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三语文冲击试题9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广东高三语文冲击试题9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学科网yjw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凋.零惆.怅风流倜.傥未雨绸.缪B.酝酿.踉.跄朗.朗乾坤锒.铛入狱C、濒.危殡.葬鬓.发苍白摈.而不用D、门槛.太监.监.督直栏横槛.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四十天之内,全国发生了五起耸人听闻的校园惨案。类似的惨案一发再发,实在令人心痛无比。人们对凶手深恶痛绝之余,不禁会深思:是什么使得残暴的凶手孤注一掷向着豆蔻年华的孩子痛下毒手?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人身安全?A.耸人听闻B.深恶痛绝C.孤注一掷D.豆蔻年华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学科网yjwA.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B.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4批43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C.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限度,且有继续扩大之势。长此以往,不仅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可能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学科网yjwD.其实几乎所有的高端品牌都存在这种困惑:一方面羡慕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一方面又顾忌中国制造呈现在外的价廉物劣的形象。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现在我们大学工科一年级开这门“阅读与写作”课,来替换以前的“写作”课。。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之水学科网yjw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A.②④⑤①③B.①④②③⑤C.①③⑤②④D.②①③⑤④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祖善方,后梁吏部尚书,更.家江陵。父之象,仕隋为邯郸令,坐为人讼,不得申。文本年十四,诣司隶理冤,辨对哀畅无所诎.。众属目,命作《莲华赋》,文成,合台嗟赏,遂得直。[来源:Zxxk.Com]性沈敏,有姿仪,善文辞,多所贯综。郡举秀才,不应。萧铣僭号,召为中书侍郎,主文记。河间王孝恭平荆州,其下欲掠夺,文本说孝恭曰:“自隋无道,四海救死,延颈以.望真主。萧氏君臣决策归命者,意欲去危就安。大王诚纵兵剽系,恐江、岭以南,向化心沮,狼顾麇惊。不如厚抚荆州,劝未附,陈天子厚惠,谁非王人?”孝恭善之.,遽下令止侵略,署文本别驾。从击辅公祏,典檄符。进署行台考功郎中。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太宗既藉田①,又元日朝群臣,文本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李靖复荐于.帝,擢中书舍人。时颜师古为.侍郎,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师古以.谴罢,温彦博为请帝曰:“师古练.时事,长于.文诰,人少逮者,幸得复用。”帝曰:“朕自举一人,公毋忧。”乃授文本侍郎,专典机要。封江陵县子。是时,魏王泰有宠,侈第舍,冠诸王。文本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分,宜有抑损。帝善之,赐帛三百段。逾年为.令,从伐辽东,事一委倚,至粮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筹不废手,由是神用顿耗,容止不常。帝忧曰:“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与同返矣!”至幽州暴病,帝临视流涕。卒,年五十一。是夕,帝闻夜严,曰:“文本死,所不忍闻。”命罢之.。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曰宪,陪葬昭陵。始文本贵常自以兴孤生居处卑室无茵褥帏帟事母以孝显抚弟侄笃恩义生平故人虽羁贱必钧礼帝每称其忠谨吾亲之信之(选自《新唐书》)[注]①藉田:古时帝王于春耕前亲耕农田的活动,以示鼓励农耕。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家江陵更:调换[来源:Z。xx。k.Com]B.辨对哀畅无所诎.诎:屈服C.文致华赡.赡:简短D.师古练.时事练:处理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时颜师古为.侍郎逾年为.令B.李靖复荐于.帝长于.文诰C.孝恭善之.命罢之.D.延颈以.望真主师古以.谴罢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岑文本“善文辞”的一组是(3分)()①诣司隶理冤,辨对哀畅无所诎②长于文诰,人少逮者③命作《莲华赋》,文成,合台嗟赏④文本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⑤从伐辽东,事一委倚⑥朕自举一人,公毋忧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⑤⑥D.①③④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岑文本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岑之象受冤无法申诉,十四岁的他为父亲申冤当场作赋,令人赞叹不已,他父亲的冤屈也得以洗雪。B.岑文本少年时代即聪颖明理,博览经史,虽没有接受举荐去获取秀才名号,却在萧铣割据政权中出任中书侍郎,主管文书。C.唐李孝恭平定荆州时,其部下打算掠夺百姓财物,岑文本劝说李孝恭严申军令,禁止掳掠。李孝恭接受了他的意见。D.在对辽东的战争中,岑文本主管后勤事宜总是筹算不离手。因心血损耗,精力枯竭,操劳过度,染病在身,岑文本在幽州病故。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段断句。(4分)始文本贵常自以兴孤生居处卑室无茵褥帏帟事母以孝显抚弟侄笃恩义生平故人虽羁贱必钧礼帝每称其忠谨吾亲之信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②是时,魏王泰有宠,侈第舍,冠诸王。