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形地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安徽省地形地貌目录1.淮北平原2.沿江平原3.江淮丘陵4.皖西大别山区安徽省,在中国东南部位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居华东腹地,东连江苏省、浙江省,南邻江西省,西接湖北省、河南省,北靠山东省,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是沿海与内陆腹地的过渡带。东西宽约450千米,南北长约570千米。面积13.97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地理位置安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与平原南北相间排列,是一个以丘陵、山地为主的省份。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1)淮北平原(皖北平原)(2)江淮丘陵(皖南丘陵)(3)皖西大别山区(4)沿江平原(5)皖南山区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地貌类型淮北平原淮北平原位于安徽省北部,包括淮河以北的全部省境地区,以及江淮丘陵以北的沿淮河以南宽10~60公里左右,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是安徽平原的主体。面积3.8万平方公里。除东北部有小面积的低山丘陵,在平原中形成“岛山”外,大部分面积均为平原,海拔15~50米,地面向东南缓倾。岛山淮北平原地貌类型淮北平原北部新构造运动沉降幅度较大,地貌为堆积类型。在这里发育的河流的特点是只有河床,没有河谷。河流两侧堆积带的地形高于河间地区,为“堆积型”河流。南部接近现代构造上升区,地貌为堆积一剥蚀类型。一些大河的流量和含砂量都大,为堆积型河流。许多小河含砂量小为“侵蚀一堆积型”河流。南部有许多湖泊,由宽浅的侵蚀河谷积水而成。淮北平原的形成过程冲积平原广阔的冲积平原丘陵、山地冲积平原中堆积作用随着构造沉降不断发展。在这种运动和湿润气候条件推持不变的情况下,冲积层将一组组地继续堆积,整个冲积层系不断加厚。地貌则表现为平坦广阔的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形成于气候湿润的沉降堆积地区。广阔的冲积平原上的厚层冲积层系的形成,是大幅度的构造沉降的结果。冲积平原的前身是气候湿润的丘陵或山区。淮北地区的主要河流的流量和合砂量都较大,堆积作用较强,形成的“天然拦河坝”,阻塞支流形成湖泊,富含腐植质和水生软体动物化石的黑色湖沼沉积,是冲积平原形成过程中的早期产物。河流堆积物形成的天然堤把湖水和河流分开。在河谷被湖相和河床相沉积完全填满后,由沉降运动所决定的堆积作用彻底地改变了丘陵区的地貌,初步形成了冲积平原。沿江平原沿江平原位于中国安徽省中南部长江沿岸和巢湖附近,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海拔20~30米左右,呈东北走向。平原土地肥沃,河湖星罗棋布,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平原地貌及其形成原因沿江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下扬子台坳,是长期以来的沉降地带。长江及其支流携来大量泥沙在此堆积,形成了沿江平原,主要由河漫滩和三级阶地组成。河漫滩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阶地是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沿江平原地貌及其形成原因1.河漫滩和阶地。长江南北两岸不等的升降运动,促使长江南移,北岸发育了宽广的河漫滩和阶地,而南岸则河漫滩和阶地均狭窄,不少地段江岸直逼山丘麓部。2.丘陵。平原上有带状或片状分布的丘陵低山,尤其繁昌、铜陵、枞阳和含山、和县等市县丘陵低山面积较大。3.江心洲。因河谷发育受边界条件的影响,河谷时宽、时窄,呈藕状形态,在宽谷阶段成沙洲,长江安徽段,共发育了40余个大小江心洲。围湖造田唐、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围垦和水利建设兴旺,碧波万倾的湖泊周围出现了大片良田。湖泊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史上地壳断裂下沉,长江及沿岸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同时,长江河道南北摆动,低洼地积水成湖。水生植物生长,人类长期围垦,加速了湖泊的演变。安庆沿江平原围湖造田由来已久,可以说,它的形成就是一个人进水退,耕地不断扩大,湖泊日趋缩小的过程。古彭蠡泽古彭蠡泽是禹贡时代的内陆湖,经过2000多年的泥沙淤积,水面缩小了2/3,成为今天的龙感湖、大官湖等滨江诸湖。这种淤积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意味着现在的湖泊在不远的历史时期内会逐渐消失。123江淮丘陵江淮丘陵区,位于淮北平原以南,南界约在滁州——合肥一线,即沿江平原以北,面积3.64万平方公里。西连皖西大别山区(丘陵山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300米之间。东南部由灰岩组成的琅琊山,海拔317米,紧靠滁州城西。滁州西部的皇甫山海拔399米,为丘陵的最高峰。地貌及形成原因江淮丘陵地面主要由丘陵、台地和一部分镶嵌于期间的河谷平原组成。