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学习资料编者按:根据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现将高中新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我校实施新课程的相关情况整理印发给大家,希望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第一部分课程改革通识节选1、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答: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答:高度概括地说就是自主、合作、探究。3、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什么?答: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怎样的?答: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新课程的四个教育新理念是什么?答:以人为本、学生主体、教育关怀、教育品质。6、新课程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什么?答: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7、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8、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是什么?答:学生是生活世界中人;学生是文化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9、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是什么?答: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10、新课程背景上的学习方式是什么?答: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是什么?答: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要重视结论,更要重视过程。12、新课程背景下倡导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答:尊重、民主、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13、我校组织过哪些新课程改革培训?答:对于新课程培训我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一方面,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种有关新课程改革培训,确保每位教师都进行过新课程通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学校制订校本培训计划培训,几年来我校邀请了多名教育名家、课改专家、教研员到我校讲学,校长作辅导报告、举办教师讲坛开展培训。每学期初的市、区教研室视导培训也对我们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4、什么是校本教研?我校开展了哪些校本教研活动?答: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校本教研特征是:主体是教师;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研究对象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我校采用“研训一体”的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如:全员公开课、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优质课展示、专题研究课和推门听课活动以及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活动、教师教学反思写作、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等。15、我校的多维评价体系和原则是什么?答: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多维评价。确立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互动评价、多元化评价”的评价原则。16、我校如何评价教师工作?答:我校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我校的实际,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采取了教师自我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学校除对业务进行评价外,学校每学期还要对老师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性评价和学学生的全员评教活动。17、我校如何评价学生?答:我校根据《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遵循“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学生成长记录,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18、新课程要求教学方式应该实现哪些转变?答:⑴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⑵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相结合⑶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相结合;⑷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相结合⑸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相结合。19、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四大特点:答:课程结构的领域、科目、模块设计(模块制);课程实施的普遍选修制;学习阶段划分的小学期制;课程管理的学分制。20、选择和重建高中新课程内容的原则是什么?答: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21、新课程的课程结构的有哪些主要变化?答:(1)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新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所构成。除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领域外,其余七个学习领域均由若干科目构成,每一科目又包括若干模块。(2)新课程合理处理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使必修中有选择、选修中有规范。(3)为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把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22、新课程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答:根据新课程要求,有人总结出新课程教学的10项基本原则:①良好的班级气氛;②丰富的学习机会;③妥善的课程安排;④明确的学习重点;⑤扎实的学习内容;⑥智慧的教学对话;⑦充分的练习应用;⑧学习策略的指导;⑨协同合作的学习;⑩教师的适度期望。23、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怎样定位师生角色?怎样看待师生的作用?答:⑴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⑵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⑶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24、课堂教学怎样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答: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三个层次:⑴情境创设: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⑵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⑶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为此应该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其次要落实四项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5、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26、课堂教学怎样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其实,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不外是让学习主体有可能实现主动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如此,知识、能力教育亦如此第二部分菁华中学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初稿摘要一、学校概况1、学校的基本情况怎么样?答:我校创建于1997年6月,是深圳市首批国有民办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近1000名。全校教职工116人,其中行政人员9人,任课教师89人(含行政),职工27人。教师中特级教师1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高级教师30人,一级教师22人,学历达标77人,高中教师达标率92%。2、历年来学校获得的荣誉有哪些?答:学校于2003年3月被评为区一级学校,2004年6月被评为市一级学校,2005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7年5月,我校承担的深圳市十五科研课题《民办学校学生个性化成功教育》顺利结题(市教育科研所在我校召开了全市现场会)。2009年4月被评为深圳市无吸烟学校,7月被评为全国健康促进学校(铜牌),9月被授予深圳市高考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1月,被授予罗湖区“安全管理达标”学校,学校以优美的学校环境,先进的办学理念,扎实有效的学校管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办学业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二、办学理念3、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答:办学初期发展思路:“高起点、专业化、重质量、有特色”,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地,引导审美的窗口”。近期发展目标:“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师资雄厚、科研健全、管理规范、质量提升、特色鲜明”,成为有品牌、有声誉、有影响的精品学校。远景规划: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工作,围绕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质量上乘、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抓手,以优化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为手段,全力推进新课改,构建民主、科学、和谐的校园文化,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4、办学宗旨和学校精神在校园文化层面上如何体现?答:办学宗旨:“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校训:“爱国、明德、敬业、乐群”。校风:“进取、自律、博雅”。教风:“爱生、重导、善思”。学风:“自主、活泼、探究”。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善导创新、巧思博学、分层教学、发展个性”。教育思想:“快乐、和谐、人文、科学”。教育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让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