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夜色图?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2)尾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怒而飞,。是鸟也,。(庄子《逍遥游》)(3)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共16分。不要失去一个民族的教养季剑青在文化的传承中,历代积累的经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经典由于文字和时代的暌隔,往往不易为一般读者所接受。为了使经典成为一般读者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前辈学者做出了卓越的努力。1938年,朱自清受杨振声的嘱托,开始写一部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教科书。此后几年,在昆明和成都以及来往于两地的旅途中,朱自清一直没有停下这本书的写作,1942年,《经典常谈》终于出版,几年间仅在文光书店就印了五次。季镇淮称赞它“言之有据,深入浅出,意无不达,雅俗共赏,运用现代语言,讲述古史内容,令人读之不厌”。同样致力于经典普及工作的还有钱穆。上世纪50年代,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讲学时,即有意写一部通俗的《论语》注解,使初中以上学生人人能读。钱穆早年就著有《论语文解》、《论语要略》,对先秦诸子特别是《论语》浸淫日久,用力甚深,写这样一部书本来并不是难事。然而钱穆反复斟酌体例和文体,数易其稿,直到1963年才最后写定,题为《论语新解》。对于一部通俗著作如此用心经营,不能不让人感慨于前辈学者的严谨与认真。这样一种严谨与认真的态度,归根结底,仍是出于对经典怀有的敬意。钱穆在《论语新解》的序言中谦逊地表示:“本书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换句话说,钱穆并非要在《论语新解》中贩卖一己的“心得”,而是备采前人的各家学说,加以申述,给读者以最为通达简要的知识,目的仍是让读者“直明《论语》本义”。在后来撰著的《孔子传》中,钱穆更是明确地希望读者借助此书,继而“进读《论语》以及其他先秦古籍”,不要认为读了此书,就以为“对孔子了解尽其能事”。其实朱自清写《经典常谈》,也是同样的用意,他希望读者把这本书当做一条船,借它“航到经典的海里去”,“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钱穆和朱自清都认识到,经典普及工作并不能代替经典本身,它们的意义是让读者亲近经典,接触经典。经典的普及不是把经典通俗化甚至庸俗化为当下实用的知识,而是充当灯塔和航船,把读者的心灵引入到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中去。这就是朱自清所说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怀抱着如此庄严崇高的宗旨,下笔临文时自然不会苟且轻慢。也正因为这,他们也就不会随便迁就和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不会为了书的好卖而牺牲了经典的尊严。钱穆在写《论语新解》的时候,本来为了通俗,打算全部用白话,然而写了四分之一就后悔了,推倒重来。因为《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如果全用白话来阐释宏深的义理,一味追求浅显,就像“嚼饭哺人,滋味既失,营养亦减”,所以最终改成了浅易的文言,只是在每一章的结尾,用白话对全文做一个翻译。自然,这一切都要求作者本人对经典了然于心,了然于手与口。有如此的热忱,又有如此的学力,《经典常谈》和《论语新解》才成了新的经典。只是如今,有心、也有能力做这样工作的学者,已经很难见到了。1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一般人对经典的理解有困难是因为语言文字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B.钱穆在《论语新解》中既申述了前人的各家学说,又提出了自己的个人见解,目的就是让读者“直明《论语》本义”。C.《经典常谈》与《论语新解》虽是通俗著作,但都成了新的经典。D.钱穆认为用浅易的文言写《论语新解》,就好比拿嚼过的米饭来哺喂他人。E.钱穆希望读者能借助《论语新解》,进一步阅读《论语》及其他先秦经典。13.下列对“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经典训练不能取代经典本身。[来源:学+科+网Z+X+X+K]B.这句话是对学术通俗化和庸俗化的批判。C.经典训练是读者理解经典,感受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D.经典训练的宗旨是要让读者接受经典的精神滋养,使文化传统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4.关于“经典的普及”,文章针砭的时弊有哪些?(4分)15.《经典常谈》和《论语新解》为什么能成为新的经典?请根据文意回答。(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任选一组作答。做答前,务必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题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莫扎特的微笑余泽民[来源:学|科|网Z|X|X|K]在奥地利,如果你跟孩子们提“莫扎特”,他们的反应肯定是口水分泌。自从甜点师保尔•弗斯特于1890年创出了“莫扎特牌巧克力”,奥地利人身上便建立了民族性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恐怕,世界上至今找不出第二个名字,能够统治如此庞大的甜蜜帝国。与巧克力球一样,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也具有同样华贵、甜蜜的名牌品质:彩色的楼阁,琳琅的窄巷,喷泉,雕塑,音乐,油彩,各式各样印着莫扎特头像的水杯、文化衫、钥匙坠和烟灰缸,就连卫生纸都有“莫扎特牌”。在萨尔斯堡,莫扎特写下了许多阳光灿烂的作品,有不少被被列为音乐治疗的“处方曲”。伍迪•艾伦甚至说:“世界上能为之活着的美好事物没有几样,其中包括《尤皮特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想必是莫扎特音乐的温柔感动了这位电影哲人。今天的萨尔斯堡以莫扎特为荣,而当年的莫扎特一生都渴望逃离它。“我恨萨尔斯堡!”从不在音乐中抱怨的莫扎特在日记中写道。“‘你爱我吗?’他每天都问我十几遍。”莫扎特的姐姐回忆说,“哪怕我开玩笑地说个‘不’,他眼里都会充满泪水。”后来,在歌剧《唐璜》和《费加罗的婚礼》里,莫扎特问过同样的问题。莫扎特的天性敏感而浪漫,可他的爱情并不浪漫。22岁时,他迷上了18岁的奥洛茜娅,但是神童的天赋不足以成为女孩演员梦的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