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考试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月14日1.被教育学者公认为是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是()。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凯洛夫的《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2.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A.“兼爱、非攻”B.“弃仁绝义”C.“道法自然”D.“化性起伪”3.国家对在中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中学教育目的B.中学教育目标C.中学教育原则D.中学教育内容4.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5.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武松打虎的情景的过程,就属于()。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6.假定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某生测验得60分,则该生的智商为()。A.80B.60C.85D.907.在个体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发展中,要求他用新近学到的知识技能对原来的知识技能加以补充、改组,或者矫正,最后,使新的知识技能与已有的知识技能融为一体,这是()。A.早期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发展社会化D.再社会化8.“教学相长”的思想来源于以下哪本著作?()A.《论语》B.《荀子》C.《孟子》D.《学记》9.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学生B.人和动物C.动物D.儿童10.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答案解析:1.D〔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教育学者公认为是标志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2.A〔解析〕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弃仁绝义”和“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化性起伪”是由荀况提出的。3.A〔解析〕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即中学教育目的就是国家规定将中学生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4.B〔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5.B〔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者加上一定图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再造出事物的形象的过程。6.C〔解析〕该生测验得60分,他的智商IQ=15×(X-X)S+100,代入上述公式,智商是85。7.C〔解析〕发展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个体产生的新的期待和要求他承担新的任务、扮演新的角色等。8.D〔解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的《学记》写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中,“教学相长”蕴含着早期教育心理学的萌芽。9.B〔解析〕根据学习心理学对学习的定义“学习是指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可见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动物。10.D〔解析〕根据普里马克原理,当我们运用强化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必须是先有行为,后有强化,排除A;D选项是用儿童喜欢的“看电视”来刺激他原本不喜欢的“完成家庭作业”,符合普里马克原理。1月16日1.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2.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3.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自已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势冲突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识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市九江)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把两个或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这样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合作学习B.小班教学C.复式教学D.分层教学6.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7.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8.若一家长长期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质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是()A.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C.看完马上督促他完成作业D.处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9.“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创造性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D.学会学习10.()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教育的基本法,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效力。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法》答案解析:1.B【解析】“感染”“平稳”“持久”都是心境的特点。【命题立意】考查情绪方面的内容。★★★【错因分析】几种情绪状态区分不明确。2.B【解析】题干描述反映了胆汁质的表现。【命题立意】考察几种气质类型的特点。★★★【错因分析】对几种气质类型理解不到位。3.C【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命题立意】考查动机斗争的几种形式。★★★【错因分析】理解不透彻。4.C【解析】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形成守恒概念,并能进行递推性思维,“记路”反映了这一点。【命题立意】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错因分析】对认知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掌握不充分。5.C【解析】这是复式教学的特点。【命题立意】考查对几种教学模式的理解。★★★【错因分析】概念理解不清。6.B【解析】此题强调这两个发展期为高速发展,故体现了不平衡性特点。【命题立意】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错因分析】对身心发展特点理解不足。7.B【解析】这体现了讲授法的特点。【命题立意】考查教学方法的掌握。★★【错因分析】对讲授法理解不透彻。8.B【解析】只有强化物与强化行为形成联结,才能达到强化的效果。【命题立意】考查对强化理论的理解及应用。★★★【错因分析】理解上的欠缺。9.B【解析】学习迁移是指一宗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都是典型的迁移现象。【命题立意】考查学习迁移的内容。★★★★【错因分析】对学习心理部分的内容掌握不足。10.A【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方面的知识。★★★【错因分析】教育法规知识欠缺。1月19日1.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指代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2.“教学相长”最早出现在我国的()著作中。A.《论语》B.《师说》C.《学记》D.《劝学篇》3.小宝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精力旺盛,但做事经常粗枝大叶、缺乏耐心和毅力,小宝属于()气质类型。A.粘液质B.胆汁质C.多血质D.抑郁质4.新课程改革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改革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5.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6.()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目标D.教育政策7.“生而知之”的天才论,“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都是()的观点。A.环境决定论B.实践决定论C.经验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8.《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明在教学中应贯彻()的原则。A.启发性B.巩固性C.直观性D.因材施教9.学习新知识时,以列提纲的形式来理清思路加强记忆,这里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精加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调节策略1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答案解析:1.A【解析】按成绩分班属于安置性测验的类型。【命题立意】考查几种测验的类型及特点。★★★【错因分析】对测验的内涵理解不清。2.C【解析】《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命题立意】考查中国古代教育思想。★★★【错因分析】知识点的掌握有所欠缺。3.C【解析】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命题立意】考查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错因分析】几种气质类型的掌握及应用上有所欠缺。4.A【解析】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是一种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合作模式。【命题立意】考查新型师生关系的模式。★★★★【错因分析】对几种师生关系模式的理解不够明确。5.C【解析】新课程改革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命题立意】考查三级课程管理的知识。★★★★【错因分析】新课程改革知识欠缺。6.A【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命题立意】考查教育目的的内涵。★★★【错因分析】对教育目的理解不当。7.D【解析】遗传决定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命题立意】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错因分析】对遗传决定论理解不充分。8.A【解析】《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命题立意】这是启发法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集中体现。★★★★【错因分析】文言理解偏差或启发式教学理解不充分。9.C【解析】纲要策略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包括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命题立意】考查学习策略的理解及应用。★★★★【错因分析】对各种策略内涵的理解欠缺。10.B【解析】略。【命题立意】这是对班主任领导风格的考查。★★★【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1月20日1.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与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A.直观教学B.启发教学C.比较D.变式2.当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是()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印象D.近因效应3.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A.社会风气B.认知失调C.态度定势D.道德认识水平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5.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A.培养自主性B.培养勤奋感C.培养主动性D.培养自我同一性6.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的影响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由()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A.省级教育主管部门B.市级教育主管部门C.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D.学校8在教育过程甲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size=10.5000pt]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主体性9.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10.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包括()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C.学习、讨论、创新D.兴趣、发现、研讨答案解析:1.D【解析】这是变式的释义。【命题立意】考查变式的含义。★★★【错因分析】对变式的理解不够深入。2.B【解析】社会心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