长期处于侵蚀剥蚀环境,地面基本上已被夷平,表现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和河谷平原。五台~吕梁运动时期大别山褶皱隆起成山,该区相对下降,堆积了源于山区的河流挟来的泥、沙物质。该区内发育多组断裂,在差异断块升降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丘陵、台地和断陷盆谷。地形地貌形成原因皖西大别山区皖西大别山区蜿蜒于鄂豫皖边境,核心部位以中山为主,四周多低山、丘陵。面积1.19万平方公里。主峰天柱山海拔1488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与张八岭和鸡公山、桐柏山合称准阳山脉。它由四北向东南延伸,在湖北省的黄梅附近转向东北,地势上为向南凸出的弧型山系。大别山是准阳山脉的主体,山势较高,1500米以上山峰都集中于三省交界处一带,形成岗峦起伏,群峰突起的壮丽景观。本区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复杂。大别山地貌类型和特征地貌特征地堑谷、断块山和断陷盆地断层崖、梯形面、三角面山间盆地格状水系断裂构造严格控制了本区水系的发育,在地貌上主要表现为某些河段的大角度转弯以及主支流直角交汇。大别山的山间盆地具有边缘陡、规模大、长椭圆形等形态特点,各盆地的空间分布及其长轴方向与本区各主要断裂带的延伸方向大体相一致,这明显反映了断裂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断层崖、梯形面和三角面是近期断裂活动在地貌上的直接标志。由于本区地壳沿断裂作差异性升降运动,因此在地貌上表现为地堑谷、断块山和断陷盆地。大别山地貌形成原因本区地貌发育过程与断裂活动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活动性断裂对地貌的制约很明显。构造断裂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是本区主要的地貌类型。控制本区地貌发育的主要断裂带有三组:北西或近东西方向延伸的北准阳断裂带:北东方向的郯城一庐江深大断裂带以及北西方向延伸的青峰镇深断裂带。另外与这三组断裂带相平行、斜交或直交的次一级断裂同本区地貌发育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它们构成纵横交错的网格状形式,将大别山山体分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菱形地块和山间盆地。郯城一庐江深大断裂带青峰镇深断裂带地貌的形成过程第三纪末期以来第三纪中期第三纪早期侏罗纪晚期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大别台背斜沿其边缘不同方向的主要断裂带发生断块上升,形成被线型构造所包围的刚性山体,大别山的地貌轮廓开始形成。喜马拉雅运动早期使本区地面开始大幅度抬升,产生了一连串与构造方向一致的第三纪断陷盆地。喜马拉雅运动对本区外围的影响较大,而对山体内部的影响比较微弱,霍山夷平面仍保存在大体相同的高程上,夷平面的分化不明显,霍山地堑仍表现为波状起伏的地貌景观。大别山地区多级夷平面及层状地貌形成。山区的深切河曲和构造裂点开始形成,构造盆地和霍山地堑沿着活动性断裂相对下陷,表现为当前以谷盆为主要形态特征的地貌类型。皖南山区皖南山区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的组成部分,面积2.66万平方公里,以黄山、九华山脉为主。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省内最高峰。九华山山脉,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黄山山脉,是皖南山地的中枢。主干沿北东向南西展布,绵亘150公里,东接皖浙交界的天目山,西南蜿蜓至江西境内,北与九华山相连,南至屯溪盆地。九华山太平湖长江黄山山脉天目山屯溪盆地黄山地形地貌黄山四周群山起伏,均为低山丘陵,独有黄山为花岗岩峰林地貌。峰林石柱,雄奇壮观;怪石遍布,千姿百态,是黄山地貌景观的最大特色。黄山最高海拔1864米(莲花峰),平均海拔约1600米,千米以上高峰有77个,主峰相对高度多在千米左右。形成峰顶尖陡,群峰林立的中高山地形。在平面上,除太平岩体分布区多为丘陵低山外,黄山主体地貌分两大区。平缓的山顶面区中心部位为起伏平缓的山顶面区。此区内光明顶与平天矼为古剥蚀面残留,地形平缓,最大坡度约为20°。平顶面区岩石,风化后形成较厚的砂石层,平均2.5米以上,最厚达10米。强烈切割区除中心区外,四周广大地区,则为地形强烈切割区。山体受抬升运动、重力崩解及流水的影响,遭受强烈切割。切割深度多在500—1000米之间,成为悬崖峭壁,凸面山坡,坡陡峰险,险峻处坡度在60°—74°之间,有的则近于直立。地貌空间分布自黄山中心部位,向四周成放射状排列,展布着众多的山间沟谷,有U谷,V谷及谷中谷,较大的有36条。这些切割较深的沟谷,自内向外,由深谷渐变为宽谷。皖南山区地貌的形成过程受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影响,皖南地区由海洋变陆地,九华山和黄山花岗岩岩体快速隆升,形成了高逾千米的花岗岩中山地貌。地下岩体及其上的盖层风化、剥蚀,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各种地应力的作用,使岩体中产生出不同方向的节理,形成了峰林、怪石、洞穴等地貌景观。这些断层、节理、辟理相互作用、互为因果造就了如今整个花岗岩区峰峦叠嶂的地貌景观。LOGO2014.12.30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