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生产生活状况及其特点,从而了解生活在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古代的氏族聚落居民的历史文化。2、与北京人的纵向比较学习,学生可以说出半坡人河姆渡人所取得的进步,培养学生比较和表达的能力。3、对半坡人、河姆渡人异同的横向比较学习,找出南北聚落的不同风格,并概括出它们所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设置问题,推波助澜,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比较的方法,归纳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通过事物模拟图片展示激发探究欲望,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要点,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特别是以半坡、河姆渡为代表的氏族聚落所取得的成就,感受我国远古居民高超的智慧,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了解古代氏族聚落当时的生活,体会到人类征服自然的艰辛,学会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培养坚强的意志。检查预习•★已有贵贱贫富之分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能吃上小米饭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居民★已有贵贱贫富之分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新课导入提问:中国远古人类的代表有哪些?(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教师:人类诞生之后,由于生产力低下,生存问题始终是最大问题.提问: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特点?(讨论后回答)合作探究一、半坡聚落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目内容,先自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再与同位之间交流一下。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什么叫聚落?什么是氏族?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氏族聚落遗址?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半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2.地点:3.生产工具:4.农耕作物:5.原始饲养业:6.居住:7.原始手工业:距今约6000多年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磨制石器(石刀等)世界上最早种粟国家之一猪狗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屋彩陶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石刀石锄石耜冠石铲石斧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入了“新石器时代”1、这种房屋应该是在干旱还是湿润地区?为什么?半地穴式半坡出土的陶器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二、河姆渡聚落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目内容,先自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再与同位之间交流一下。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河姆渡聚落距今时间?主要活动地点?生活主要特点?河姆渡聚落时间:地点:居住条件:原始农业:距今约7000多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长江)干栏式水稻猪、狗、水牛工具:磨制石器、骨器黑陶特点原始畜牧业:生活用具: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骨器河姆渡出土的穿孔玉斧河姆渡猪纹陶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不同相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半地穴式干栏式粟水稻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农耕文化地理环境房屋结构种植物三、大汶口原始居民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目内容,先自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再与同位之间交流一下。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时间?主要活动地点?生产工具主要特点?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时间:•2.地点:•3.生产农具:•4.原始手工业:约四五千前黄河流域的山东泰安大汶口磨制石器石镰石锄黑陶白陶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出现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随葬品多少的现象出现?随葬品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私有财产,产生贫富分化。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的不同1.使用的时间不同打制石器广泛应用于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则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2.制作方法不同打制石器仅仅是将石块打制成形磨制石器是将打制成形的石器磨去不必要的棱角而成形3.劳动效用不同打制石器比较粗糙难用磨制石器精致好用学生展示,教师明确相同点:(1)都从事农业生产(2)都过着定居的生活(3)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不同点:(1)房屋的结构不同(2)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不同点原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环境不同等。农耕文明的特征总结提升聚落聚落时间地点房屋农作物家畜猪、狗猪、狗、水牛劳动工具石器生活用品半坡河姆渡水稻磨制骨器距今约6000多年距今约7000多年陕西西安半坡村浙江余姚河姆渡半地穴式干栏式粟磨制石器彩陶黑陶辨析题(指出表述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改正)河姆渡聚落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居民主要种植粟,普遍使用打制石器。①错误:理由:②错误:理由: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种植粟的是半坡氏族打制石器河姆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北京人时代普遍使用打制石器作业布置1、想一想议一议材料阅读2、预学指导: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