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宋才发: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索宋才发*一、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带有极大的开拓性和探索性。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在全世界率先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从1921年开始,列宁放弃了多国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产生并逐步形成了俄国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列宁认为,当时国际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国内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就是俄国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采取新经济政策发展经济建设事业,使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是俄国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俄国一国有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这是对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前途的预测。这个理论给俄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根本上激发了俄国无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在其探索的过程中,要完全避免失误是不可能的,但要尽量减少失误和不发生重大的失误;加之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度里发生的,没有现成的方案和经验可资借鉴,因而它往往是“开头容易,继续困难”,势必加大探索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社会主义建设不应存在固定的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曾有过这样一种简单的想法,以为按着某个固定的模式就可以使社会主义达到完美的理想境界。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社会主义的建成,只能依靠各国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去实现,而绝不可能靠“引进”什么模式或“输出”什么模式。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历来就不承认有固定模式,恩格斯曾批判过自称为社会主义行家兼社会主义改革家的杜林的“世界模式论”,说杜林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先验的模式”。列宁则更明确地说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各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1他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譬如,1921年联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改行新经济政策后,列宁便慎重地指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2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用于一切社会的“模式”,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反复证明,“模式化”是行不通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苏联模式。在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开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期间,纯粹处于一种开拓性的探索期。1927年以后由于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加之苏联国内落后的经济条件、思想文化传统等原因,以斯大林为首的领导人在工业化的道路上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形成了一种稳定性较强的建设与发展的模式,*作者简介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列宁全集》第23卷,第64~65页。2《列宁选集》第4卷,第687页。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2即我们通常所称的“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有时又称之为“传统模式”,它是定型于斯大林时期(以1936年宣布苏联基本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被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个具有完整形态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与巩固为前提,追求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并以排斥商品经济属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保障。这种模式的历史作用自50年代中期开始走向衰竭,到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这个僵硬的模式走进了死胡同,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论及苏联模式很自然就要谈到“斯大林模式”,当今国际社会多对它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个建成的社会主义,并使苏联在短时间内赶上和超过了世界上老牌帝国主义。因此,斯大林模式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第二是具体的体制和机制,它属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范围。就前者看,在斯大林领导下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终究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子,不管人们如何评价,斯大林在这一点上是功不可没的。就其后者而言,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有正确的,更多的则是错误的。譬如,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于脱离群众,个人崇拜盛行等。由于它是在特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缺陷,自然也不具有普遍的意义。所以,把苏联的全部经验当作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将它强行规定为后起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样板”,并以此作为衡量和区分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标准,现在看来是十分荒唐的。总之,对苏联模式宜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要把它放到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中作为一种最早的探索加以总结和研究。1956年毛泽东就曾对此作过评析:“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不犯错误,何况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又那么长久,不发生错误是不可能的。苏联发生的错误,像斯大林的错误,它的位置是什么呢?是部分性质的,暂时性质的”;“对斯大林要三七开。他们的主要的、大量的东西,是好的,有用的;部分的东西是错误的。”2毛泽东的这个评析,在今天仍不失为我们研究“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一个方法论原则。照搬苏联模式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了公认为共产党执政的15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最初基本上都是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这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的确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实践框架,在各国广为推行又确实暴露出诸多缺陷:(1)在发展战略上,因过于偏重重工业和国民经济的超高速发展,往往导致农轻重之间产业结构的比例失调、经济总量失衡和市场短缺;(2)在经济体制上,因实行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排斥商品经济,往往导致高度集中集权的经济体制僵硬化、政企职能同一化,无法协调处理好国家、地方、企业以及行业之间的利益矛盾,企业失去压力和动力;(3)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因高度集权而造成党政职能不分、以党代政、行政事务中的官僚主义等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往往弱化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水平,制约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易于产生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化、凝固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譬如,在波兰人民共和国,以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报告为直接导火索,引发了波兹南事件。在骚乱中有54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几百人被捕。在匈牙利如出一辙,人民群众对以拉科西·马加什为首的党和政府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搞个人崇拜的做法极为不满,最终酿成了1956年震惊世界的匈牙利事件,2.5万人葬身于动乱中,经济损失达220亿福林(相当于当时匈牙利全年国民收入的1/4)。所以,邓小平在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经验教训后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苏联搞社会主义,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六十三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我们确实还缺乏经验,2《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98页。3也许现在我们才认真地探索一条比较好的道路。”1事实正是如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正确思想路线指导下,经过认真的实践探索,我们才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一般说来,任何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建成社会主义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而在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不成熟性的特点,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任务更艰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结合本国“不发达”状态的实际,探索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正如列宁所言:“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因而产生了资本主义的不同类型和它在不同国家成熟程度的差别以及各种各样的特殊的革命条件。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道路与速度多种多样是历史的必然;决定了一些国家必然经历几个走向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阶段;同样也决定了一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2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具有共性与个性的新生事物,其共性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个性(或称特殊性)则是指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及具体方法。任何一个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它的共性与个性总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借口某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而否定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这在理论上表现为修正主义,在实践上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化;强调社会主义的共性而否定不同国家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应该有不同的方法和道路,这在理论上表现为教条主义,在实践上必然是照搬别国的模式或固守原有的模式。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的共性与个性,目的在于寻找和探求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规律。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群众的自觉创造,而广大群众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又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许许多多的规律之上的。因此可以说,是否善于利用社会主义客观规律,是能否实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二、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即从十月革命胜利到1921年春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1921年春到列宁逝世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先后两个时期实行了两种不同的政策,反映了两条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前者是“直接过渡”的道路,后者为“迂回过渡”的道路。列宁坦率地承认,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做了够多的蠢事”,“这样试试,那样试试”3。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马克思在考察了西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之后,预见到生产资料一旦社会占有,整个社会生产将是有计划的。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按照这个设想在俄国进行试验。“直接过渡”时期又可分为从十月革命胜利到1918年春的第一阶段,以及“战时共产主义”的第二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列宁对俄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设想,概括地说就是经过全民对产品生产和分配的计算与监督走向社会主义。这个思想是这段时间里贯穿于列宁的所有讲话和文章的一条主线。应该承认,决定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仅有战争环境这个客观因素,同时还内蕴列宁“直接过渡”思想的主观因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由国家实行集中管理;(2)国内外贸易实行国家垄断,禁止私商活动和自由贸易;(3)实行余粮收集制,由政府规定农民消费所需的谷物量、牲畜饲料及种子量,多余的部分全部上交国家;(4)国家对产品和原料实行统一调拨和分配,统一为全体居民进行必须消费品的分配;(5)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迫剥削者参加体力劳动。总之,“认为可以不经过使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准备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5页。2《共产国际文献》,莫斯科1993年版,第29页。3《列宁选集》第4卷,第171页。4时期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试验的结果证明,直接过渡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列宁指出:“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只完成一些比较容易的任务,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2列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善于向实践请教,勇于承认“犯了错误”,并重新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迂回过渡道路的开辟以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为标志。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小生产占优势的俄国国情,切入点就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即“不但要从保证国家方面着眼,而且要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