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命题人:李秀、赵晔审题人:杨华考试说明:1.考查范围:必修修1-3;试卷结构: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答案填涂到答题卷上。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DNA是一切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的遗传信息载体C.淀粉、糖原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D.叶绿体很小,结构内不可能有蛋白质的合成2.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包括核糖体和线粒体的膜结构在内,动植物细胞具有完整的生物膜系统B.动植物细胞都以DNA为遗传物质,以ATP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最外层不同,因而两者生命系统的边界也不同D.动植物细胞的代谢均需要相关激素的调节,且激素的受体均位于细胞膜上3.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J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D.Fuba蛋白和Inl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4.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B.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C.实验说明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25.下图是生物体内ATP合成与分解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A.能量1可以来自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B.能量1可以来自蔗糖的水解C.能量2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O的光解D.能量2可以用于吸能反应6.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为8B.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D.当pH为任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7.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核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B.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C.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l:2D.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l/28.下图某同学总结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联系图,有些联系是错误的,其中全为错误联系的选项是A.①⑤⑧B.①③④C.⑦⑧D.⑤⑧9.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节瓜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B,其中纯合子占1/9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3D.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10.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广泛用于科学研究。以下实例为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获得DNA片段信息的过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的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B.如图所示,过程①②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特点C.若该“蛋白质-DNA复合体”是染色体片段,则不可能存在于原核细胞的拟核中D.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序列是mRNA的起始密码11.分析下面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三张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c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是乙图的t1,则当温度变成t2时,c点向左上方移动B.从乙图可以看出,温度接近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而是该植物能正常生长的极限温度C.如果乙图的光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生长最快D.从丙图可知,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等的塑料薄膜的颜色最好为红色或蓝紫色,这样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1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13.调查某地田鼠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采用标志重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B.第3年和第9年的田鼠种群数量相同C.田鼠种群数量变化不可能为“J”型增长D.第9年到第10年的田鼠种群数量最少14.麻疹病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15.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a、b、c、d、e分别表示物质运输的途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③中产生的热量是维持体温的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B.若①中胰岛素含量上升,则通过a途径的葡萄糖大于通过b途径的4C.当①中Na+含量上升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16.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机体通过多项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其中包括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C.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18.如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概念,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若X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则①~④可代表C.H、O、NB.若X是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四大系统,则①~④代表呼吸、消化、循环、皮肤C.若X为种群的数量变化,则①~④是增长、波动、稳定、下降D.若X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①~④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19.下列说法与图所示不相符的是A.若A表示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则B可以表示尿量的变化B.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则B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C.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D.若A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B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20.研究发现:①Graves病的发病原因是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X激素(如图所示);②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Graves病属自身免疫病B.图中Y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C.UDP可能能够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D.患者血液中Y激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21.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吞噬细菌B.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T淋巴细胞C.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22.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D.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52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相互抑制D.群落演替总是从地衣阶段走向森林阶段24.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5.下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B.t3~t4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D.甲、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程度由强→弱26.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横轴为诱捕灯间距)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27.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是对该图的分析: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③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④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A.有一种说法错误B.有二种说法错误C.有三种说法错误D.都错误28.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局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为(B2+C2+D2+A2)B.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总量为(B2+C2+D2)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B1+C1+D1D.图中B1表示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629.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碳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C.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104kJ/m2•y30.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C.甲、乙、丙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D.生物X可能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10分)果蝇是进行遗传实验的良好材料,现有三瓶果蝇,每瓶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B和b),且雌雄分别为不同眼色。各瓶内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A瓶:雌雄果蝇均为红眼;B瓶: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C瓶:雌雄果蝇均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