严谨,整体性较强。城建于临江近湖的一群丘陵阶地上,黄海高程在12—60米之间,岗岭层叠,陡坡与石级相固,俗有“九头十三坡”之称。[7]城的形制不规整,轮廓大致接近方形,部分采用曲线;道路格局为不规则的方格网状,道路走向为南北和东西略偏西南;城市内部空间布局整体性较强,主要政治、文化类建筑具有明显的轴线配置关系:左布寺观,右置社坛,衙署居中且偏城西最高处,也是旧城两列阶地的两脊交汇处,文教区集中于衙署以东。市民主要聚居在南厢,仓库依长江渡口设在城南;房屋建筑个体的布置多顺地势建造,朝向多变、因地制宜;城门设置不拘一格,东、西二门偏于南隅而近长江;城垣沿岗地边缘临江岸而筑,城内多古塘,与城外护城河及长江相通。建城后,四方贸易活跃,盐粮漕运经此转输,皖西南各地货物在此集散,逐渐成为长江沿岸的重要商埠。随着区域政治、经济活动的增强,形成了龙门口——庆云街(人民路)一条东西向城市主轴线,及南侧平行于主轴线的倒扒狮、四牌楼一带的商业活动区(图2-4)。2.3近代时期图2-5清末民初安庆街道图清末,随着沿江防洪堤的修建、206国道建设以及近现代工商业的发展,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速度加快,安庆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格局由封闭型逐步向开放型转变。由于城市西部和南部受长江、皖河、凤凰山、狮子山等阻隔,没有发展空间,城市沿206国道和长江及华中路为伸展轴,向北和东扩展[8](图2-5)。借助对外交通条件改善、对外经济兴起等外力作用,城市具有沿主要外向经济流和交通流方向的外溢趋势,这一时期处于明显的轴向延伸阶段,城市呈星状形态。但直到1949年解放初期,安庆城区范围变化不大,城内房屋多为清代建筑,以多进天井式布局最为典型;数百条街巷狭窄弯曲,起伏不平,素有“九头十三坡”之称;宽达八九米的干道有5条,共约4公里。2.4现代时期2.4.1建国至改革开放图2-6解放初期安庆市区图图2-7文革时期安庆街道图解放初期,安庆市盲目拆除了旧城墙及5座旧城门,城区建设逐渐向北、向东拓展。由于自然条件中长江水运的发达,安庆市沿江向东拓展趋势明显,水运条件较为便捷的东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四五”期间,中央在安庆建设了250万吨炼油厂,并配合生产石化产品,城市空间向西北方向实现较大规模的拓展。另外,由于龙山路和集贤路的打通,城市沿集贤路和龙山路向北拓展向西发展阶段。[8]旧城区的建设只能按照“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方针,充分利用原有房屋、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和局部的改建或扩建。虽然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居住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过分强调利用旧城,一再降低城市建设标准,压缩城市非生产性建设,致使城市住宅和市政公用设施不得不采取降低质量和临时处理的方法来节省投资,为后来的旧城改造留下了很多隐患(图2-6)。“大跃进”时期,安庆市盲目兴建钢铁厂、炼焦厂等企业,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由1957年的3%猛增至1959年的34%,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加重了旧城负担,造成城市住宅紧张、市政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环境日趋恶化等严重问题,加速了旧城的衰败。“文革”10年城市建设和旧区改造长期处于无人管理,到处见缝插针,乱拆乱建、历史文化古迹遭到严重侵占和破坏,给以后的旧城改造设置了难以解决的障碍(图2-7)。从整体来说,建国后至改革开图2-81963-1978年旧城街区图放前,安庆旧城形态生长处于一个缓慢的发展水平。城市建设基本投资方面长期不足,城市建设量小面窄,城市面貌因而出现停滞不前、甚至老化的现象。长期对消费及第三产业的忽视也减低了对商业空间的需求,中心区的商业活动亦不大频繁,商业活动场所、娱乐活动场所、饮食场所全面压缩。旧城城市形态基本上延续了建国前的形态格局(图2-8)。2.4.2改革开放后图2-980-90年代安庆城市空间形态特点1980年代,安庆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城市发展仍表现出对长江水运的较大依赖,沿江东部水运条件较为便捷的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市空间呈现轴向生长与加速填充的发展趋势,中心城区面积逐渐增大,城市呈现了以旧城为核心的“L”型城市空间形态。1990年以后,安庆城市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开发区在城市北部的设立,使北部有了大的发展,同时在大桥以东建设未来的城市中心区,导致单一中心蔓延外溢式扩张。通过对滨江城市景观带、菱湖风景区的建设,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等措施,使得城市景观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形象得到加强。城市对外交通条件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个方面不断改善(如合安公路拓宽改建、合九铁路开通、合安高速公路建设、安九公路建设、安庆长江大桥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安庆的对外联系。城市内部空间以旧城改造和填补空缺为主,至此,城市沿古城的西部、北部和东部呈“扇形”发展的趋势。[8]如图2-9所示。2000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土地的有偿使用,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的商品化,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及大量外资的引进,更进一步推动了旧城更新改造的发展。特别是旧城内工业“退二图2-102003年安庆土地利用现状图进三”速度加快,工企业用地大部分转化为住宅用地和其他第三产业用地,城市发展框架拉大,城市进一步往龙山、老峰、长风等方向拓展,呈现带状发展趋势。但由于旧城浓厚的文化氛围、较好的物质基础(名校、一流医院等城市优质公共资源均分布在旧城区),旧城区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活力,反磁力中心并未形成,城市结构仍呈现“单中心式”。旧城一直也是皖西南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心,随着安庆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其中心功能更强,人民路地区已从过去的零售业为主发展成为商业、商务、金融、办公等功能为主的商业商务复合中心。如图2-10所示。3.安庆城市形态历程分析安庆建城伊始,体现了以《管子》、《周礼》为代表的体现礼制的建城思想。在随后的演变中,一方面,城市形态总是以其原有形态为基础,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由无序到有序的垂直向进化的特征,本身具有内在的自组织能力,促成了内部形态的演替重组和外部形态的拓展扩散。另一方面,安庆空间形态的演化又时刻处于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充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